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采矿废弃矿井地下水库梯度抽水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22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99843.4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一种后采矿废弃矿井地下水库梯度抽水储能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的新能源储能系统和采矿后废弃矿井地下空间、矿井水的二次利用系统。基于废弃矿井的具体开采情况,将不同标高采空区改建为具有相对高差的地下水库,充分利用废弃巷道充当连接通道,主要通道上部出地面与相应设备连接,下部通过各个联络巷连接地下水库,且同标高的地下水库存水量可进行相互补充。主要联络巷中设有水泵房和水电站进行抽水储能和放能,且可根据能量大小选择启动相应标高的水泵房和水电站。通过地面的中央控制室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特别地,该系统中富余的矿井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可供生活区使用,当系统缺水时,又可通过大气降水或部分可回收的生活用水进行补充。该系统在综合利用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和矿井水的基础上,解决了新能源的电力储能问题,为后采矿废弃矿井和即将退出产能的矿井,提供了转型参考。

    一种后采矿废弃井筒矸石梯度重力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879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99858.0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一种后采矿废弃井筒矸石梯度重力储能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的新能源储能系统和采矿后废弃矿井井筒、矸石的二次利用系统。基于废弃矿井的具体开拓情况,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充当储能通道,在主、副井之间建立不同标高的地下车场,并根据相应的高差和车场数设置罐笼个数,一边通道的罐笼个数等于地下车场的个数,且各罐笼间上升下降的高差始终相等。该系统包括废弃主、副井改建的储-放能通道,上部出地面与相应设备相连接,下部与各地下车场相连接,利用联络巷连接各个通道和车场;储能时,提升系统将低位车场中的矿车提升至上位车场;放能时,将上位车场的矿车下放至低位车场。通过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矿车矸石的装载量和罐笼间的传递量实现梯度重力储能和放能;此外,各个罐笼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减小钢丝绳意外断裂的能量冲击。该系统在综合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和矸石的基础上,解决了新能源的电力储能问题,为后采矿废弃矿井和即将退出产能的矿井,提供了转型参考。

    一种巷道支护构件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87497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090410.8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提供一种巷道支护构件,该支护构件包括:顶板支撑臂、巷帮支撑臂和边角支撑臂,在三者之间具有接合部分,并设有一个通孔,用于接收锚杆,固定支护构件。锚杆底部设有一个托盘,其中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连接,并提供压缩力。锚杆体直穿过边角支撑臂,为其提供压力。此外,根据巷道断面形状的不同,连接部分可以加工成弯曲形状,边角支撑臂与连接部分形状一致,贴合巷道岩层固定。

    一种后采矿废弃井筒矸石梯度重力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177336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367628.6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采矿废弃井筒矸石梯度重力储能系统。基于废弃矿井的具体开拓情况,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充当储能通道,在通道之间建立不同标高的地下车场,并根据相应的高差和车场数设置罐笼个数。储能时,提升系统将低位车场中的矿车提升至上位车场;放能时,将上位车场的矿车下放至低位车场。通过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矿车矸石的装载量和罐笼间的传递量实现梯度重力储能和放能;此外,各个罐笼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减小钢丝绳意外断裂的能量冲击。该系统在综合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和矸石的基础上,解决了新能源的电力储能问题,为实现传统矿业向新能源储能转型提供了参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