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38933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513433.7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2F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熔融挤出成型的3D打印头,包括壳体、原料通道、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原料通道包括原料入口、传送辊、长条形中空坩埚、原料出口及位于原料出口处的绝热环;所述坩埚外部靠近原料出口端包覆有热屏蔽层,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套设在热屏蔽层和坩埚之间的电磁感应线圈和电磁感应电源,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套设在坩埚靠近原料入口端外部的水冷套和冷却水供给装置,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的传感器、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调节电磁感应线线圈功率和/或冷却水流量的PLC控制单元。本发明的3D打印头,可以快速完成金属原料的加热融化,解决了普通金属材料无法熔融挤出成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3893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513433.7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2F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熔融挤出成型的3D打印头,包括壳体、原料通道、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原料通道包括原料入口、传送辊、长条形中空坩埚、原料出口及位于原料出口处的绝热环;所述坩埚外部靠近原料出口端包覆有热屏蔽层,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套设在热屏蔽层和坩埚之间的电磁感应线圈和电磁感应电源,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套设在坩埚靠近原料入口端外部的水冷套和冷却水供给装置,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的传感器、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调节电磁感应线线圈功率和/或冷却水流量的PLC控制单元。本发明的3D打印头,可以快速完成金属原料的加热融化,解决了普通金属材料无法熔融挤出成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16276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69617.0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3P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金属带材激光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步骤:a、控制送料机将金属带送入辊印机;b、控制辊印机使其压辊在金属带的一面或两面上辊压出抗反射微结构;装置包括:沿金属带前移方向依次设置的金属带送料机、金属带加热装置和金属带辊印机,所述金属带辊印机的压辊辊面上设置有抗反射微结构。本发明通过在金属带的表面上辊轧出抗反射的微结构,从而可很大的减少金属带材反射损失的激光能量,提高金属带材的激光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4863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76412.5
申请日:2014-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2F3/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融挤出快速成型金属部件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密闭的箱体、抽真空系统及气体流量控制系统,所述密闭箱体内设有打印机构、基板、用于储存金属丝/带材的线轴及运动控制系统,所述打印机构包括用于熔融金属的坩埚及挤出喷头,所述基板上设有加热管、保温装置及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将打印机构包覆在内,所述运动控制系统分别与打印机构及基板相连;采取独立加热方式来实现金属的熔融,再将熔融的金属挤出成型;本发明将金属的优异性能及熔融挤出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成型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成型成本低且成型效率高,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8459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62878.X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三维打印用球形粉末材料的方法,包括原料选取,高能球磨和射频等离子体球化步骤,所述原料选取步骤所选原料为金属或合金粉末,所述高能球磨步骤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球磨介质为石油醚,所述金属或合金粉末为铝合金粉末、钛合金粉末、镍基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或钨合金粉末,所述射频等离子体球化步骤总气流量100~200L/min,等离子体输入功率50~100kW,系统出气口负压为-1000Pa~-2000Pa,送粉量为50~150g/min。本发明所制得球形粉末,球形度高,粒度均匀,含氧量低,缺陷少和流动性好,适用于3D打印;本发明制备三维打印用球形粉末材料的方法还具有过程精确可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44853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45220.0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升降装置。其包括:载物台和基板,载物台和基板之间设有伸缩架机构,伸缩架机构包括n组活动杆,每组活动杆包括2根活动杆,该2根活动杆的中部铰接并交叉设置,基板设有两块间隔设置的连接块,位于最下侧的一组2根活动杆的下端分别与两块连接块对应铰接;位于最上方的一组2根活动杆的上端连接有上轴承,上轴承与载物台相抵;当n>1,且为自然数时,相邻的2组活动杆上下分布,位于上方的一组2根活动杆的下端分别与位于下方一组2根活动杆的上端一一对应铰接,基板连接有用于驱动两块连接块相向或相背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架机构来驱动载物台进行升降,整体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1444850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45231.9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9C64/106 , B29C64/227 , B33Y3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机喷头移动的移动调节装置。其包括L形固定块,L形固定块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竖直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上驱动杆,每组上驱动杆包括至少两根上驱动杆;一根上驱动杆连接有上驱动装置,其他上驱动杆分别与竖直板铰接;上驱动杆连接有中间块,中间块连接有一组下驱动杆;上驱动杆的下端设有下轴孔,下驱动杆的上端设有上轴孔,中间块连接有多个连接轴,一个连接轴分别对应插入上轴孔和下轴孔;中间块分别与上驱动杆、下驱动杆铰接;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一块连接板与一组的下驱动杆铰接。本实用新型移动调节装置由驱动装置和上驱动杆、下驱动杆组成,结构相对简单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14927130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442358.5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9C64/205 , B29C64/232 , B29C64/236 , B29C64/241 , B33Y3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维度调节支架以及工业3D打印机。多维度调节支架包括;竖直支架和水平支架,水平支架内设有主传动轴,水平支架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主传动轴连接,竖直支架内活动连接有竖直丝杆,竖直丝杆连接有从动锥形齿轮,主传动轴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主动锥形齿轮与从动锥形齿轮连接,两个竖直丝杆之间连接有水平台;水平台连接有直线滑台,直线滑台设有滑台,滑台连接有中间连接板,中间连接板设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上端设有旋转电机,水平板的下方设有旋转盘,旋转电机与旋转盘驱动连接,旋转盘的下端连接有U形支架,U形支架连接有角度调整电机。本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14983223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0442994.8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9C64/205 , B29C64/314 , B29C64/321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4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彩色3D打印的挤出装置,其包括:挤出结构,所述挤出结构包括呈竖直设置的挤出套,挤出套内设有挤出螺杆,挤出螺杆的上端伸出挤出套连接有挤出电机,挤出套的下端连接有挤出头,所述挤出套的侧面开设有进料孔并连接有进料管,进料管连接有混合容器,混合容器通过中间管连接有彩色墨盒,所述混合容器连接有用于对材料混合的混合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合容器以及混合单元,使得彩色液体材料在进入挤出结构时能够充分混合,与目标颜色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21444652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20442365.5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5J1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臂装置。其包括:旋转基板,旋转基板连接有用于驱动旋转基板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基板的下端连接有竖直板,竖直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上驱动臂,每组上驱动臂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上驱动臂,每组上驱动臂中的一个上驱动臂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该上驱动臂旋转;其他上驱动臂的上端均与竖直板铰接并能相对竖直板旋转;每组上驱动臂的下端连接有中间块,中间块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下驱动臂,下驱动臂的下端连接有下连接板,两个下连接板之间设有用于夹持物品的夹具。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上驱动臂、两组下驱动臂、中间块以及两个伺服电机完成对夹具的升降和水平横向移动,整体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