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948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459411.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非恒温流动介质环境中材料腐蚀研究的实验装置,其包括回形循环管道,加热段和冷却段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被设置在加热段和冷却段之间并连接加热段和冷却段;实验装置还包括外围的控温系统,其分别控制加热段、第一过渡段的温度以驱动回形循环管道中的液态介质在温差下进行自然循环流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适用于非恒温流动介质环境中材料腐蚀研究的实验方法,其包括提供上述的实验装置;向实验装置中添加介质;通过控温系统调节回形循环管道的温差以驱动介质形成循环回路。根据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高温、非恒温、流动介质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开展腐蚀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125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0141947.3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04B35/524 , C04B35/52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子预聚物前驱体的玻璃炭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玻璃炭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对高分子预聚物前驱体溶于有机溶剂所生成的前驱体溶液进行低温固化成型的步骤,以及对低温固化成型所得到的玻璃炭生坯进行炭化处理的步骤;在对所述前驱体溶液进行低温固化成型的过程中,当升温至60~80oC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并在该保温期间对所述前驱体溶液进行超声除气操作。本发明在玻璃炭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除气辅助聚合物前驱体固化,一方面可使最终制备出的玻璃炭材料的孔隙率大幅降低,耐磨性、硬度、弯曲强度等物理特性也随之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整个材料制备周期也得到大幅度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0618719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61829.8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04B35/524 , C04B35/626 , C04B35/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24 , C04B35/62615 , C04B35/64 , C04B2235/425 , C04B2235/602 , C04B2235/77 , C04B2235/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炭制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先利用表面活性剂将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石墨烯溶液;然后将高分子聚合物粉末与所述石墨烯溶液充分混合,得到石墨烯与高分子聚合物之间质量比为(0.1~1):100的混合浆料;步骤2、将所述混合浆料烘干后进行干法球磨,并对球磨后的料粉进行调湿处理;步骤3、对调湿处理后的粉料进行模压成型,然后进行低温固化,得到玻璃炭生坯;步骤4、在无氧或者惰性环境中对玻璃炭生坯进行炭化处理;步骤5、石墨化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玻璃炭制品。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玻璃炭制品的性能,并且所能生产的玻璃炭制品的规格、形状不受限。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12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41947.3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04B35/524 , C04B35/52 , C04B35/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24 , C04B35/522 , C04B35/622 , C04B22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子预聚物前驱体的玻璃炭材料制备方法。本发明玻璃炭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对高分子预聚物前驱体溶于有机溶剂所生成的前驱体溶液进行低温固化成型的步骤,以及对低温固化成型所得到的玻璃炭生坯进行炭化处理的步骤;在对所述前驱体溶液进行低温固化成型的过程中,当升温至60~80oC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并在该保温期间对所述前驱体溶液进行超声除气操作。本发明在玻璃炭制备过程中采用超声除气辅助聚合物前驱体固化,一方面可使最终制备出的玻璃炭材料的孔隙率大幅降低,耐磨性、硬度、弯曲强度等物理特性也随之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整个材料制备周期也得到大幅度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0417874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07180.5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23C16/26 , C23C16/455 , C23C16/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积装置,沉积装置包括上导流锥、下导流锥、沉积基体和沉积室,上导流锥和下导流锥在沉积室的内部通过其各自的底面相对而置,底面上分别具有从其延伸出的圆柱形的上凸台和下凸台;上凸台和下凸台分别伸入沉积基体的内部配合固定,沉积基体与上导流锥和下导流锥的底面接触的端面为非镜面,沉积基体的内壁与上凸台和下凸台的外壁之间分别保留0.5-1.5mm的间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沉积装置制备圆柱形和圆筒形各向同性热解炭的方法。本发明的沉积装置借助于沉积基体的外壁形成圆筒形各向同性热解炭的同时,借助于上、下凸台形成圆柱形各向同性热解炭,一次装炉得到两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各向同性热解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141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8967.4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物熔盐腐蚀的在线监测与调控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通过腐蚀电化学测试方法,获得金属镁不同添加量下,工作电极在待测熔盐中的极化曲线;确定腐蚀控制指标:包括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线性极化电阻;在线检测待测熔盐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线性极化电阻即可;对待测熔盐的腐蚀性进行在线监测,当在线检测的腐蚀指标(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或者线性极化电阻)不满足熔盐腐蚀控制指标时,通过向待测熔盐中添加适量金属镁使在线检测的指标达到腐蚀控制指标范围内,从而实现对待测熔盐腐蚀的在线监测与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497469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430307.X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粘结剂,用于高温强酸碱腐蚀环境下炭/炭复合材料的粘结。所述粘结剂的主成分为液体酚醛树脂、短切碳纤维粉,液体酚醛树脂与短切碳纤维粉的质量比为100:10~100:50;所述液体酚醛树脂的粘度为0.5~2.5Pa·s,固体含量为60~80%;所述短切碳纤维粉的直径为5~8μm,长度为100~500μm。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粘结方法以及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构件。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更优异的高温耐腐蚀特性以及更高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7711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407206.6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浆浇注制备炭/炭复合材料型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酚醛树脂和短切炭纤维混合制成混合料,将混合料与水混合制成料浆,其中,短切炭纤维在混合料中的质量分数不超过70%;S2,将料浆倒入石膏模具中,去除其中的水得到坯体;S3,将坯体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氧化体;S4,将氧化体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体;以及S5,将炭化体进行致密化处理得到炭/炭复合材料型材。本发明通过将混合料与水制成料浆导入石膏模具,从而利用石膏吸附除去其中的水份即快速获得了坯体,待坯体预氧化、炭化和致密化后制得近净尺寸的型材,不需要后续加工或者仅需要少量加工即可成型为构件,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的炭/炭复合材料型材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091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9864.X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熔盐腐蚀的炭/炭复合材料连接方法。首先按照Ni:Si摩尔比为1:2~3:1的比例将镍粉和硅粉混合,然后利用高能球磨的方法使其合金化,得到Ni-Si化合物合金粉;在待连接炭/炭复合材料的连接面上均匀涂覆所述Ni-Si化合物合金粉,并于真空度低于10-2Pa的环境下,先以10~15oC/min的升温速率将其升温至900~1200oC并保温3小时,然后以50~100oC/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炭/炭复合材料构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炭/炭复合材料部件的连接。相比现有技术,利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连接层除了具有优异的耐高温熔盐腐蚀特性之外,其整体连接强度大幅提高且连接强度分布更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97782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50464.0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金属基底;S2,对金属基底在形成单质镍层后进行退火处理以得到由金属基底与单质镍层组成的结合结构;S3,提供氟化硅混合气体,将结合结构暴露于氟化硅混合气体中以使得单质镍层与氟化硅反应,得到具有硅化镍涂层的复合涂层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涂层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涂层结构的制备方法,通过形成的单质镍层来隔开氟化硅,使得金属基底不会受到氟化硅腐蚀,而且该制备方法能够用于在管道内壁形成硅化镍涂层,有效提高管道的抗腐蚀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