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70694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0810105651.1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V2O5计钒的掺入量为0.5~20%,以Al2O3计铝的掺入量为0.1~30%,以TiO2计钛的掺入量为0.1~30%,余量为氧化硅,各成分总重量为100%;首先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到酸性水溶液中,溶解温度为25~95℃;待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将硅源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酸性水溶液混合水解得到溶胶;然后在30~80℃下使溶胶固化为湿凝胶;得到的湿凝胶在30~200℃下继续老化1~10天;老化完成的湿凝胶在50~120℃下干燥1~7天;干燥完成的干凝胶在300~800℃下焙烧1~20小时得到介孔降硫材料;具有较高的石油烃类裂化活性和明显的脱硫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70694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810105651.1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降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V2O5计钒的掺入量为0.5~20%,以Al2O3计铝的掺入量为0.1~30%,以TiO2计钛的掺入量为0.1~30%,余量为氧化硅,各成分总重量为100%;首先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到酸性水溶液中,溶解温度为25~95℃;待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将硅源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酸性水溶液混合水解得到溶胶;然后在30~80℃下使溶胶固化为湿凝胶;得到的湿凝胶在30~200℃下继续老化1~10天;老化完成的湿凝胶在50~120℃下干燥1~7天;干燥完成的干凝胶在300~800℃下焙烧1~20小时得到介孔降硫材料;具有较高的石油烃类裂化活性和明显的脱硫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2709.9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8/22 , G06F18/10 , G06F18/2433 , G06N3/08 , E21B43/26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工程分析技术领域,是一种压裂工程风险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压裂施工实时数据对压裂工程风险进行预警,包括结合工况识别模型对压裂施工数据进行工况识别;结合预警参数提取模型对压裂施工数据进行风险预警;基于压裂施工实时数据确定相关压力预测,判断井底裂缝延伸状态。本发明利用历史压裂施工数据,并进行清洗及滤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利用历史压裂施工数据对DTW算法的神经网络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工况识别模型和预警参数提取模型,基于工况识别模型和预警参数提取模型对压裂施工实时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实现对于工况的自动标注,简单有效的识别关键事件,大幅提升压裂决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80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159455.9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力压裂室内物理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水平井加砂压裂套管孔眼冲蚀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压裂液输送系统、加砂混砂系统、冲蚀测试系统、循环回收系统及监测控制系统;压裂液输送系统包括蓄液池、液体涡轮流量计和柱塞泵;加砂混砂系统包括加砂系统和混砂搅拌系统;冲蚀测试系统包括模拟地层裂缝、套管短节、恒压溢流阀和若干冲蚀实验短节;循环回收系统包括分离器、支撑剂回收罐和压裂液循环管线;监测控制系统包括PC终端、流量控制器、含砂浓度控制器和相控超声探测器。本发明通过对模拟工况下压裂过程中套管孔眼的冲蚀进行测试,为压裂工艺、暂堵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提高压裂效果,降低油层套管损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77831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410806532.4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广勤 , 钱锦华 , 王福善 , 焦宏宇 , 刘秀兰 , 丁乃秀 , 胡开放 , 刘志琴 , 王春磊 , 徐海燕 , 王兴刚 , 彭仁苹 , 赵小龙 , 王瑜 , 张新 , 张耀亨 , 刘栓祥 , 齐永新 , 徐惠俭 , 柏海见 , 杨成洁
IPC: C08L23/28 , C08L57/02 , C08L9/00 , C08K13/02 , C08K5/09 , C08K3/04 , C08K3/36 , C08K5/01 , C08K3/06 , B60C1/00
