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2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195279.8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C22C1/04 , H10N10/853 , H10N10/01 , B22F3/105 , C22C1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CaMg2Bi2热电材料的方法,在充满稀有气体Ar的环境中,将多种高纯度的原料颗粒或者原料粉末按照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化学计量比称量,并按高熔点到低熔点的顺序依次装入石墨模具中后并密封;将装有多种高纯度的原料颗粒或者原料粉末的石墨模具快速放置到连续抽真空的SPS设备的反应环境中,当所述反应环境的真空度达到10Pa以下时对原料进行烧结,根据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熔点和反应温度调整烧结程序。本发明可以节约时间,大幅缩短合成时间,减少Mg的挥发;并且避免了Mg和石英容器发生反应产生第二相。
-
公开(公告)号:CN10781305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85456.X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4 , B23K26/0604 , B23K26/0648 , B23K26/1224 , B23K26/123 , B23K26/702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金属熔融快速成型的多激光束3D打印头,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多光束环形聚焦装置及丝材输送装置,多光束环形聚焦装置包括球弧形打印头主体、呈环形分布的单光束聚焦装置,丝材输送装置包括送丝管、驱动装置、打印喷头、矫直机构等;多光束通过环形分布的单光束聚焦装置聚焦到所述球弧形打印头主体的球心;丝材垂直送入,经矫直机构矫直,解决了现有送丝方法中因丝材弯曲产生的送丝精度差的问题,多光束环形分布,消除了加工过程中因单个光束离焦波动对加工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多角度光束环形分布,易于调整激光束与丝材作用角度,控制激光功率,本发明装置光丝耦合连续稳定,显著提高加工精度及成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2525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916236.2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失重飞行和真空工况的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包括真空系统、金属熔融系统、运动系统和监测系统,使用金属丝材为制备原料,采用高能束热源为能量,用于失重飞行微重力和真空工况下的金属增材精密制造。采用轻质化的腔体设计与紧凑型的运动系统布置,提升成型区有效空间与系统占用空间比值,满足失重飞行实验平台机械和电气约束条件,开展失重飞行周期性微重力环境下的金属增材制造实验;配备可调真空系统,保证金属丝材增材制造全过程在真空环境中;完整记录制造过程及状态数据,为制造过程的观察与回溯提供技术保障;使用环列式高能束热源聚焦小直径光斑,配合精确送丝系统,保证热源与原材料的对称与同心,实现精密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6252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0916065.3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3K26/342 , B23K26/062 , B23K26/70 , B23K26/12 , B33Y30/0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真空蒸镀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及其工作和制造方法,其中装置主要包括激光器、高速光闸、低速光闸以及光开关控制器;所述激光器的激光聚焦头和金属熔融体之间设置有高速光闸和低速光闸两种闸门;脉冲激光通过高速光闸和低速光闸作用于金属材料表面将其熔化并在激光入射相反方向产生高速喷射的金属蒸汽和低速飞溅的金属液滴,在高真空环境中蒸汽和液滴先后飞向所述激光器的激光聚焦头方向,在其到达激光聚焦头表面之前两道高速光闸和低速光闸分别完全闭合从而将其截止在光闸挡板的外侧,以此达到有效保护光学器件的目的,使得金属增材制造有序地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6252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6236.2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失重飞行和真空工况的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包括真空系统、金属熔融系统、运动系统和监测系统,使用金属丝材为制备原料,采用高能束热源为能量,用于失重飞行微重力和真空工况下的金属增材精密制造。采用轻质化的腔体设计与紧凑型的运动系统布置,提升成型区有效空间与系统占用空间比值,满足失重飞行实验平台机械和电气约束条件,开展失重飞行周期性微重力环境下的金属增材制造实验;配备可调真空系统,保证金属丝材增材制造全过程在真空环境中;完整记录制造过程及状态数据,为制造过程的观察与回溯提供技术保障;使用环列式高能束热源聚焦小直径光斑,配合精确送丝系统,保证热源与原材料的对称与同心,实现精密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5538728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98664.5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9C67/00 , B22F3/105 , C04B35/64 , B23K26/046 , B23K26/08 , B23K26/0622 , B33Y10/00 , B33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5 , B23K26/046 , B23K26/0622 , B23K26/08 , B29C67/00 , B33Y10/00 , B33Y30/00 , C04B35/64 , Y02P10/295 , B22F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的方法与装置,具体方法包括建立实体零件的几何模型,规划选区激光快速成形的激光的扫描路径,规划激光减材制造的激光的扫描路径;对成形腔室进行抽真空并充入保护气体;利用粉末摊铺系统并在成形区域铺覆一层粉末;利用选区激光快速成形的激光扫描铺覆的待成形材料,进行结构成形;利用激光减材制造的脉冲激光沿规划路径扫描成形结构的轮廓边缘,去除表面粗糙部分;重复粉末摊铺、选区激光快速成形和激光减材制造直至获得最终的三维实体零件;本发明还提供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和方法制造增减材,提高了成形精度,并且增减材都是使用激光,具有更好兼容性,控制方面更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9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36443.5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2F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质功能梯度材料及结构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不同的功能映射为不同的温度,将不同的温度作为边界条件分别施加在三维模型的不同部位,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模型的热传导方程,获得内部的温度梯度分布,即模型的温度场;抽取模型的等温面获得具有不同温度标记的曲面集合;对曲面集合进行切片,得到每层与等温面的交线轮廓,即平面等温线;对单层切片进行处理,获得单层激光参数呈梯度变化的扫描路径;重复步骤直到切片完成获得模型的激光扫描路径;将生成的激光扫描路径输入到激光3D打印机控制增材制造过程,获得同质功能梯度结构。本方法可以增材制造同质的功能梯度材料和结构,这是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方法无法做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320850.X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镁基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属于热电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将材料的固相反应和固相烧结一步完成,将合成时间缩短至50min左右,且最终制得的材料致密度高,相对密度在99%以上。相较于现有技术,该方法减少了样品的转移,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引入杂质;避免原料和容器发生反应,产生第二相;步骤简单,易操作,保证了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1417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1123864.7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2F9/08 , B22F1/00 , B22F3/105 , C22C1/05 , C22C1/10 , C22C21/00 , C22C14/00 , C22C32/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打印用球形金属基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属于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中首选制备金属液,然后使金属液形成具有椎体结构的旋转金属液膜,再通过高压气体同步携带纳米陶瓷颗粒,实现气固两相喷射金属熔体液膜,从而制得纳米陶瓷颗粒在金属球形粉末表面均匀分布的球形金属基纳米陶瓷复合材料,该方法解决了依靠球磨等机械力混合两种材料时纳米材料易发生团聚,从而导致成分与粒径分布不均的问题。并且通过控制金属液膜顶角的度数,可以保证复合材料具有高的产率。由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由于纳米陶瓷颗粒在金属球形粉末表面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粉末的导热性以及对激光的吸收率,从而有效提高金属激光增材制造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25259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6238.1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23K26/342 , B23K26/12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重和真空工况的全自动高能束金属增材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在失重和真空等无人工况下进行全自动增材制造,包括以下关键因素:通过两级对心方式完成高能束作用点与原材料的精准对心,消除平面内对运行方向的要求;利用增材制造装置真空子系统提供可调控真空环境,提高增材制造成型质量;自动检测失重周期切入点,保障科研人员人身安全;实时检测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可自动进入异常处理流程,处理结束后可以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增材制造流程。在充分利用面向失重飞行和真空工况的高能束增材制造装置基本功能以及飞行器相关资源条件下,极大的提高了增材制造成功率和成型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