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2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11310.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煤灰基人造轻质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钢渣进行磁选、研磨和筛分,制得钢渣粉、将上述钢渣粉、脱硫煤灰、硫酸钠和水按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通过团球造粒工艺制得人造骨料料坯、将料坯置于空气养护袋中进行空气养护,得到初步成型的人造骨料、对人造骨料进行干燥、最后进行矿化养护,得到脱硫煤灰基人造轻质骨料。该脱硫煤灰基人造轻质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降低了对成本高昂的矿化反应原料的依赖,为脱硫煤灰和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本发明制备的脱硫灰基人造骨料单颗强度≥2.5MPa、吸水率小于20%,适用于道路工程以及矿井充填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50139.X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吸附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1)先将醋酸纤维素加入到第一溶剂中,再加入第二溶剂进行加热,然后引入模具进行固化,得到固化产物;(2)用第三溶剂洗涤所述固化产物,得到整型产物;(3)将整型产物浸没在硅源中,取出后先在氨气气氛下进行水解,然后再进行煅烧,得到二氧化硅骨架;(4)将氨化试剂负载在二氧化硅骨架上,得到二氧化碳吸附剂。本发明中提供的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可兼具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CO2吸附量高,且循环性能稳定,不易粉末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02040.6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干法脱硫渣直接矿化CO2生产湿法脱硫原料的方法。该方法将半干法脱硫工艺得到的脱硫渣和水按照一定液固比配置成脱硫渣浆液,模拟工业烟气的CO2‑N2混合气体以鼓泡的形式通入脱硫渣浆液,在恒温体系中矿化反应一段时间后,采用离心方法进行液固分离,对固相进行烘干得到富含碳酸钙的固相产品。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半干法脱硫工艺中脱硫渣含钙成分的有效利用和工业烟气中CO2的固定,而且能得到应用于湿法脱硫工艺的产品原料,具有一定循环经济价值与环保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7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44856.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C04B26/04 , E21B33/13 , E21B33/138 , C04B4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基固废复合胶凝材料的油井封窜堵漏工艺,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回填技术领域。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复合胶凝材料制备系统;S2:制浆系统;S3:取气系统;S4:CO2矿化系统;S5:注浆封堵系统。本发明工艺通过将CO2减排、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油井封堵的需求相结合,利用煤基固废的矿化活性和高分子凝胶材料的胶凝活性,制备得到煤基固废复合胶凝材料浆液,进而对油田井下开采区域的裂缝、空隙进行有效封堵,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油井中原油的采收率,有效降低井下油气资源通过孔隙、裂缝的泄漏风险,而且为煤电行业的废物减排和循环利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0475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167407.7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微粉绿色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建材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初步粉碎并过筛并进行球磨处理,再在其表面加水并混合均匀,再依次进行矿化处理、第二次球磨处理、筛分及干燥后,得到表观固碳能力强且活性较高的再生微粉绿色掺合料。本发明还包括再生微粉绿色掺合料及其在制备混凝土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再生微粉绿色掺合料在不牺牲抗压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高比例替代水泥熟料,还能显著提升水泥的早期强度和工作性能,不仅实现了废弃混凝土粉末中活性钙镁组分的充分利用,还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固定封存、水泥的深度脱碳及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9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2713.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矿化反应釜及反应方法,属于碳封存技术领域。二氧化碳矿化反应釜包括矿化反应釜主体,矿化反应釜主体为卧式圆柱形结构,两端开口设置;矿化反应釜主体内滑动设置有反应釜养护段,反应釜养护段包括固废基建材装填容器,固废基建材装填容器的四周外壁上均沿矿化反应釜主体的中轴线方向倾斜设置有多块气体挡板,且矿化反应釜主体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气口和两个出气口,多个进气口均位于矿化反应釜主体的顶部;两个出气口位于矿化反应釜主体的顶部或两侧。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二氧化碳矿化反应釜进行矿化反应的方法。本发明的二氧化碳矿化反应釜操作简单,可提高反应过程中烟气分布性能并延长其停留时间,强化矿化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18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342562.X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H3‑SCR低温抗硫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化工催化剂技术领域,该NH3‑SCR低温抗硫脱硝催化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铬3~10份、钒3~8份和钼3~8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铬源、钒源和钼源的混合溶液;然后将二氧化钛加入混合溶液中,搅拌至粘稠再依次真空旋蒸、煅烧和研磨,即得NH3‑SCR低温抗硫脱硝催化剂。本发明创新性地引入铬这一过渡元素,采用最简单的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所制备出的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好、耐硫性好,有效解决了低温环境中硫酸氢铵的沉积毒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18802.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CO2捕集过程吸附热的热电转化器件,包括:转换小单元,转换小单元包括固体胺吸附膜、热电转换材料、绝缘载体;绝缘载体呈W型设置,固体胺吸附膜通过PVDF粘连于绝缘载体的内侧,热电转换材料也通过PVDF粘连于绝缘载体的外侧,绝缘载体的两侧均用隔板密封,绝缘载体与两侧的隔板之间形成烟气传质通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收CO2捕集过程吸附热的热电转化器件,通过多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操作条件温和(常温常压),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易控;能够实现回收CO2吸附过程中的低品位热量,并通过近室温热电转换材料直接转化为电能,减少能耗,方便后续的输出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749737.8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胺萃取耦合CO2矿化分离钙化焙烧酸浸液中钒和/或锰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离钙化焙烧酸浸液中钒和/或锰的组合物,它是由以下体积份的成分组成的:有机胺20‑50份、稀释剂50‑80份。利用该组合物分离钙化焙烧酸浸液中钒和/或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组合物和酸浸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向所述混合液中通入CO2,反应后分离沉淀,得到碳酸锰产品;分离有机相,得到含钒萃取液。本发明实现了钙化焙烧提钒酸浸液中钒锰的分离,具有工艺更简单、试剂用量更少和生产成本更低的优势,且钒锰的分离效果好,应用前景很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71381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010788.0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B01J23/66 , B01J37/10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 NWs@BaTiO3芯鞘复合压电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表面鞘为压电材料钛酸钡BaTiO3,芯为银纳米线Ag NWs。制备方法,(1)通过溶剂热还原法合成高纯银纳米线Ag NWs;(2)通过水热法合成Ag NWs@TiO2芯鞘材料;(3)再次通过水热法合成Ag NWs@BaTiO3芯鞘复合压电光催化材料。作为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本发明内部构建的双重内电场,实现双重电场的活性性能叠加的目标,从而极大的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提高了压电光催化反应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