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457225.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环形分布电极的生物细胞刺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可装配于生物培养皿的环形分布电极和多通道双向脉冲电源,可实现电刺激促进细胞生长分化与肌细胞、肌管收缩运动调控功能,与细胞跳动检测装置配合可实现细胞电刺激响应特性检测。由于本发明可实现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细胞收缩运动调控、以及细胞电刺激响应特性原位检测,无需对细胞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标记,并且可以实现高通量、非侵入、无损的细胞培养与检测,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如心肌、骨骼肌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及基于肌细胞驱动的类生命微纳机器人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3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110568866.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说是基于气动环形模具的生物细胞刺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环形培养模具、气泵设备;环形培养模具设于培养皿内,且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设备连接;环形培养模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模具底座;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之间、下部模具和模具底座之间密封连接,形成体积可变的环形环形培养模具;模具底座设于培养皿内;上部模具上开设有通孔,气泵设备通过导气管经通孔与下部模具连接。由于本发明在细胞组织培养分化促进应用中无特殊要求,无需对细胞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并且可以实现培养与刺激一体化,有效减小了细胞组织在培养与刺激过程中的损坏与染菌几率,在骨骼肌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及以肌细胞为驱动单元的类生命机器人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1810457225.8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环形分布电极的生物细胞刺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可装配于生物培养皿的环形分布电极和多通道双向脉冲电源,可实现电刺激促进细胞生长分化与肌细胞、肌管收缩运动调控功能,与细胞跳动检测装置配合可实现细胞电刺激响应特性检测。由于本发明可实现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细胞收缩运动调控、以及细胞电刺激响应特性原位检测,无需对细胞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标记,并且可以实现高通量、非侵入、无损的细胞培养与检测,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如心肌、骨骼肌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及基于肌细胞驱动的类生命微纳机器人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68866.2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说是基于气动环形模具的生物细胞刺激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环形培养模具、气泵设备;环形培养模具设于培养皿内,且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设备连接;环形培养模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模具底座;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之间、下部模具和模具底座之间密封连接,形成体积可变的环形环形培养模具;模具底座设于培养皿内;上部模具上开设有通孔,气泵设备通过导气管经通孔与下部模具连接。由于本发明在细胞组织培养分化促进应用中无特殊要求,无需对细胞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并且可以实现培养与刺激一体化,有效减小了细胞组织在培养与刺激过程中的损坏与染菌几率,在骨骼肌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及以肌细胞为驱动单元的类生命机器人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11193.1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软体机器鱼尾鳍推力测量装置及方法,其中摆动杆上端与安装架铰接且绕Y向转动,安装架一侧设有拉力传感器,且拉力传感器通过拉线与摆动杆连接,软体驱动器与摆动杆下端铰接且绕Z向转动,软体驱动器后端设有机器鱼尾鳍;摆动杆下端设有铰接架,软体驱动器前端设有铰接座,且铰接座前端通过铰接轴与铰接架转动连接,所述铰接轴设于限位盘的中心处,且所述限位盘的圆周边缘均布有限位销孔,其中两个限位销孔中插装有限定铰接座摆动角度的限位销。本发明通过软体驱动器带动机器鱼尾鳍绕摆动杆下端周期性摆动,而机器鱼尾鳍产生的推力会驱动摆动杆转动并拉动拉线,从而能够利用与拉线相连的拉力传感器实现机器鱼尾鳍的推力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713164.X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沈阳建筑大学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维振动刺激的光电子镊细胞操控辅助系统,包括多维微型振动器与其控制电路,可改进光诱导介电泳系统对于活体细胞粘附的影响,减少细胞之间范德华力的作用效果,可实现细胞电学特性参数的精准表征以及光电子镊芯片的高效细胞分离。由于本发明可实现对活体细胞的加速分离,减少细胞在电场中等待的时间,分离后的细胞可以用于后续实验,因此在微纳操控领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如微粒操控、图形化目标、及基于光诱导介电泳系统的细胞提纯。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24155.7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受人肌肉训练启发的肌组织电‑力共刺激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环形分布的多电极,产生均匀的周期性电场以刺激肌组织收缩,同时弹簧结构固有的弹性为工程骨骼肌组织提供负载,进而提供动态机械刺激,并且通过结合物理分析软件,利用已知弹性系数的弹簧还可以实时监测工程骨骼肌组织的向心收缩动力学。通过微型伺服电缸动态调节弹簧末端位置,以调整工程骨骼肌组织长度,从而在肌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提供可变的负载,模拟人体骨骼肌生长过程中的骨骼伸长。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对工程骨骼肌组织的电刺激和动态机械刺激,并能够实时监测其向心收缩力,并动态调整施加于肌组织的机械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010697805.1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光栅晶体管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体感知系统及光电检测器件技术领域。该晶体管器件包括光遗传学工程化细胞、二维纳米材料、细胞培养凹槽、一对金属电极和基底。在激光的照射下,工程化细胞会迅速打开其光敏蛋白通道,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使其发生去极化,细胞内外的电势差发生变化影响细胞外电双层结构,从而调控了二维材料表面电势,进而晶体管导电沟道的电流也发生变化,该电流信号经过金属电极由外部电学记录装置进行检测。该生物光栅晶体管具有由光遗传学工程化细胞构成的生物栅极以及生物兼容性良好的二维材料构成的导电沟道,二者可形成面向生物本征视觉成像或光辅助生物传感等应用的新型生机融合接口。
-
公开(公告)号:CN208328035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712600.4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环形分布电极的生物细胞刺激系统,包括可装配于生物培养皿的环形分布电极和多通道双向脉冲电源,可实现电刺激促进细胞生长分化与肌细胞、肌管收缩运动调控功能,与细胞跳动检测装置配合可实现细胞电刺激响应特性检测。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细胞收缩运动调控、以及细胞电刺激响应特性原位检测,无需对细胞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标记,并且可以实现高通量、非侵入、无损的细胞培养与检测,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如心肌、骨骼肌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及基于肌细胞驱动的类生命微纳机器人的研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864172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1125265.6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说是基于气动环形模具的生物细胞刺激系统,包括:环形培养模具、气泵设备;环形培养模具设于培养皿内,且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设备连接;环形培养模具包括:上部模具、下部模具和模具底座;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之间、下部模具和模具底座之间密封连接,形成体积可变的环形环形培养模具;模具底座设于培养皿内;上部模具上开设有通孔,气泵设备通过导气管经通孔与下部模具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细胞组织培养分化促进应用中无特殊要求,无需对细胞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并且可以实现培养与刺激一体化,有效减小了细胞组织在培养与刺激过程中的损坏与染菌几率,在骨骼肌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及以肌细胞为驱动单元的类生命机器人的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