Abstract: 一种溴化丁基橡胶内胎气密层加工配方:BIIR:100重量份,硬脂酸:1‑1.5重量份,N550:12~20重量份,白炭黑:33~60重量份,DM:1‑2重量份,异丁烯‑异戊二烯低聚物:2‑10重量份,环烷油:2‑15重量份,氧化锌:1‑5重量份,硫磺:0.5‑1.5重量份,SP1068:1‑8.0重量份,碳五石油树脂:1.5‑12重量份。同时提供一种溴化丁基橡胶内胎气密层加工配方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密炼机中,初始温度为80℃,将溴化丁基塑炼90秒后,加入硬脂酸、再加入占炭黑总量1/2的炭黑,混炼1分钟后依次加入剩余炭黑、环烷油、SP1068、碳五石油树脂、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温度升到115℃时排胶。开炼机先用天然胶洗车预热,一段混炼胶在开炼机上翻料,加ZnO、S、DM,混炼均匀后,薄通下片后冷却停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57765.9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窜现象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汽窜现象识别请求;响应于汽窜现象识别请求,获取目标邻近井的目标井数据;将目标注汽数据与目标井数据输入至目标识别模型中,得到目标邻近井中是否发生汽窜现象的目标识别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给注汽井中注汽时,对相邻井中是否发生汽窜现象的识别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87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410743776.2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广勤 , 王福善 , 张耀亨 , 刘秀兰 , 焦宏宇 , 胡开放 , 刘志琴 , 王兴刚 , 彭仁苹 , 王春磊 , 徐海燕 , 何春 , 武冠英 , 徐惠俭 , 李彤霞 , 崔嘉敏 , 张新
IPC: C08F210/12 , C08F4/685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橡胶合成技术领域,为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丁基橡胶合成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溶剂为卤代烷烃与碳四至碳十饱和烷烃混合形成的溶剂,其中卤代烷烃含量的体积比为1%~55%;使用的主催化剂的组成为R‑Al‑Cl2:R2‑Al‑Cl1:三卤氧钒,催化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在所配制的主催化剂中再加入苯并芘和/或亚硝胺类化合物,形成助引发剂;主引发剂为R‑Al‑Cl2和R2‑Al‑Cl1。本发明的优点:催化体系为均相体系,便于加料;通过加入微量水,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引发体系;该方法能够解决丁基橡胶的分子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所得丁基橡胶的数均绝对分子量为2千~55万,分子量分布为1.1~2.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21094.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流阀扶正套和阀座的取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拉杆,拉杆用于将激发底座放置在扶正套腔室中或者阀座的底部,挂钩销将扶正套或者阀座挂住之后,通过拉杆将挂钩销、激发底座和待取出的部件从单流阀阀体内拉出。拉杆上套设有激发底座,激发底座上设有引导斜面,拉杆的周向布置有若干挂钩销,挂钩销上设有悬挂台阶和能够与引导斜面贴合的导向面,引导斜面配合导向面能够实现挂钩销的径向运动,另外,激发底座能对挂钩销施加轴向力。本发明能快速便捷的取出单流阀的扶正套和阀座,提高了检维修的效率。对于不同型号的单流阀阀体,只需要更换不同的挂钩销即可,通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55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260231.0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压力监测装置无法使用户实时观测到压力数据的变化情况,且在高压水井中作业时具有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水井压降监测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压力传感器,在由前盖、壳体、后盖组成的腔体的内部设置显示屏,在腔体的开口端设置防爆屏,并,在压力传感器与高压水井相连的一端设置高压密封圈,从而,用户透过防爆屏能够实时观测到由压力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压力数据,并且,防爆屏和高压密封圈还能够保证高压水井压降监测装置作业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87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43776.2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广勤 , 王福善 , 张耀亨 , 刘秀兰 , 焦宏宇 , 胡开放 , 刘志琴 , 王兴刚 , 彭仁苹 , 王春磊 , 徐海燕 , 何春 , 武冠英 , 徐惠俭 , 李彤霞 , 崔嘉敏 , 张新
IPC: C08F210/12 , C08F4/685 , C08F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橡胶合成技术领域,为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丁基橡胶合成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溶剂为卤代烷烃与碳四至碳十饱和烷烃混合形成的溶剂,其中卤代烷烃含量的体积比为1%~55%;使用的主催化剂的组成为R-Al-Cl2:R2-Al-Cl1:三卤氧钒,催化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在所配制的主催化剂中再加入苯并芘和/或亚硝胺类化合物,形成助引发剂;主引发剂为R-Al-Cl2和R2-Al-Cl1。本发明的优点:催化体系为均相体系,便于加料;通过加入微量水,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引发体系;该方法能够解决丁基橡胶的分子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所得丁基橡胶的数均绝对分子量为2千~55万,分子量分布为1.1~2.0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