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脑卒中患者上肢训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03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310362.5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脑机接口的脑卒中患者上肢训练装置公开了一种能够根据患者的状态通过训练转盘的转动带动患者上肢进行不同程度的抬举和侧展训练,并能够对患者手臂进行振动按摩的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支撑组件,设置在调节支撑组件上的训练转盘,设置在调节转盘上的固定套管,和固定套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以及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按摩组件,所述固定按摩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和固定套管配合和训练转盘连接,所述调节支撑组件带动训练转盘转动,所述训练转盘通过固定按摩组件带动患者上肢进行抬举和侧展训练,所述固定按摩组件对患者上肢进行按摩。

    一种具有自牵引功能的航空发动机连续体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9910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7885.3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牵引功能的航空发动机连续体检测机器人,主要包括执行机构,牵引机构,进给机构和控制机构。执行机构由主动段和被动段组成,配合牵引绳实现弯曲方向和弯曲量的控制;牵引机构主要通过气囊与周围环境的挤压提供着力点,通过电感绕组的作用实现牵引运动;进给机构通过进给电机驱动柔性管,实现被动段的进给运动;控制机构是通过丝杠和撑线滑轮组,实现主动段的控制。当本机器人在狭小环境中锁死时,不仅可以配合牵引绳实现执行机构弯曲方向和弯曲量的控制,还能通过牵引机构与环境的限位配合使得执行机构获得腾挪的发力点,将自身从卡死状态中牵引释放出来,实现无需其他设施配合自脱困的技术效果。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喷浆用空气循环过滤机

    公开(公告)号:CN117900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7587.2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喷浆用空气循环过滤机,包括底板、抽风机和用于滤除灰尘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有与所述抽风机连通的抽风管道,所述抽风管道靠近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气体流量检测器,所述抽风管道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抽风机内设有刮除组件。本发明通过减速电机工作带动传动齿轮与外齿圈配合传动转动架,转动架转动使需要清理的静电板移动至盖体与出料管之间,活塞板往复移动首先通过进气管抽取空气进入缸体内,再通过出气管排出冲击静电板上的灰尘,使灰尘得到清理并被空气冲击流动经出料管进入收集袋内,为此不需工人对静电板上吸附的灰尘进行拆卸清理,能够降低劳动量的同时提高过滤效率。

    一种井下远距离巷道喷浆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5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61070.5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下巷道喷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井下远距离巷道喷浆装置,包括有:喷浆设备底座;喷浆箱,其设置于喷浆设备底座的上方;搅拌机构,其设置于喷浆箱的内部;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设置于喷浆箱内部的搅拌柱,通过搅拌柱对材料进行搅拌。本发明通过电机一产生动力带动传动杆进行旋转,传动杆旋转时带动搅拌柱在喷浆箱的内部对物料进行搅拌,之后通过气泵把气体传输到传气通道内,再通过传气通道把气体运输到空气通道的内部,当空气通道内部的压强足够大时,气体从喷头喷出和物料混合,与传统装置相比,此装置不仅可以对沉淀的物料进行搅拌,防止沉淀堵塞喷枪,还可以通过喷头往物料中增加气体,增加其粘性,提高喷浆效率。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湿式混凝土喷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118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340959.5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巷道喷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湿式混凝土喷浆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人工喷浆影响效率,多人进行喷浆会使巷道表面参差不齐并影响巷道的稳固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湿式混凝土喷浆装置,包括有喷浆壳体等;移动组上方设有喷浆壳体,喷浆壳体一端为喷浆口且设有喷浆头,喷浆头分为转动体和喷体两部分,转动体和喷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喷浆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摆动组件,喷浆头表面设有摆动组件。本发明安装有摆动组件,摆动组件实现了自动化对巷道表面进行喷浆作业,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基于机器学习的脑电信号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79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99754.X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述基于机器学习的脑电信号识别方法,通过构建包括多个脑电信号的样本数据,提取出样本数据中各个脑电信号的α波节律,训练深度学习框架,得到初始模型,将目标脑电信号的α波节律输入所述初始模型进行再训练,得到脑电信号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样本数据中各个脑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将数据集划分为第一基准区间、第二基准区间、第三基准区间和第四基准区间。获取待测脑电信号,提取待测脑电信号的特征参数,得到待测参数,识别待测参数所处的基准区间,以依据待测参数所处的基准区间对相应待测脑电信号所表征的用户状态进行检测,所识别的基准区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所检测的用户状态的准确性。

    管道机器人双缆驱动转向机构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3969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361544.0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机器人双缆驱动转向机构及控制方法,包括前机体组件,推进组件、后机体组件和缆控组件,推进组件连接在前机体组件和后机体组件之间,缆控组件连接在后机体组件的后端;前机体组件包括弹性支撑轮腿、伸缩转向轮腿以及机壳;弹性支撑轮腿包括支撑轮、弹簧、滑套;支撑轮通过弹簧与滑套作弹性滑动连接;伸缩转向轮腿包括左压轮和右压轮、双推杆气缸;左压轮和右压轮分别与双推杆气缸的两端输出轴连接并可自由转动;上述机构及控制方法基于缆绳控制和伸缩机构协调作用,机器人本体无需携带转向电机,实现机器人本体结构的轻量化以及在管内的零曲率半径转向,提高对管道结构的适应性。

    一种采煤机绝对位姿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838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0396723.1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机绝对位姿检测方法,在回采工作面时,对主要由采煤机、刮板机和液压支架构成的三机配套开采装备中的采煤机的绝对位姿进行检测;该方法通过捷联惯导模块进行航位推算位姿检测,通过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和智能全站仪进行激光位姿检测,然后通过最优估计算法对两种位姿检测结果进行异步融合,得到精确的采煤机的绝对位姿。本发明使用卡尔曼滤波等最优估计算法对两种导航信息进行异步融合,得到更加精确的采煤机绝对位姿参数,精度高、可靠性好,为实现采煤机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提供条件。

    基于多模态脑机接口的织物触觉质感定量评价与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67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608519.2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多模态脑机接口的织物触觉质感定量评价与识别系统,涉及织物评价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脑电采集帽、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试样台、处理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多模态脑机接口的织物触觉质感定量评价与识别系统,可实现实时采集人体触摸织物时的触觉质感脑电信号和血氧浓度,并通过处理模块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和获得大脑激活程度,二者结合,实现对织物舒适度、光滑感等触觉质感的定量评价,并通过与不同织物具有的脑电特征参数比较归类,完成对织物的识别;该评价与识别系统可反映出人体大脑的真实触感反映,客观的实现人对织物触觉质感的定量评价,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减少了处理通道的数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