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47820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317646.2
申请日:2014-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F03G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驱动式形状记忆合金直线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累积位移输出装置,还包括机架,活塞与输出轮换装置;本发明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重量轻、输出应力大的优点,使致动器具有较高的功重比,利用累积位移输出装置实现长行程的精确步进输出,利用活塞与轮换装置解决智能材料存在恢复不应期的问题,使多组SMA丝轮换工作,大大提高了SMA致动器的动作频率。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新型铜锌复合焊接方案进行接头,不再采用机械式连结方法,缩小了机构尺寸,并减轻了重量。该装置通过转换卡盘直接向SMA丝供电,结构简单,直接通以足够大的电流,SMA丝迅速响应,因此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整个机架采用轻质材料,且进行了结构优化,具有功重比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52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63677.2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2D57/028 , B25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足与轮式运动机构结合的复合变形移动机器人,包括足-轮复合移动变形机器人的空间机体框架单元、主动轮驱动单元、从动轮随动单元、四条模块化腿单元、控制传感系统单元、密封壳体以及电源。该机器人用弹性足代替传统的刚性足,增加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减少机器人的震动性与冲击力,并与轮式移动方式复合,既能保证在平地上有轮式行进的快速移动性与高效率,又兼顾复杂山地环境、城市地型等复杂地形下,足式行进、匍匐爬行以及攀爬移动的优良机动性与强大越障功能,足轮复合变形移动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便于维护和更换,运动模式灵活变化,足式与轮式运动的相互转化和协调结合,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287523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163677.2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2D57/028 , B25J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足与轮式运动机构结合的复合变形移动机器人,包括足-轮复合移动变形机器人的空间机体框架单元、主动轮驱动单元、从动轮随动单元、四条模块化腿单元、控制传感系统单元、密封壳体以及电源。该机器人用弹性足代替传统的刚性足,增加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减少机器人的震动性与冲击力,并与轮式移动方式复合,既能保证在平地上有轮式行进的快速移动性与高效率,又兼顾复杂山地环境、城市地型等复杂地形下,足式行进、匍匐爬行以及攀爬移动的优良机动性与强大越障功能,足轮复合变形移动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便于维护和更换,运动模式灵活变化,足式与轮式运动的相互转化和协调结合,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04782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17646.2
申请日:2014-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F03G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驱动式形状记忆合金直线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累积位移输出装置,还包括机架,活塞与输出轮换装置;本发明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重量轻、输出应力大的优点,使致动器具有较高的功重比,利用累积位移输出装置实现长行程的精确步进输出,利用活塞与轮换装置解决智能材料存在恢复不应期的问题,使多组SMA丝轮换工作,大大提高了SMA致动器的动作频率。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新型铜锌复合焊接方案进行接头,不再采用机械式连结方法,缩小了机构尺寸,并减轻了重量。该装置通过转换卡盘直接向SMA丝供电,结构简单,直接通以足够大的电流,SMA丝迅速响应,因此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整个机架采用轻质材料,且进行了结构优化,具有功重比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39545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73443.3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一种基于混合驱动机构的多足移动装置,由机体(1)和多个混合驱动腿结构(2)组成;所述混合驱动腿结构(2)安装于机体(1)上,所述每个混合驱动腿结构(2)包括基座(5),主驱动电机(6)、电机座(7)、联轴器(8)、曲柄转轴(9)、曲柄(10)、曲柄连杆转轴(11)、传递连杆(12)、摇杆转轴(13)、齿轮箱转轴(14)、直线驱动单元(15)、摇杆(16)、摇杆小腿转轴(17)和小腿单元(18)、连杆-丝杠螺母套筒转轴(19)、连杆小腿转轴(20)。本发明实现快速、高效的步态摆动,从而实现移动装置的高效行走和奔跑;同时实现灵活的控制,进而实现移动装置对山坡、草地、坑洼等复杂地形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9545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273443.3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一种基于混合驱动机构的多足移动装置,由机体(1)和多个混合驱动腿结构(2)组成;所述混合驱动腿结构(2)安装于机体(1)上,所述每个混合驱动腿结构(2)包括基座(5),主驱动电机(6)、电机座(7)、联轴器(8)、曲柄转轴(9)、曲柄(10)、曲柄连杆转轴(11)、传递连杆(12)、摇杆转轴(13)、齿轮箱转轴(14)、直线驱动单元(15)、摇杆(16)、摇杆小腿转轴(17)和小腿单元(18)、连杆-丝杠螺母套筒转轴(19)、连杆小腿转轴(20)。本发明实现快速、高效的步态摆动,从而实现移动装置的高效行走和奔跑;同时实现灵活的控制,进而实现移动装置对山坡、草地、坑洼等复杂地形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332261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391357.8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一种基于混合驱动机构的多足移动装置,由机体(1)和多个混合驱动腿结构(2)组成;所述混合驱动腿结构(2)安装于机体(1)上,所述每个混合驱动腿结构(2)包括基座(5),主驱动电机(6)、电机座(7)、联轴器(8)、曲柄转轴(9)、曲柄(10)、曲柄连杆转轴(11)、传递连杆(12)、摇杆转轴(13)、齿轮箱转轴(14)、直线驱动单元(15)、摇杆(16)、摇杆小腿转轴(17)和小腿单元(18)、连杆-丝杠螺母套筒转轴(19)、连杆小腿转轴(20)。本实用新型实现快速、高效的步态摆动,从而实现移动装置的高效行走和奔跑;同时实现灵活的控制,进而实现移动装置对山坡、草地、坑洼等复杂地形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978742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69254.6
申请日:2014-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F03G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驱动式形状记忆合金直线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累积位移输出装置,还包括机架,活塞与输出轮换装置;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重量轻、输出应力大的优点,使致动器具有较高的功重比,利用累积位移输出装置实现长行程的精确步进输出,利用活塞与轮换装置解决智能材料存在恢复不应期的问题,使多组SMA丝轮换工作,大大提高了SMA致动器的动作频率。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新型铜锌复合焊接方案进行接头,不再采用机械式连结方法,缩小了机构尺寸,并减轻了重量。该装置通过转换卡盘直接向SMA丝供电,结构简单,直接通以足够大的电流,SMA丝迅速响应,因此具有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整个机架采用轻质材料,且进行了结构优化,具有功重比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237312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239388.1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B62D57/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足与轮式运动机构结合的复合变形移动机器人,包括足-轮复合移动变形机器人的空间机体框架单元、主动轮驱动单元、从动轮随动单元、四条模块化腿单元、控制传感系统单元、密封壳体以及电源。该机器人用弹性足代替传统的刚性足,增加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减少机器人的震动性与冲击力,并与轮式移动方式复合,既能保证在平地上有轮式行进的快速移动性与高效率,又兼顾复杂山地环境、城市地型等复杂地形下,足式行进、匍匐爬行以及攀爬移动的优良机动性与强大越障功能,足轮复合变形移动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便于维护和更换,运动模式灵活变化,足式与轮式运动的相互转化和协调结合,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能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