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2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11310.9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硫煤灰基人造轻质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对钢渣进行磁选、研磨和筛分,制得钢渣粉、将上述钢渣粉、脱硫煤灰、硫酸钠和水按比例混合,形成混合物、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通过团球造粒工艺制得人造骨料料坯、将料坯置于空气养护袋中进行空气养护,得到初步成型的人造骨料、对人造骨料进行干燥、最后进行矿化养护,得到脱硫煤灰基人造轻质骨料。该脱硫煤灰基人造轻质骨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降低了对成本高昂的矿化反应原料的依赖,为脱硫煤灰和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本发明制备的脱硫灰基人造骨料单颗强度≥2.5MPa、吸水率小于20%,适用于道路工程以及矿井充填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40956.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IPC: C25B9/60 , C25B11/036 , C25B15/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增强二氧化碳传质的流动型电解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至少一组极板组件,极板组件包括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与第一夹紧板连接,阳极板与第二夹紧板连接,阴极板上具有阴极介质出口和阴极介质入口,阳极板上具有阳极介质出口和阳极介质入口;双极板,位于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其中,双极板的出口的直径小于双极板的入口的直径。本发明利用电解液流动特性解决传统膜反应器中的水管理困难和盐沉积导致的稳定性差问题,最终实现兼具高电流密度和稳定性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增强了二氧化碳的传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11308.1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孔道结构分布可调的级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方法包括:将H型分子筛进行预煅烧处理,得到去掉模板剂的H型分子筛;将碱液、有机胺溶液和溶剂按照预设比例配置得到混合碱液;向混合碱液中加入去掉模板剂的H型分子筛进行碱处理,分离得到第一固体物,其中,第一固体物的具有级孔,级孔的孔径为2nm‑50nm;对第一固体物进行铵离子交换,分离产物得到第二固体物;对第二固体物进行烘干和煅烧处理,得到目标级孔分子筛。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目标分子筛活性位点的可及性,同时促进了反应物中间体在目标分子筛晶体内的扩散及其催化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6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0757600.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SiO2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SiO2气凝胶为复合胺负载的SiO2气凝胶;孔容为0.8‑1.5cm3/g,比表面积为200‑850m2/g,孔隙率为75‑99.5%;SiO2骨架体积分数小于10%,三维网格空隙体积分数大于等于90%。该SiO2气凝胶具有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吸附和再生性能优异的特点,并且该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过程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455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12529.0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IPC: B01D53/62 , B01D53/78 , B01D53/96 , B01F23/232 , B01F23/237 , B01F23/2373 , B01F2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捕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吸收塔(4)、烟道气输送管道(5)、循环管道(8)和微通道器件(10);其中,所述反应吸收塔(4)内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将反应吸收塔分为反应腔(2)与循环腔(15);其中,所述反应吸收塔(4)内设置有分散器(3);其中,所述微通道器件(10)设置有突扩器(16)。应用所述装置吸收二氧化碳,可起到提高二氧化碳脱除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2018.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再生的方法和捕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改性催化剂条件下对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剂进行吸收剂再生;所述改性催化剂为经过改性剂改性的多相催化剂,改性剂选自胺盐型阳离子活性剂、季铵盐型阳离子活性剂和杂环型阳离子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现了化学吸收剂的超低温催化再生,不仅解决了现有化学吸收法技术普遍存在的再生能耗高问题,显著降低了化学吸收剂再生能耗,还解决了化学吸收剂热降解率高和吸收剂损耗高(吸收剂再生率低)的技术瓶颈,拓展了化学吸收剂与多相催化剂的耦合催化再生技术的应用空间,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383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34867.6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领域,公开了一种捕集烟气中CO2的再生塔和再生方法以及捕集烟气中CO2的系统,所述再生塔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所述再生塔的塔顶;所述第二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之间的塔板数占总塔板数的20%‑55%。所述捕集烟气中CO2的再生方法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CO2吸收液在所述再生塔中进行再生解吸处理,该方法能显著降低醇胺法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热能消耗,从而提高捕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50139.X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吸附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1)先将醋酸纤维素加入到第一溶剂中,再加入第二溶剂进行加热,然后引入模具进行固化,得到固化产物;(2)用第三溶剂洗涤所述固化产物,得到整型产物;(3)将整型产物浸没在硅源中,取出后先在氨气气氛下进行水解,然后再进行煅烧,得到二氧化硅骨架;(4)将氨化试剂负载在二氧化硅骨架上,得到二氧化碳吸附剂。本发明中提供的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可兼具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CO2吸附量高,且循环性能稳定,不易粉末化,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2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49622.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捕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和应用与捕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所述吸收液包括:吸收剂、活化剂、助剂和/或非水溶剂;其中,所述吸收剂选自3‑氨基‑1‑丙醇、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吸收液与传统的相变吸收剂相比,具有黏度低、二氧化碳吸收容量大、再生温度低等显著优点,对降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过程中的能耗、成本有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628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68963.5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IPC: F25J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液化球罐放空系统余冷回收装置与回收方法。该装置包括液化球罐放空系统,用于存储有液体二氧化碳的液化球罐超过额定压力时放空泄压得余冷气;压缩单元,用于压缩含二氧化碳原料气的气流;余冷回收单元,用于引入含余冷气的气流与经过压缩单元的含二氧化碳原料气的气流进行换热;所述余冷回收单元设有余冷气进口和余冷气出口;所述余冷气进口与液化球罐放空系统连接;所述余冷气出口与压缩单元入口侧连接;液化分离单元,用于液化分离经过余冷回收单元中的含二氧化碳原料气的气流得液体二氧化碳。本发明的装置不但能够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降低电力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