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纳米孔内气体流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7474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8530.X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页岩纳米孔内气体流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纳米孔的物理属性数据;根据预设的有效分子自由程模型和物理属性数据,确定目标页岩纳米孔内的有效分子自由程,其中,预设的有效分子自由程模型是根据页岩孔隙壁面对气体分子自由运动路径的几何截断作用以及页岩孔隙壁面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分子自由运动路径的影响建立的;根据预设的通道内单位宽度气体质量流量模型和有效分子自由程,确定目标页岩纳米孔内的气体质量流量,其中,预设的通道内单位宽度气体质量流量模型是根据预设的有效分子自由程模型建立的。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页岩纳米孔的气体流量的计算准确度,为页岩气藏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确定页岩有机质和无机质分布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842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43857.X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确定页岩有机质和无机质分布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粘土样品在第一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和在第二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计算在第二含水率下目标粘土样品中孔隙的含水饱和度散点图;根据页岩样品在第一含水率和第二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目标粘土样品在第一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目标粘土样品中孔隙的含水饱和度散点图,计算在第一含水率下页岩样品中无机质的孔径分布曲线;根据页岩样品在第一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在第一含水率下页岩样品中无机质的孔径分布曲线,计算得到在第一含水率下页岩样品中有机质的孔径分布曲线。本方案能够区分出页岩样品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孔径分布曲线。

    一种确定页岩孔径分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3741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289460.6

    申请日:2020-04-1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页岩孔径分布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液氮等温吸附实验,获得待测页岩样品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基于纳米孔隙中流体临界温度变化信息以及弯液面曲率对纳米孔表面张力的影响信息,建立纳米孔液氮表面张力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纳米孔液氮表面张力计算模型对Kelvin方程进行修正,获得不同相对压力下对应的临界凝聚孔径;根据所述不同相对压力下对应的临界凝聚孔径和所述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确定所述待测页岩样品的孔径分布信息。利用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得到更准确的页岩孔径分布,从而有利于科学合理的评价实际页岩的孔隙分布特征。

    一种毛细管渗吸距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538884.6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细管渗吸距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毛细管内油水两相的渗吸方程;在所述渗吸方程中,惯性力等于动力与阻力的合力;所述惯性力为油水两相的惯性力,所述动力包括:基于静态接触角的静态毛管力,所述阻力包括:基于动态接触角影响的三相接触线的摩擦力,油水两相的粘性力,油水两相的重力和净水压差的合力;根据所述渗吸方程确定惯性效应、粘性效应、动态接触角效应和重力效应并将渗吸过程划分为以下阶段:纯惯性期、惯性‑粘性期、纯粘性期、粘性‑重力期和纯重力期并分别任一阶段的渗吸距离。上述方法考虑了动态接触角和惯性效应的影响,建立了毛细管‑油‑水两相渗吸距离的计算方法,为渗吸采油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确定页岩有机质和无机质分布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842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843857.X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确定页岩有机质和无机质分布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粘土样品在第一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和在第二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计算在第二含水率下目标粘土样品中孔隙的含水饱和度散点图;根据页岩样品在第一含水率和第二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目标粘土样品在第一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目标粘土样品中孔隙的含水饱和度散点图,计算在第一含水率下页岩样品中无机质的孔径分布曲线;根据页岩样品在第一含水率下的孔径分布曲线、在第一含水率下页岩样品中无机质的孔径分布曲线,计算得到在第一含水率下页岩样品中有机质的孔径分布曲线。本方案能够区分出页岩样品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孔径分布曲线。

    页岩纳米孔内气体流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7474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098530.X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页岩纳米孔内气体流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纳米孔的物理属性数据;根据预设的有效分子自由程模型和物理属性数据,确定目标页岩纳米孔内的有效分子自由程,其中,预设的有效分子自由程模型是根据页岩孔隙壁面对气体分子自由运动路径的几何截断作用以及页岩孔隙壁面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分子自由运动路径的影响建立的;根据预设的通道内单位宽度气体质量流量模型和有效分子自由程,确定目标页岩纳米孔内的气体质量流量,其中,预设的通道内单位宽度气体质量流量模型是根据预设的有效分子自由程模型建立的。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页岩纳米孔的气体流量的计算准确度,为页岩气藏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气水同注的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方法及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092819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610395003.9

    申请日:2016-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水同注的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方法及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甲烷储罐(1)、水蒸汽发生器(2)、第一容器R1(3)、第二容器R2(4)、第三容器R3(5)和填充实验煤样的第四容器R4(6);其中第一容器R1通过管路、以及管路另一端的第一气体入口(7)可控的与外界连通,第二容器R2通过管路、以及管路另一端的第二气体入口(8)可控的与外界连通,第一容器R1、第二容器R2分别可控地通过管路与第三容器R3连通,第三容器R3可控地通过管路与第四容器R4连通;其中水蒸汽发生器可与所述第二气体入口连通以与第二容器R2连通,甲烷储罐可通过第一气体入口连通以与第一容器R1连通。

    一种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833838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10387462.2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为:将氯化铁、氢氧化钠和水合肼反应先制备得到纳米零价铁,然后以纳米零价铁为中心核,再外围包覆SiO2并连接C60,制备得到磁性纳米材料Fe@SiO2@C60。该磁性纳米材料Fe@SiO2@C60能快速有效的去除水环境中的酚类物质,在酸性低浓度腐殖酸的条件下,该磁性纳米材料Fe@SiO2@C60对双酚A、辛基酚和壬基酚等酚类污染物吸收效果最好,采用磁分离技术,比传统吸附剂更易于快速分离,可将该磁性纳米材料Fe@SiO2@C60应用于处理污水中的酚类物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