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金属及合金薄膜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932C

    公开(公告)日:2001-08-22

    申请号:CN96102145.4

    申请日:1996-02-10

    Abstract: 本发明制备金属及合金薄膜的方法,以低压热化学气相淀积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红外光源或经过聚焦的普通红外光源,使β-二酮类金属有机化合物源受光照挥发后,与还原性气氛混合,在热的衬底表面上反应,从而在衬底上获得金属或合金薄膜;本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制备包括稀土、过渡族或碱土金属及其合金薄膜。

    一种制致密透氧分离膜用陶瓷材料及其氧渗透膜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253849A

    公开(公告)日:2000-05-24

    申请号:CN99124427.3

    申请日:199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可用于制备致密透氧分离膜的金属氧化物陶瓷材料,特征在于其晶胞结构中某些层可专一地传导氧离子,而另外一些层则专一地传导电子;这类材料包括Bi2Sr2Can-1CunO2n+4、Bi2Sr2(R1-xCex)2Cu2O10、(Pb2Cu)Sr2An-1CunO2n+4、Ba2-xMxCu3-xM'x'O6+δ和Ba2-xMxCu4-x'M'x'O8-δ;其氧离子电子混合传导率高、综合性能优异;以这类材料制备的致密膜对氧有极高的选择透过性能,可构造能从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分离纯氧的高效中高温渗透膜氧分离器。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633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184917.0

    申请日:200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将质量分数为0.2~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7~10%的聚醚砜、7~50%的N-甲基-1-吡咯烷酮和50~90%的金属按与陶瓷材料的质量比为3~10∶1混合球磨成浆料;加压使浆料从喷丝头的夹层间隙、使水和/或乙醇从内管同时挤出,进入水和/或乙醇中,得到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的中空管状坯体;将该坯体置于还原性气氛或真空度1×10-4~1Pa条件下800~1500℃烧结,即得到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陶瓷膜管组装困难、不能适应较高温度和较苛刻条件使用及金属膜管成型烧结困难的问题,可提高热交换性能和气/液体透过速率。

    改进负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均匀性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39205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025644.6

    申请日:2007-08-10

    Abstract: 本发明改进负温度系数热敏材料均匀性的热处理方法,特征是将经烧结后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陶瓷材料切割成厚度为0.2-0.5mm的薄片,以3-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到烧结温度,并在此温度保温5-10h,再随炉冷却至室温。经过本发明方法热处理,可有效降低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引入的不均匀性。与没有经过热处理的陶瓷片相比,由经过本发明方法热处理后的陶瓷片制得的热敏电阻元件阻值在±1%以内的成品率大大提高。

    一种负温度系数双相复合热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8062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810021261.6

    申请日:2008-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温度系数双相复合热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将乙酸铜、草酸铁、乙酸锰、乙酸镍和草酸按摩尔比0.2~0.6∶1∶3.48~3.08∶1.32∶7.2混合球磨、烘干后煅烧,将所得粉体与部分稳定的立方氧化锆粉体按摩尔比1∶1.5~4混合,球磨烘干,得双相复合物粉体,再经烧结,即得到相对密度达94%以上的负温度系数材料。该材料结构稳定,烧结温度在1200~1250℃,机械强度较单相尖晶石陶瓷高,B值低于2800K,电阻率1000Ω·cm,150℃加速老化1000h的电阻漂移小于3%,且在-60℃~+50℃温度区间具有很好的NTC特性,可用于现代高空气球中的负温度系数热敏传感器材料。

    一种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633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84917.0

    申请日:200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将质量分数为0.2~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7~10%的聚醚砜、7~50%的N-甲基-1-吡咯烷酮和50~90%的金属按与陶瓷材料的质量比为3~10∶1混合球磨成浆料;加压使浆料从喷丝头的夹层间隙、使水和/或乙醇从内管同时挤出,进入水和/或乙醇中,得到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的中空管状坯体;将该坯体置于还原性气氛或真空度1×10-4~1Pa条件下800~1500℃烧结,即得到金属-陶瓷复合纤维膜管。本发明克服了现有陶瓷膜管组装困难、不能适应较高温度和较苛刻条件使用及金属膜管成型烧结困难的问题,可提高热交换性能和气/液体透过速率。

    一种负温度系数双相复合热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8062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21261.6

    申请日:2008-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温度系数双相复合热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将乙酸铜、草酸铁、乙酸锰、乙酸镍和草酸按摩尔比0.2~0.6∶1∶3.48~3.08∶1.32∶7.2混合球磨、烘干后煅烧,将所得粉体与部分稳定的立方氧化锆粉体按摩尔比1∶1.5~4混合,球磨烘干,得双相复合物粉体,再经烧结,即得到相对密度达94%以上的负温度系数材料。该材料结构稳定,烧结温度在1200~1250℃,机械强度较单相尖晶石陶瓷高,B值低于2800K,电阻率1000Ω·cm,150℃加速老化1000h的电阻漂移小于3%,且在-60℃~+50℃温度区间具有很好的NTC特性,可用于现代高空气球中的负温度系数热敏传感器材料。

    一种制备金属及合金薄膜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65A

    公开(公告)日:1997-08-13

    申请号:CN96102145.4

    申请日:1996-02-10

    Abstract: 本发明制备金属及合金薄膜的方法,以低压热化学气相淀积法为基础,其特征在于采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红外光源或经过聚焦的普通红外光源,使β-二酮类金属有机化合物源受光照挥发后,与还原性气氛混合,在热的衬底表面上反应,从而在衬底上获得金属或合金薄膜;本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制备包括稀土、过渡族或碱土金属及其合金薄膜。

    一种致密陶瓷透氧分离膜及渗透膜氧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121257C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99124427.3

    申请日:1999-11-08

    Abstract: 本发明致密陶瓷透氧分离膜及其氧渗透膜分离器,特征是该分离器包括两个气室中间加隔板组成;所述隔板为金属氧化物致密陶瓷透氧分离膜;该膜采用具有特殊氧离子电子传导特性的层状结构材料,即其晶胞结构中某些层可专一地传导氧离子,而另外一些层则专一地传导电子;这类材料包括Bi2Sr2Can-1CunO2n+4、Bi2Sr2(R1-xCex)2Cu2O10、(Pb2Cu)Sr2An-1CunO2n+4、Ba2-xMxCu3-x′M′x′O6+δ和Ba2-xMxCu4-x′M′x′O8-δ;其氧离子电子混合传导率高、综合性能优异;本发明的透氧分离膜对氧有极高的选择透过性能,所构造的氧渗透膜分离器能从含氧混合气中分离纯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