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506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52234.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割采煤机、采煤系统和采煤方法,行走部可实现采煤机的自行移动,截割部设于行走部并适于截割煤岩,装载部设于行走部并适于收集并输送截割部截割的煤岩,卸料部设于行走部,且卸料部的输送方向和装载部的输送方向呈夹角,卸料部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卸料部的进料端适于承接装载部输送的煤岩,卸料部的出料端适于与输送机对接,至少部分卸料部可俯仰调整以使出料端高低可调。本发明实施例的截割采煤机、采煤系统和采煤方法解决了现有采煤机只能在专用轨道上行走的问题,可以适用在长壁工作面、短壁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多个场景,提高了采煤机的使用范围,同时使得采煤工艺简单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5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70069.5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非特厚煤层水平割底下行长壁综采采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回采工作面沿煤层走向水平布置;(2)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布置上顺槽与下顺槽;(3)回采工作面采用履带式割底采煤机落煤和装煤、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煤、下行式液压支架支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4)推进回采工作面。本发明对非特厚急倾斜煤层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7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30296.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下沉量的主关键层扰动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属于煤炭开采扰动影响评价领域。主要实现步骤为:(1)地质钻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2)交互实验方案设计;(3)计算各实验方案的主关键层扰动度;(4)计算各实验方案主关键层下沉量;(5)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主关键层扰动度与下沉量的耦合关系;(6)基于耦合关系,进行主关键层扰动影响等级划分;(7)计算区域内所有钻孔主关键层扰动度归一化值;(8)将钻孔的坐标与扰动度归一化数值匹配,最终得到区域内主关键层扰动度归一化值的等级分布。本发明为定性描述区域内主关键层受煤层开采扰动影响的相对大小以及主关键层下沉量的变化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43267.X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距离变层间距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确定方法,属于近距离煤层开采领域。主要实现步骤为:(1)研究区域的地质资料与开采资料的分析整理;(2)下行开采不同层间距影响下的层间影响分析;(3)下行开采层间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4)最大层间影响情况确定;(5)回采巷道水平错距确定;(6)巷道支护及监测优化。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地质、开采参数变化的影响,在不同方法与不同方案中得到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的最优解,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中层间距变化明显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5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31399.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距离煤层协调开采最大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属于近距离煤层开采领域。主要实现步骤为:首先根据地质钻孔资料、相关岩石力学实验等数据资料,结合地质雷达、钻孔窥视等手段判断层间岩层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硬岩,其次根据不同的层间岩层情况建立“散体给定载荷结构”、“散体给定载荷‑砌体梁式平衡结构”或“砌体梁式平衡结构”力学模型,最后根据符合现场情况的力学模型计算最大支架工作阻力;适用于煤层群上行、下行或上下行协调开采支架的工作阻力确定,针对性的为煤层群开采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530296.2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下沉量的主关键层扰动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属于煤炭开采扰动影响评价领域。主要实现步骤为:(1)地质钻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2)交互实验方案设计;(3)计算各实验方案的主关键层扰动度;(4)计算各实验方案主关键层下沉量;(5)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主关键层扰动度与下沉量的耦合关系;(6)基于耦合关系,进行主关键层扰动影响等级划分;(7)计算区域内所有钻孔主关键层扰动度归一化值;(8)将钻孔的坐标与扰动度归一化数值匹配,最终得到区域内主关键层扰动度归一化值的等级分布。本发明为定性描述区域内主关键层受煤层开采扰动影响的相对大小以及主关键层下沉量的变化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22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99843.4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后采矿废弃矿井地下水库梯度抽水储能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的新能源储能系统和采矿后废弃矿井地下空间、矿井水的二次利用系统。基于废弃矿井的具体开采情况,将不同标高采空区改建为具有相对高差的地下水库,充分利用废弃巷道充当连接通道,主要通道上部出地面与相应设备连接,下部通过各个联络巷连接地下水库,且同标高的地下水库存水量可进行相互补充。主要联络巷中设有水泵房和水电站进行抽水储能和放能,且可根据能量大小选择启动相应标高的水泵房和水电站。通过地面的中央控制室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特别地,该系统中富余的矿井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可供生活区使用,当系统缺水时,又可通过大气降水或部分可回收的生活用水进行补充。该系统在综合利用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和矿井水的基础上,解决了新能源的电力储能问题,为后采矿废弃矿井和即将退出产能的矿井,提供了转型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2879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99858.0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F03G3/00
Abstract: 一种后采矿废弃井筒矸石梯度重力储能系统,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的新能源储能系统和采矿后废弃矿井井筒、矸石的二次利用系统。基于废弃矿井的具体开拓情况,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充当储能通道,在主、副井之间建立不同标高的地下车场,并根据相应的高差和车场数设置罐笼个数,一边通道的罐笼个数等于地下车场的个数,且各罐笼间上升下降的高差始终相等。该系统包括废弃主、副井改建的储-放能通道,上部出地面与相应设备相连接,下部与各地下车场相连接,利用联络巷连接各个通道和车场;储能时,提升系统将低位车场中的矿车提升至上位车场;放能时,将上位车场的矿车下放至低位车场。通过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矿车矸石的装载量和罐笼间的传递量实现梯度重力储能和放能;此外,各个罐笼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减小钢丝绳意外断裂的能量冲击。该系统在综合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和矸石的基础上,解决了新能源的电力储能问题,为后采矿废弃矿井和即将退出产能的矿井,提供了转型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212177336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367628.6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F03G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采矿废弃井筒矸石梯度重力储能系统。基于废弃矿井的具体开拓情况,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充当储能通道,在通道之间建立不同标高的地下车场,并根据相应的高差和车场数设置罐笼个数。储能时,提升系统将低位车场中的矿车提升至上位车场;放能时,将上位车场的矿车下放至低位车场。通过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矿车矸石的装载量和罐笼间的传递量实现梯度重力储能和放能;此外,各个罐笼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减小钢丝绳意外断裂的能量冲击。该系统在综合利用废弃矿井井筒和矸石的基础上,解决了新能源的电力储能问题,为实现传统矿业向新能源储能转型提供了参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84169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21917453.7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护架和支护系统,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横梁和至少两个升降立柱,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并行设置,所述横梁设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每个所述升降立柱均与所述横梁相连并沿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可滑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护架和支护系统,在煤层的分层掘进中,可以自动进行升降支护,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在横梁下方的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巷道的宽度以及相关采煤设备的布置需要对升降立柱进行移动,支护效率高,能够提高掘进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