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39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617421.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水水下采油树防拖网框架结构,包括下棱台框架、上棱台框架和固定结构;下棱台框架包括分布于四角的四个斜向下支撑腿,连接在四个斜向下支撑腿的底端的环形防沉板基础,固定连接在四个斜向下支撑腿顶端的中间环形平台,以及构成下棱台框架的四侧面的四个网状护栏;上棱台框架包括分布于中间环形平台的四角的四个斜向上支撑腿,顺次连接在四个斜向上支撑腿之间的四个镂空侧板,以及固定连接在四个上支撑腿的顶端以及四个镂空侧板的上缘的上平台,固定结构设置在下棱台框架的底部;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保护水下采油树不受渔网拖挂的影响,持续工作,保证整个生产系统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17421.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水水下采油树防拖网框架结构,包括下棱台框架、上棱台框架和固定结构;下棱台框架包括分布于四角的四个斜向下支撑腿,连接在四个斜向下支撑腿的底端的环形防沉板基础,固定连接在四个斜向下支撑腿顶端的中间环形平台,以及构成下棱台框架的四侧面的四个网状护栏;上棱台框架包括分布于中间环形平台的四角的四个斜向上支撑腿,顺次连接在四个斜向上支撑腿之间的四个镂空侧板,以及固定连接在四个上支撑腿的顶端以及四个镂空侧板的上缘的上平台,固定结构设置在下棱台框架的底部;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保护水下采油树不受渔网拖挂的影响,持续工作,保证整个生产系统的平稳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56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27267.0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莹莹 , 赵宏林 , 李楠 , 段梦兰 , 朱霄霄 , 杨超 , 郭鑫 , 林方坚 , 徐宁 , 安晨 , 李昱奇 , 陈志煌 , 单荐 , 王宝富 , 罗文涛 , 杨钟山 , 闫晴 , 陈幸 , 汪聪 , 祝鸿山 , 乔婷婷
IPC: E21B43/01 , E21B4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水下悬浮管汇的浮筒装置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装置机构包括四个浮筒,每个浮筒内部设置有多个浮筒层,每个浮筒层的外壁设置有单独的气阀和水阀,且每个浮筒的外部配置有一根进气管,每个浮筒层通过气阀与进气管相连通,四个浮筒的进气管的进气端向上汇集形成一根进气总管。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水下悬浮管汇的浮筒装置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大幅度降低了水下悬浮管汇的下放安装、维修和回收等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水下悬浮管汇悬浮系统海洋环境下工作区域变化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84941.7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应用于日井喷流量气田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海上气田发生井喷处的资料收集;b水下应急封井装置的模型简化;c创建流体域;d抑制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对流体域进行网格划分,分别定义全局网格尺寸、全局体网格尺寸以及全局棱柱网格参数;e建立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得到井喷速度对应的上托力;f改变井喷速度,重复步骤e并开展多组仿真,得到不同井喷速度对应的井喷流体上托力;g利用线性插值法对步骤f所得到的不同井喷速度对应的井喷流体上托力进行插值,得到井喷速度与井喷流体上托力关系曲线;h基于装置的湿重确定其应用范围。本发明方法为现场施工降本增效提高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5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684941.7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应用于日井喷流量气田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海上气田发生井喷处的资料收集;b水下应急封井装置的模型简化;c创建流体域;d抑制水下应急封井装置,对流体域进行网格划分,分别定义全局网格尺寸、全局体网格尺寸以及全局棱柱网格参数;e建立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得到井喷速度对应的上托力;f改变井喷速度,重复步骤e并开展多组仿真,得到不同井喷速度对应的井喷流体上托力;g利用线性插值法对步骤f所得到的不同井喷速度对应的井喷流体上托力进行插值,得到井喷速度与井喷流体上托力关系曲线;h基于装置的湿重确定其应用范围。本发明方法为现场施工降本增效提高可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