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0241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705312.6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地层藻白云岩的定量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层的测井数据和藻白云岩的岩心资料;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测井数据;基于处理后的测井数据,构建识别参数;基于所述藻白云岩的岩心资料和所述识别参数,确定藻白云岩的识别截止值;根据所述藻白云岩的识别截止值,对其他非取心井目标地层的藻白云岩进行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微生物碳酸岩岩地层,没有任何地质情况和应用限制,操作简单,岩性识别的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652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141613.6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露头指导钻井储层评价的方法与系统,属于石油地质领域的沉积储层研究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测量露头,对地质进行描述,然后采集岩石样品;对岩石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测量,并基于测量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露头与钻井储层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钻井储层进行评价。本发明解决了野外露头储层与钻井储层缺乏可对比依据的问题,以岩石硬度为纽带,建立了露头和钻井储层对比关系,实现了露头储层认识有效指导钻井储层评价;本发明的露头研究明确了地层的沉积序列,储层的岩相、孔隙类型、孔隙度、厚度及成因,通过该发明建立起了露头和钻井的储层对比关系,为在无岩芯或少岩芯情况下的钻井储层识别和评价提供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4610.6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 G01N21/84 , G01N15/08 , G01N23/20 , G01N23/207 , G01N23/2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结构演变路径的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制作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样品,对岩石样品开展系统分析;确定实验样品的成岩流体;将实验样品放置于多阶段连续装置中,注入流体,模拟碳酸盐岩储层孔喉演变过程的不同实验温度和压力,直至达到预定的反应时间,实时测试岩石渗透率数据,定期收集反应溶液;对实验后的岩石样品进行CT扫描获取岩石孔喉结构特征,获取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利用岩石渗透率数据建立实验过程中岩石渗透率演化特征,对反应溶液中离子组分进行分析与测定,依据上述分析结果建立碳酸盐岩储层孔喉结构演变图版。本发明可定量、直观、准确识别碳酸盐岩孔喉结构演变的过程与主控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94022.X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矿物碳氧稳定同位素变迁的示踪方法,包括:对样品A和样品B分别进行显微镜观察,对样品A和样品B中同期结构组分碳酸盐成岩矿物进行配对;对样品A进行激光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对样品B进行激光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建立样品埋藏史曲线,之后以U‑Pb同位素年龄为横坐标,将各期碳酸盐胶结物投影到样品的构造‑埋藏史曲线上,建立目的层系随地质时间的迁移和埋藏深度的变化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完成碳酸盐矿物碳氧稳定同位素年代的示踪。通过对赋予碳酸盐成岩产物绝对年龄的约束,建立绝对年龄坐标系下更为精准的成岩序列,实现了绝对年龄坐标系下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年代学示踪。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39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42950.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烃源岩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对岩心进行有机碳含量测试,得到岩心有机碳含量;根据岩心扫描得到的伽马曲线和测井获得的伽马曲线,开展岩心深度校正,使得岩心深度与测井深度一致;根据岩心有机碳含量和校正后的岩心对应深度测井参数,确定有机碳含量评价的测井敏感参数;根据测井敏感参数,建立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模型;根据岩心、野外露头、单井测井曲线、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模型,建立烃源岩待评价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的地质模型约束下,开展叠后分频反演,评价烃源岩分布。本发明为后续有利勘探区带优选和是否能作为页岩气开发提供重要判断依据,适用复杂地层的烃源岩精细评价研究且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34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615928.4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及其装置。该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是在获取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相关参数的基础上,基于一种新型胶结指数计算公式获取高精度胶结指数m,然后根据得到的胶结指数m通过阿尔奇公式计算碳酸盐岩的含水饱和度。该新型胶结指数计算公式不仅考虑了孔、洞、缝各部分对储层电性特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裂缝部分对电性的影响,尤其是裂缝倾角的变化。因此,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全面的反映碳酸盐岩储层中复杂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从而使得利用该方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57834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15928.4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及其装置。该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是在获取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相关参数的基础上,基于一种新型胶结指数计算公式获取高精度胶结指数m,然后根据得到的胶结指数m通过阿尔奇公式计算碳酸盐岩的含水饱和度。该新型胶结指数计算公式不仅考虑了孔、洞、缝各部分对储层电性特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映裂缝部分对电性的影响,尤其是裂缝倾角的变化。因此,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碳酸盐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全面的反映碳酸盐岩储层中复杂的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从而使得利用该方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356765.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确定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生烃强度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发育烃源岩的层段的原始测井曲线;获取不同深度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生成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曲线;将获取的原始测井曲线与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曲线进行多元回归分析,选出目标测井曲线;建立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拟合公式;构建烃源岩生烃量拟合公式;利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拟合公式、烃源岩生烃量拟合公式、测井数据间隔、与不同深度的烃源岩样品对应的烃源岩密度,得到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生烃强度计算公式。本发明无需大量采集岩心样品,减少了岩心取样及分析测试成本;修正后的计算公式利用了累加的方法,避免了参数在选取平均数时造成的人为干扰,增加了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377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99637.6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岩石硬度的岩心归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待归位岩心顶底界以及预设岩心硬度测量间距,并依据所述待归位岩心顶底界以及预设岩心硬度测量间距确定岩心硬度测量点;采用硬度测量设备在所述岩心硬度测量点处进行硬度测量,并依据岩心硬度平均值建立岩心硬度曲线;依据所述岩心硬度曲线以及预先获取的测井曲线确定目标特征点的深度误差,并依据所述目标特征点的深度误差将待归位岩心进行归位。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岩石硬度的岩心对比归位方法,实现了岩心快速且准确地归位,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研究成本,为快速、准确地完成钻井地质评价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3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0742950.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烃源岩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对岩心进行有机碳含量测试,得到岩心有机碳含量;根据岩心扫描得到的伽马曲线和测井获得的伽马曲线,开展岩心深度校正,使得岩心深度与测井深度一致;根据岩心有机碳含量和校正后的岩心对应深度测井参数,确定有机碳含量评价的测井敏感参数;根据测井敏感参数,建立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模型;根据岩心、野外露头、单井测井曲线、有机碳含量的计算模型,建立烃源岩待评价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的地质模型约束下,开展叠后分频反演,评价烃源岩分布。本发明为后续有利勘探区带优选和是否能作为页岩气开发提供重要判断依据,适用复杂地层的烃源岩精细评价研究且操作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