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光热转化特性的干水型二氧化碳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854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36966.6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光热转化特性的干水型二氧化碳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干水型二氧化碳吸收剂,包括封装材料和包覆在封装材料内的有机胺溶液;所述封装材料包括疏水性材料和吸光材料。该吸收剂是通过高速移动有机胺溶液将疏水性材料和吸光性材料粘附到有机胺溶液表面、包裹有机胺溶液形成干水型液体弹珠。本发明提供的干水型二氧化碳吸收剂在太阳光下自行吸收能量存储,进行二氧化碳的解吸和释放,使得解吸使升温无需额外热源,降低了再生能耗。

    两种催化剂串联裂解甲烷制取氢气和碳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6348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1390318.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催化剂串联裂解甲烷制取氢气和碳纳米管的方法,工艺步骤依次如下:米管的下游催化剂分别装入串联连接的上游反应器和下游反应器中,然后同时输入氢气和氮气对上游催化剂和下游催化剂进行活化处理,再用氮气进行吹扫处理;(2)将甲烷和氮气同时输入上游反应器中,在上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甲烷快速裂解成氢气和固体碳,所形成的富氢混合气体进入下游反应器,在下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富氢混合气体中的甲烷裂解成碳纳米管和氢气,碳纳米管沉积在下游催化剂上被收集,富氢混合气体从下游反应器排出后被收集。使用上述方法,既能提高氢气的收率,又能得到质量优良的碳纳米管。(1)将用于快速制氢的上游催化剂和用于制碳纳

    用于液体蛋氨酸生产的液-液分离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256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02676.0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蛋氨酸生产的液-液分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分离容器、分离容器内装配的超亲水滤网/超疏水滤网及将超亲水滤网/超疏水滤网安装并定位于分离容器内的移动式固定件。本发明通过超亲水滤网/超疏水滤网,将液体蛋氨酸和水相溶液完全隔离开,实现了液体蛋氨酸和水相溶液的分离和收集,进一步提高了液体蛋氨酸的分离纯度和分离效率。

    虹吸真空旋流蒸发方法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1166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04258.8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液位势能差的虹吸旋流真空低温蒸发的方法和装置,在两液面之间构成连续虹吸旋流真空蒸发的方法和装置,利用大气压力能及料位差产生的重力势能,推动料浆连续虹吸流动。浆料在上升管流动过程中不断将静压能转换成重力势能,从而以较高的真空度进入蒸发室,浓缩液从与壁面相切的方向进入蒸发室,初始线速度为1~2m/s,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壁面盘旋而下,形成旋流液膜;流动过程中两储槽液面高度差h2的变化不超过0.2m,原料液流经上升管时位能不断增加、静压能不断减少、在蒸发室入口静压达到最低值且低于ps、蒸发室内的原料液在20~40℃的温度下沸腾蒸发。比传统技术缩短流程、减少动力设备、节约能源消耗。虹吸动能和离心力使得料浆在旋流蒸发室中形成旋流降膜,增加了传质面积同时减少雾沫夹带量,降低浓缩过程晶体结垢,可大大较少物料损失,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紫外/可见/红外光催化剂氧化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345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38188.5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nventor: 蒋炜 吴兆美 梁斌

    Abstract: 一种可在红外光、可见光及紫外光照射下实现光催化氧化-还原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可溶性银盐和强碱和弱酸或者可溶性银盐与强碱弱酸盐通过离子交换共沉淀法或水热法,制备得到氧化银沉淀,洗涤干燥后即为所得光催化剂。该光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在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照射下均具有优良光催化性能,光降解速率快,稳定性高,具有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氨气催化氧化制备氮氧化物的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0384608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76774.2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nventor: 蒋炜 徐晓波 梁斌

    Abstract: 一种用于氨气氧化制备氮氧化物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以光催化剂为氨氧化过程催化剂载体,以金属铂、铑、钯的硝酸盐或含氯化合物为前驱体,利用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锆或氧化钨或氧化钼光催化特性,通过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光催化还原沉积或光催化还原共沉积方法在催化剂载体上负载金属铂、铑、钯或其合金为活性组分,并应用于催化氨氧化过程。所得负载型催化剂比表面积大金属负载量小,反应温度低活性高,可有效减少氨氧化过程贵金属用量,降低催化剂成本。

    可再生锰系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2402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84923.8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nventor: 梁斌 王菊 蒋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的高硫容锰系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脱硫剂的制备领域。该脱硫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即将一定浓度的锰和铝的硝酸盐或硫酸盐溶液,按一定的Mn/Al摩尔比配成混合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与沉淀剂碱溶液,如氨水、NaOH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以固定比例流率,在保证沉淀槽中稳定沉淀条件的情况下连续同时加入沉淀槽中进行沉淀。沉淀结束后经老化、过滤、洗涤、干燥和煅烧等工序制备出锰系脱硫剂。该脱硫剂具有硫容高、可再生、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适用于800°C-900°C的高温煤气脱硫。

    一种聚吡咯改性石墨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0735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816005.6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吡咯改性石墨毡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吡咯与硫酸盐溶于水中制成溶液,然后以其为电解液,以石墨毡为阳极,铂为阴极,在恒电流条件下进行电化学聚合的步骤;聚合脉冲时间:50~200s,脉冲间隔时间:120~240s,脉冲次数:10~20次;总聚合时间1000~1500s。本发明在特定的聚合脉冲时间、间隔时间和脉冲次数范围内,制备得到的聚吡咯改性石墨毡电极具有优异的两电子氧还原活性、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作为氧化还原电极显著提升H2O2累积速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