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33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678782.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79 , G06F21/44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极化指纹的移动通信终端识别方法,属于信息通信领域,通过构建极化指纹数学模型并提取移动通信终端信号极化指纹,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极化指纹特征,对移动通信终端个体进行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以及较高的识别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移动通信终端IMSI提取难度大以及目前射频指纹面临的指纹稳定性低、应用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3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78782.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79 , G06F21/44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极化指纹的移动通信终端识别方法,属于信息通信领域,通过构建极化指纹数学模型并提取移动通信终端信号极化指纹,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极化指纹特征,对移动通信终端个体进行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以及较高的识别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移动通信终端IMSI提取难度大以及目前射频指纹面临的指纹稳定性低、应用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669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37717.6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身份认证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时刻接收信号的极化状态、发送信号的极化状态、发射机特性以及接收机特性,获取当前时刻的信道极化响应;估计当前时刻的信道极化响应与上一个时刻的信道极化响应之间的差异值;上一个时刻的信道极化响应与合法发送方对应;在差异值小于阈值的情况下,确认信号发送方为合法发送方;在差异值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确认信号发送方为非法发送方。本发明利用信道极化响应依赖于信号的极化状态,实现对同一位置的不同发送方的身份认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