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5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444137.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06 , H04W12/61 , H04B17/309
Abstract: 一种基于信道极化响应的通信认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一接收信号的极化状态中提取极化响应的第一信道特征;记录所述第一信道特征对应的通信方,形成关系表;在小于相干时间的时间间隔内,从第二接收信号的极化状态中提取极化响应的第二信道特征,若所述第二信道特征与所述第一信道特征相符,则认定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对应的通信方与所述第一信道特征对应的通信方一致,并将所述关系表中与所述通信方对应的所述第一信道特征替换为所述第二信道特征。通过基于极化响应的信道特征来识别通信方身份,并且通过极化响应信道特征的连续性,可以任意调节认证间隔,保证认证间隔始终小于相干时间,从而实现任意时变场景下的认证。
-
公开(公告)号:CN110798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79177.4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7/382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信道容量的极化调制星座设计方法及装置。本方法为:1)建立极化调制通信场景下的无线通信极化信道模型HP;根据设定的调制阶数M,确定极化调制通信条件下的星座限制信道容量CΓ计算模型;Γ为M阶极化状态调制符号集;2)根据无线通信极化信道模型HP的信道参数,优化计算调制阶数M时星座限制信道容量CΓ最大值;3)将星座限制信道容量CΓ最大值对应的极化调制星座作为最优星座。本发明可以搜索到接近最优的极化星座结构;本发明将信道的去极化效应考虑在内,在信道具有去极化效应的影响下,达到更大的信道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45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44137.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06 , H04W12/61 , H04B17/309
Abstract: 一种基于信道极化响应的通信认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从第一接收信号的极化状态中提取极化响应的第一信道特征;记录所述第一信道特征对应的通信方,形成关系表;在小于相干时间的时间间隔内,从第二接收信号的极化状态中提取极化响应的第二信道特征,若所述第二信道特征与所述第一信道特征相符,则认定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对应的通信方与所述第一信道特征对应的通信方一致,并将所述关系表中与所述通信方对应的所述第一信道特征替换为所述第二信道特征。通过基于极化响应的信道特征来识别通信方身份,并且通过极化响应信道特征的连续性,可以任意调节认证间隔,保证认证间隔始终小于相干时间,从而实现任意时变场景下的认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1033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678782.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79 , G06F21/44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极化指纹的移动通信终端识别方法,属于信息通信领域,通过构建极化指纹数学模型并提取移动通信终端信号极化指纹,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极化指纹特征,对移动通信终端个体进行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以及较高的识别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移动通信终端IMSI提取难度大以及目前射频指纹面临的指纹稳定性低、应用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3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78782.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W12/79 , G06F21/44 , H04W12/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极化指纹的移动通信终端识别方法,属于信息通信领域,通过构建极化指纹数学模型并提取移动通信终端信号极化指纹,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极化指纹特征,对移动通信终端个体进行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以及较高的识别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移动通信终端IMSI提取难度大以及目前射频指纹面临的指纹稳定性低、应用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9827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1079177.4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IPC: H04B17/382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信道容量的极化调制星座设计方法及装置。本方法为:1)建立极化调制通信场景下的无线通信极化信道模型HP;根据设定的调制阶数M,确定极化调制通信条件下的星座限制信道容量CΓ计算模型;Γ为M阶极化状态调制符号集;2)根据无线通信极化信道模型HP的信道参数,优化计算调制阶数M时星座限制信道容量CΓ最大值;3)将星座限制信道容量CΓ最大值对应的极化调制星座作为最优星座。本发明可以搜索到接近最优的极化星座结构;本发明将信道的去极化效应考虑在内,在信道具有去极化效应的影响下,达到更大的信道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9882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24044.4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调制安全星座设计方法,其步骤包括:1)基于当前的信道约束参数Λ1建立无线通信极化信道模型HP;2)在采用极化调制通信条件下,基于设定信道去极化参数Λ表示的HP计算信道的安全容量Cs=CAB-CAE;其中,CAB代表发送方Alice与合法接收方Bob之间的合法信道容量,CAE代表发送方Alice与窃听者Eve之间产生的窃听信道容量;3)建立使得安全容量Cs最大时星座优化模型输出使得安全容量Cs最大时的星座图。本发明提升了极化调制通信的安全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