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0914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0481704.9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喷枪喷涂方式制备获得所述微纳结构薄膜,该方法为气压式雾化喷涂或者静电喷涂的方式,将待喷涂材料的预聚液均匀喷涂覆盖于基底一侧,再通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固化后,涂覆有材料的一侧会形成带有微纳结构薄膜的材料,该材料不仅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同时与基底材料连接紧密,不易脱落。该方法不仅步骤简单,同时成本低廉,对设备的要求不高,适合大面积、大批量、规模化制备。可以制备的薄膜包括蚕丝蛋白、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等摩擦材料以及电极材料,并能显著提高纳米发电机、自发电压力传感器等基于摩擦发电原理产品的性能。

    一种微纳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30914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81704.9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结构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喷枪喷涂方式制备获得所述微纳结构薄膜,该方法为气压式雾化喷涂或者静电喷涂的方式,将待喷涂材料的预聚液均匀喷涂覆盖于基底一侧,再通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固化后,涂覆有材料的一侧会形成带有微纳结构薄膜的材料,该材料不仅拥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同时与基底材料连接紧密,不易脱落。该方法不仅步骤简单,同时成本低廉,对设备的要求不高,适合大面积、大批量、规模化制备。可以制备的薄膜包括蚕丝蛋白、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等摩擦材料以及电极材料,并能显著提高纳米发电机、自发电压力传感器等基于摩擦发电原理产品的性能。

    双面平行对称硅梁质量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280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7069.1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平行对称梁质量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该方法通过利用双面正反对准光刻工艺在双抛(100)硅片上形成双面平行对称梁质量块图形区域,然后进行干法刻蚀和湿法各向异性刻蚀,悬臂梁的(111)面作为腐蚀终止面,自动终止硅悬臂梁的腐蚀,最终形成双面平行对称梁质量块结构。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以对双面平行对称梁质量块结构尺寸进行精确控制,使得梁质量块结构的制造成品率大大提高。本发明制备的器件在法向具有高度对称性,提高了器件抗侧向冲击和扭转冲击的能力,降低了交叉灵敏度,可应用于多种MEMS器件的结构中,如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电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微机械陀螺等。

    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182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236528.X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作方法,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明治结构,其制作方法不需要键合工艺,直接由单片双器件层SOI硅片制作形成。该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双面对称直梁-质量块结构,且所述可动质量块的八个角处的直弹性梁,无需采用凸角补偿的结构就可保证最终的质量块为矩形结构,使得预期的器件结构在完成各向异性腐蚀后,能完整保留,器件具有高度法向的对称性。所述制作方法简化了制作三明治结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艺,避免了繁琐的键合工艺,降低了制作工艺的难度,提高了工艺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加速度传感器器件性能及器件成品率。

    弯折形弹性梁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9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18835.X

    申请日:2012-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折形弹性梁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及制备方法。该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结构层、中间结构层及第二电极结构层;其中,第一电极结构层与第二电极结构层分别设置有电极引出通孔;所述中间结构层包括:基于具有双器件层的含氧硅基片所形成的边框、双面对称的质量块、及一边连接边框、另一边连接质量块的弯折形弹性梁,其中,在两质量块的两面对称地设有防过载凸点及阻尼调节槽,且处于不同平面的弯折形弹性梁交错分布、在空间上不重叠。由于弯折形弹性梁的弯折次数、梁总长、梁总宽可基于需要来确定,故本发明能制备不同灵敏度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灵活性大。

    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182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6528.X

    申请日:2012-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其单片制作方法,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三明治结构,其制作方法不需要键合工艺,直接由单片双器件层SOI硅片制作形成。该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双面对称直梁-质量块结构,且所述可动质量块的八个角处的直弹性梁,无需采用凸角补偿的结构就可保证最终的质量块为矩形结构,使得预期的器件结构在完成各向异性腐蚀后,能完整保留,器件具有高度法向的对称性。所述制作方法简化了制作三明治结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艺,避免了繁琐的键合工艺,降低了制作工艺的难度,提高了工艺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加速度传感器器件性能及器件成品率。

    一种双面对称弹性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523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79369.4

    申请日:201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面对称弹性梁结构电容式微加速度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1)双器件层SOI硅片为弹性梁-质量块结构的基片;(2)固定上电极、固定下电极分别位于质量块的上下两边;(3)弹性梁为直梁,其一端与质量块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框架相连;(4)过载保护凸点制作在质量块的上下两面;(5)阻尼调节槽制作在质量块的上下两面;(6)质量块电极引出通孔的位置在支撑框架之上。利用湿法腐蚀自停止技术,在湿法腐蚀中一次加工形成加速度传感器中最为重要的弹性梁-质量块结构;利用硅硅直接键合方法实现了三层硅片的键合,质量块电极引出通孔通过红外对准光刻在固定上电极制作。在提高器件灵敏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交叉轴灵敏度。

    基于液滴冷凝的热电转换能量采集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169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30440.5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滴冷凝的热电转换能量采集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热电转换能量采集装置包括散热端、上极板、下极板、传热板和超疏水壁面。所述传热板是具有超强导热能力的金属极板,其下表面与外界废热源相连,用于将外部热能传递到传热板上表面的液态水上。能量采集装置的侧壁和顶层内表面均采用超疏水材料,避免传热板上面蒸发的水蒸汽在内壁上冷凝,使水蒸汽集中冷凝在置于顶层内表面的上极板上,上极板与下极板的电介质层上下相对放置。当冷凝在上极板的液滴滴落在电介质层表面时,液滴与电介质层接触界面的电荷会重新分布,并在内外电极两端产生一个瞬时电势差,此电势差实现液滴碰撞发电,可以将外部热能转化为电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