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遇水强度软化的光谱学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13632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55165.4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利用近红外光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岩石遇水强度软化的光谱学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制备的砂岩试样进行室内近红外光谱采集和单轴抗压强度实验,获得不同含水量岩石试样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分析岩石强度与近红外光谱特征谱段的峰高、峰面积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岩石强度与近红外光谱学特征间的关系;对得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建模样本筛选和数据增强,利用长短期记忆全卷积网络建立岩石遇水强度的预测模型。如此,从光谱学角度,建立软岩遇水软化机理的直接解释方法,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岩石强度方法,能够实现无损、实时、100%覆盖,可用于现场岩石遇水强度的测量。

    含水岩土非饱和-饱和状态转变的识别方法及其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9370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04702.7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水岩土非饱和-饱和状态转变的识别方法及其验证系统,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处于完全浸润状态下的含水岩土的红外辐射温度,获取不同时刻ti的热像图;计算并比较任意相邻时刻热像图之间的归一化信息NMI(ti,ti+1);当NMI(ti,ti+1)≠0时,表明ti与ti+1时刻的含水岩土中的液态水赋存状态有一定相似程度和关联度;当NMI(ti,ti+1)=0时,表明ti与ti+1时刻的含水岩土介质中的液态水吸附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由非饱和向完全饱和状态状态转变。本发明可应用到岩土工程现场进行无损、实时监测,可实时识别含水岩土介质非饱和-饱和状态的转变,也即,可实时识别含水岩土介质中自由水出现的时刻。

    一种判别岩石吸水过程中水分子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78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56146.3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判别岩石吸水过程中水分子状态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吸水试验过程中对预先获取的岩石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一维光谱数据;基于二维相关光谱计算原理,对一维光谱数据的光谱信号进行交叉相关性分析,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的二维相关光谱;其中,二维相关光谱包括:同步谱和异步谱;根据同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异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时水分子的存在状态。如此,为从微观角度揭示岩石遇水后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明显减小机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含水岩土非饱和-饱和状态转变的识别方法及其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9370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304702.7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含水岩土非饱和‑饱和状态转变的识别方法及其验证系统,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处于完全浸润状态下的含水岩土的红外辐射温度,获取不同时刻ti的热像图;计算并比较任意相邻时刻热像图之间的归一化信息NMI(ti,ti+1);当NMI(ti,ti+1)≠0时,表明ti与ti+1时刻的含水岩土中的液态水赋存状态有一定相似程度和关联度;当NMI(ti,ti+1)=0时,表明ti与ti+1时刻的含水岩土介质中的液态水吸附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由非饱和向完全饱和状态状态转变。本发明可应用到岩土工程现场进行无损、实时监测,可实时识别含水岩土介质非饱和‑饱和状态的转变,也即,可实时识别含水岩土介质中自由水出现的时刻。

    岩土介质中水分湿润锋的识别方法及其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4599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04660.7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土介质中水分湿润锋的识别方法及其验证系统,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以下公式:其中,T为温度,k为非饱和渗透系数,hc为最大毛细上升高度,hm为含水岩土中微控制体处的基质吸力水头,xyz为坐标;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含水岩土的红外辐射热像图,所述红外辐射热像图中满足的位置即为湿润锋所在位置。本发明推导了含水岩石的红外辐射温度与含水量的定量描述方程,然后基于该方程推导出水分湿润锋的识别公式,简单而且可以广泛应用。

    监控岩土介质水分运移状态的方法及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1792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65436.6

    申请日:2017-11-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地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监控岩土介质水分运移状态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依次获取含水岩土介质在自初始时刻开始的多个时刻的红外辐射热像图,根据多个时刻的红外辐射热像图相对于初始时刻的红外辐射热像图的像素灰度值的差值确定多个时刻的熵值;比较任意两个时刻的红外辐射热像图的熵值;当两个熵值相等时,判断岩土介质中的水分处于稳态平衡状态;当两个熵值不相等时,判断岩土介质中的水分处于动态运移状态。本方法可以实时监控岩土介质中的水分运移状态,并可以据此对土木工程灾变或文物病害进行评估及预判。

    用于制备水煤浆的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5023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66742.X

    申请日:2016-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1/32 C10L2290/28 C10L2290/54 C10L2290/5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水煤浆的系统,包括水射流粉碎系统、分级系统及浮选系统。水射流粉碎系统包括水射流粉碎机,其包括混合室、准直管及粉碎室,来自水泵系统的高压水转化为高速射流并与来自加料系统的原料煤在混合室中混合后进入准直管,并在准直管中加速,接着与粉碎室内的靶物碰撞使得原料煤粉碎形成水煤混合物。分级系统与粉碎室的出料口连通,以接收来自水射流粉碎机的水煤混合物,并对其离心处理,使水煤混合物中的颗粒分级,形成粗颗粒和细颗粒,粗颗粒处于分级系统的底流口,与水混合的细颗粒物形成细煤泥处于分级系统的溢流口。浮选系统接收细煤泥,并将细煤泥中疏水性较强的煤颗粒与亲水性较强的煤颗粒分离。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9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0104.1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混凝土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绘制不同氯离子含量对应的近红外光谱曲线;基于近红外光谱曲线确定氯离子的近红外光谱特征谱段;在近红外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内,对近红外光谱曲线进行几何特征参数的提取,得到初始特征变量;对初始特征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近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最优特征变量组;基于不同氯离子含量与最优特征变量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测量,由此实现对氯离子含量微小含量变化进行建模,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