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46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17027.1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68/065 , C07C69/9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离子液体合成链状碳酸酯的方法,所述的链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的链状碳酸酯产品。所用催化剂是以烷基胺类阳离子、1‑甲基咪唑阳离子、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阳离子和吡啶基阳离子结构单元分别与碱金属卤化物包括ZnCl2、ZnBr2、FeCl3、AlCl3中的任意一种形成的碱金属离子液体催化酯交换反应,包括图1催化剂,与环状碳酸酯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催化剂用量0.5~20wt%、50~120℃、醇酯摩尔比1:1~12:1,生成链状碳酸二酯产品的选择性高达99.8%。该体系可解决传统烷基醇催化剂聚集且与环状酯相容性差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反应选择性,避免因传统催化剂板结造成运行及分离纯化成本升高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009166.9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7D317/36 , B01J19/00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清洁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和条件下低共熔离子液体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将低共熔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将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其中低共熔离子液体由卤素阴离子类离子液体为氢键受体,多元醇为氢键供体组成。本发明将低共熔离子液体加入到环氧化物与环状碳酸酯体系中,利用低共熔离子液体极性可调、活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离子液体在环氧化物中溶解性低、活性低的问题。并且,结合微通道反应器传质传热效率高的优点,成功突破了环加成反应速率和气液传质速率限制,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环状碳酸酯,其收率为94.23%,选择性大于99%。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0358.0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8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效离子液体复合体系促进CO2环加成反应和抑制卤化副产物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卤素离子催化CO2环加成反应合成碳酸酯时副产卤代醇的问题。所述方法为以环氧化合物为原料、弱碱性离子液体抑制剂配合高活性卤素离子液体形成双阴双阳复合离子结构,该多活性位点及其弱碱性功能可起到催化主反应‑抑制副反应的协同作用,实现环状碳酸酯的高选择性合成。本发明设计的复合离子液体体系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可达到催化和抑制的双效目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16154.5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17/36 , B01J31/06 , B01J3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本方法以卤代1‑乙烯基‑3‑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单体,通过RAFT聚合得到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优选出的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可以使分散在环状碳酸酯中的低浓度环氧底物(15%~100mol%)高效向产物环状碳酸酯转化:在反应温度为100~130℃,反应压力为1~3MPa,反应时间为1~6h的条件下,产物产率达到97%。本发明特点:与均相离子液体相比,该类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在反应结束降温后能够自动从溶液中析出,实现通过温控相分离回收催化剂,回收率为35~100%,能够降低分离能耗;与其他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相比,该类UCST型聚合离子液体无需载体,且在反应时逐渐溶解,具有活性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0671.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25B11/032 , C25B11/065 , C25B11/075 , C25B11/081 , C25B3/07 , C25B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催化转化二氧化碳和甲醇合成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含氮聚离子液体作为前体,设计制备了新型含氮聚离子液体基的功能化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作为第一催化剂,第一催化剂与气体扩散层制成阴极材料,以聚离子液体基氮掺杂碳纳米管材料负载钯作为电解液反应的第二催化剂。整体电催化体系包括上述电极材料、第二催化剂、反应电解液及反应装置,其中低碳醇(甲醇、乙醇)既作为电解液溶剂又作为反应物,通过电极材料、第二催化剂和电解液的协同作用在电解池反应装置中进行恒电位电解反应合成碳酸酯。本发明电催化CO2直接合成碳酸酯的方法,采用新型含氮聚离子液体基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催化材料同时作为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的主体,体系简化,制备便捷,合成高效,促进在温和条件下CO2和低碳醇电合成有机碳酸酯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69755.X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33/58 , C07D233/64 , C07F9/54 , C07D209/48 , C07D207/408 , C07D471/04 , C07D285/01 , C07D275/06 , C07D221/14 , C07D221/20 , C07D209/52 , C07D211/88 , C07D213/80 , C07D239/52 , C07D239/34 , C07D207/34 , C07C255/04 , C07D317/38 , C07D317/3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筑含非卤素弱碱性位的离子液体结构吸收和原位催化转化CO2、温和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采用季鏻盐阳离子/咪唑阳离子、不同弱碱类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和催化剂,将气态CO2先进行吸收捕集,随后在无气体压力的温和条件下将其原位催化转化为环状碳酸酯。本发明方法可以简单快捷合成一系列非卤素弱碱性阴离子的离子液体,避免了卤代醇的生成,具有CO2吸收活化‑催化转化一体化的特点,底物适用性广,实现无压力和温和条件下可再生碳的资源化利用,为工业转化提供可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9166.9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C07D317/36 , B01J19/00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绿色、清洁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和条件下低共熔离子液体在微通道反应器中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将低共熔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采用微通道反应器,将环氧化物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其中低共熔离子液体由卤素阴离子类离子液体为氢键受体,多元醇为氢键供体组成。本发明将低共熔离子液体加入到环氧化物与环状碳酸酯体系中,利用低共熔离子液体极性可调、活性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离子液体在环氧化物中溶解性低、活性低的问题。并且,结合微通道反应器传质传热效率高的优点,成功突破了环加成反应速率和气液传质速率限制,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高效合成环状碳酸酯,其收率为94.23%,选择性大于9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