一种高速风洞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评估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900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95389.0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风洞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评估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涉及暂冲式高速风洞、进气道及其测控装置、航空发动机、发动机台架设备等装置,包含发动机起动暖机,风洞流场建立,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评估试验,风洞流场退出和发动机关车五个试验流程。通过风洞和发动机两者的协同控制,在地面试验中同时模拟飞机真实飞行环境和发动机运行环境,测量飞机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特性。相比传统的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评估与地面台架试验方法,能够直接评定飞机进气道与发动机配合后的相容特性,考核评估飞机和发动机控制策略,周期短,数据结果可靠;同时,相比传统的飞行试验则风险低、测量准确方便、成本低。

    提升风洞环状缝隙调压阀特性曲线实用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45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1386062.2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风洞环状缝隙调压阀特性曲线实用性的方法,在进气管道端以及稳定段分别设置相配合的阀前总压测点、阀后总压测点;基于阀后总压测点值,采用逆向计算的方式得到稳定段和风洞进气管道总压压比与调压阀阀门相对位置开度的调压特性曲线;在目标马赫数给定稳定段总压的条件下,根据调压特性曲线,计算出不同气源压力条件下的阀门位置开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风洞环状缝隙调压阀特性曲线实用性的方法,通过将调压阀阀前阀后总压测点分别向进气管道端和稳定段移动,实现了阀前阀后总压的精确测量,彻底解决了传统测点位置受到阀门绕流影响造成总压根本无法准确测量,无法实现风洞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阀门特性准确计算的问题。

    提升风洞环状缝隙调压阀特性曲线实用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45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86062.2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风洞环状缝隙调压阀特性曲线实用性的方法,在进气管道端以及稳定段分别设置相配合的阀前总压测点、阀后总压测点;基于阀后总压测点值,采用逆向计算的方式得到稳定段和风洞进气管道总压压比与调压阀阀门相对位置开度的调压特性曲线;在目标马赫数给定稳定段总压的条件下,根据调压特性曲线,计算出不同气源压力条件下的阀门位置开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风洞环状缝隙调压阀特性曲线实用性的方法,通过将调压阀阀前阀后总压测点分别向进气管道端和稳定段移动,实现了阀前阀后总压的精确测量,彻底解决了传统测点位置受到阀门绕流影响造成总压根本无法准确测量,无法实现风洞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阀门特性准确计算的问题。

    一种超声速风洞进气道与发动机耦合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90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95393.7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速风洞进气道与发动机耦合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涉及暂冲式高速风洞、进气道及其测控装置、航空发动机、发动机台架设备等装置,包含试验前准备,发动机起动并暖机,建立超声速流场,进行超声速风洞进气道与发动机耦合试验和关车五个流程。该试验方法采用模型投放的运行方式,超声速风洞先建立流场,再缓慢增加模型堵塞度,避免出现突然的激波回退对进气道和发动机造成损害;在保证超声速风洞流场品质能够满足试验要求的前提下,模型位置尽量下移和后移,减少对超声速风洞主流的阻碍作用;通过进气道试验,获得模型投放位置、投放速度、风洞开车参数等因素对流场建立的影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进发直连高速风洞试验的压力测试段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90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95397.5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进发直连高速风洞试验的压力测试段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压力测试段使用工况;确定压力测试段总体结构;确定壳体的结构、加工工艺和材料;确定梳状耙的加工工艺和材料;确定壳体外罩的加工工艺和材料;进行梳状耙强度校核;进行压力测试段安装接口设计。本发明的用于进发直连高速风洞试验的压力测试段设计方法能够适应使用工况要求,采用整体锻造加工工艺,获得的压力测试段能够满足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评定要求,具有内流道中无紧固件、结构可靠性高,避免了进发直连高载荷和高振环境中中异物打伤发动机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