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3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84012.4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机器人社交导航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场景中的智能体在当前时刻前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观察数据,以及所述智能体中的机器人在所述当前时刻后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每条候选动作序列,预测所述智能体中的每个行人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多条运动轨迹,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包括所述当前时刻;根据所述机器人的每条候选动作序列,预测所述机器人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根据每条候选动作序列对应的行人的运动轨迹和所述机器人的运动轨迹,确定所述机器人在所述当前时刻的最优动作。本发明提供机器人实现机器人在人机共融场景中的导航行为不仅满足社会规范,而且对动态的行人运动更加鲁棒。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49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072810.1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伤消毒清洗装置,包括装载套和切换组件,装载套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盘,装载套一端开设有三个通孔,第一转动盘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通孔等大,连接孔与任一通孔连接,第一转动盘一侧设置有单向节流阀,单向节流阀一端接设有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包括与单向节流阀出液端通过弧形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盘,第二转动盘一侧接设有两根出液管,任一出液管一端接设有内径更小的伸缩管,第二转动盘一侧皆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座,转动座自由端接设有若干个喷射管,喷射管沿统一直径的圆周均匀设置。本发明中设置的切换组件可使装置在不同的三种清洗方式间进行切换,进而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创口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162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97465.4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16H10/60 , A61M1/34 , A61B5/0205 , G16H40/60 , G16H50/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优化装置和方法,所述创伤性脓毒症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优化装置包括:生理数据监测模块、主控模块、血浆审核模块、过滤模块、调整模块、测试模块、优化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且更加精准的治疗选择,对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通过血浆审核模块自动对接收到的目标血浆数据信息进行审核,从而能够实现对大量数据信息数据的同步处理,同时提高目标血浆数据信息审核的正确率和效率;同时,通过过滤模块能够有效地清除血浆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9792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58893.0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可调式ICU辅助呼吸装置,包括呼吸面罩,呼吸面罩上连通有气管,气管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气管通过出气口与呼吸面罩连通,气管通过进气口与呼吸机连通;呼吸面罩上还连通有若干侧向管,侧向管上转动配合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挡片,挡片并与侧向管相抵;且转轴上套设有若干扭簧,侧向管外壁上还设有螺帽,螺帽并与转轴螺纹连接,气管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连通有第一空气流量传感器,气管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连通有第二空气流量传感器;呼吸机还电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基于测量的空气流量数据控制呼吸机进行工作,能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以调节呼吸供气,使患者的呼吸更加的畅通。
-
公开(公告)号:CN1180452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072812.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治疗脓毒症的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圆弧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半圆环形状的第一夹持环,所述第一夹持环通过限位组件连接有第二夹持环,所述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限位组件能使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上的支撑板相对移动并保持一定的间隙。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脓毒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容易咬到通气管的问题,提高了脓毒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机械通气患者。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25857.X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创伤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创伤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生物标志物的水平;根据生物标志物的水平,计算创伤后脓毒症预警指数(TSI);根据TSI的数值,判断创伤患者是否存在脓毒症的风险;对于不同风险患者,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本发明能够利用简单的血液检测,快速准确地评估创伤后脓毒症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降低创伤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72810.1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创伤消毒清洗装置,包括装载套和切换组件,装载套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盘,装载套一端开设有三个通孔,第一转动盘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与通孔等大,连接孔与任一通孔连接,第一转动盘一侧设置有单向节流阀,单向节流阀一端接设有切换组件,切换组件包括与单向节流阀出液端通过弧形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盘,第二转动盘一侧接设有两根出液管,任一出液管一端接设有内径更小的伸缩管,第二转动盘一侧皆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座,转动座自由端接设有若干个喷射管,喷射管沿统一直径的圆周均匀设置。本发明中设置的切换组件可使装置在不同的三种清洗方式间进行切换,进而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创口的清洗效率和清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743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90413.9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16H50/30 , G16H50/70 , G16H10/60 , G16H40/67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0 , G06F18/24 , G06F18/25 , A61B5/0205 , A61B5/01 , A61B5/1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程监测与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创伤后脓毒症病程监测与预警系统、方法及应用,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信号增强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预警模块、远程医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到脓毒症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提供了对脓毒症病程的科学评估。预警模块: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警提示,提供了早期预警,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本发明能够及时准确的将创伤后脓毒症用户的状况信息传输给医疗人员,协助其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救治,极大程度避免了病情恶化扩散;能够更进一步地使用户得到全面的关注与第一时间的救助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8045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72812.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辅助治疗脓毒症的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圆弧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壳体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半圆环形状的第一夹持环,所述第一夹持环通过限位组件连接有第二夹持环,所述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限位组件能使第一夹持环和第二夹持环上的支撑板相对移动并保持一定的间隙。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脓毒症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容易咬到通气管的问题,提高了脓毒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机械通气患者。
-
公开(公告)号:CN118022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42359.3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M1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ICU辅助呼吸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罩、面部贴合调节模块和头部松紧调节模块,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调节模块固定连接,所述面罩包括气管、鼻腔区、口腔区和硬质区,所述面部贴合调节模块包括褶皱区和弹性硅胶区,所述褶皱区与弹性硅胶区固定连接,所述头部松紧调节模块包括固定模块、调节模块和连接带,所述固定模块与硬质区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模块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模块与固定模块可拆卸连接。该装置能够调节面部与面罩的贴合程度,保证辅助呼吸的效果,减少氧气的浪费,还能够避免患者鼻梁、额头或者颧骨等骨头较突出的部位被压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