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36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22580.7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塔吊领域,为了避免塔吊发生碰撞,提供了一种塔吊防碰撞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载重吊钩的坐标及尺寸信息;步骤2、获取吊装物体的边界坐标信息;步骤3、构建包含环境、塔吊及吊装物体的BIM模型;步骤4、预测吊装物体及吊臂前端t时刻的位置信息;步骤5、基于环境BIM模型、吊装物体及塔吊前端t时刻的位置信息判断是否会发生碰撞,若是,则提示驾驶员进行调整。建立BIM模型,通过预测吊装物及吊臂前端t时刻的位置信息完成碰撞判断,若判断结果为会发生碰撞,则提示驾驶员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发生碰撞,安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6326.0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屋盖结构设计领域,为了提高风振系数的计算精度,提供了屋盖结构风振系数计算方法,通过测点布置方法和载荷组合方法将数值模拟和物理风洞试验两种方法相结合共同用以进行风荷载响应研究,规避了两种方法固有的缺陷,结合了二者的优势,使得风振系数的计算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15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2275.0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06 , G01L11/00 , G06F18/10 , G06F18/2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洞试验中复杂建筑表面测压管路信号畸变修正方法,涉及风洞试验数据处理领域。本方法包括步骤:S1、制得建筑模型,划分区域,并设置测量点;S2、测定风洞试验的测量点处的测压管管径;S3、进行风洞试验,并将结果处理得到风压时程;S4、对风压时程进行滤波;S5、对畸变测压管路信号进行修正,获得真实信号时程。本方法通过两次滤波,可以较为准确地修正测压时出现的管路畸变问题,适用于复杂建筑变形较大的区域。且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风洞试验测得数据的准确度,更好助力生产及科研工作的开展。解决现有方法只考虑了测压管本身的特性,且修正方法简单,容易产生错误的修正结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9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2370.4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外立面集成光伏的最佳朝向确定方法,包括步骤:S1、选择高层建筑上部区域,并计算建筑外表面照度;S2、在试验区选取一层进行室内光照测试,测出测试点光照度,计算日光系数;S3、在建筑测试层外设置一块建筑集成光伏板,并进行测试;S4、将测得数据进行整合并计算得到一年数据;S5、数据放大,得到五十年前期的综合光能利用值;S6、分级计算不同地貌的建筑综合光能利用值;S7、重复计算出综合光能利用值后进行比较,取最高的一面作为最佳朝向。本方法可以有效画出高层建筑中光照强度较高的区域,提高光伏电能转化效率。解决现有高层建筑各个外立面集成光伏板造成能源转化率减低、建筑成本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06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90657.4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帽节点结构。本发明增设了圆柱筒形的钢套筒来替代柱帽结构核芯区范围内全部环形钢筋和箍筋,解决了柱帽结构区域钢筋拥塞的问题。此外,在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本发明中的钢套筒还同时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组成部分,替代传统钢筋混凝土节点处异形、难支的木模板,既避免了异形木模板切削造成的材料浪费,又大大提高了模板支设的施工效率,同时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本发明中的钢套筒为整体式钢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钢套筒可在柱帽结构外缘对混凝土进行约束,比传统箍筋约束更强,结合栓钉和加强肋条的共同作用下整体性则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8187.9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为了便于对超大外伸阳台进行抗风设计,提供了超大外伸阳台抗风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建筑设计方案提取典型段,所述典型段为建筑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最小单元;步骤2、根据阳台受力情况对典型段中的阳台进行分区;步骤3、基于典型段建立数值模型并布设监测点;步骤4、设置数值模拟实验条件并在不同风向角来流下进行试验以获取每个监测点的风压矩;步骤5、提取出所有风压矩中的极值点;步骤6、基于检验标准判断风压矩极值分布情况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则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重复步骤2‑6,直至风压矩极值分布情况满足要求。采用上述方式便于对超大外伸阳台进行抗风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81448.3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了具有抑振功能风机的双子塔构造,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结构包括塔楼A(1)、塔楼B(2)和连廊(3),所述塔楼A(1)和塔楼B(2)平行设置,连廊(3)的两端分别与塔楼A(1)和塔楼B(2)的上部连接,且连廊(3)中部下方挂设有发电风机(4)。本结构发电风机(4)的设置可以通过扰乱连廊(3)上下的流场形态,同时增加连廊(3)和发电风机(4)联合体的质量,减少连廊(3)顺风向和竖向的位移,优化连廊(3)的风致振动情况。解决了双塔间的连廊(3)受大风影响会风振,造成居住者不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23851.0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D13/04 , E04D13/064 , E04D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屋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光顶排水结构。本发明包括采光顶板、支撑柱和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集水槽和排水管,集水槽固定设置于采光顶板的边沿,集水槽的一侧和采光顶板的顶面相对接,排水管的进口端连接于集水槽的底部,排水管的出口端连接于预埋于地面下方的排水总管网,支撑柱包括立柱和斜支撑柱,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地面上,每根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根倾斜朝上延伸的斜支撑柱,且其中的至少一根斜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于集水槽的底部,排水管从斜支撑柱的上端面处插入斜支撑柱的内腔,并依次从斜支撑柱的内腔和立柱的内腔穿过后再延伸至地面以下。本发明做到了排水管不外露,并且可现场整体安装,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20945.9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风速修正的大尺寸金属开敞围护结构抖振响应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周边气象站数据推算基本风速;S2、得到建筑处“虚拟标准气象站”的基本风速;S3、计算金属开敞围护结构的抗风设计基准风速;S4、选取金属开敞围护结构,采用风轴系计算得到静风内力的三分力;S5、将三分力系数取泰勒展开,推算得抖振力模型;S6、推算得出金属雨棚响应的位移均方根;S7、计算出技术围护结构中不同点位的抖振位移。本方法考虑了复杂山地的特殊风速情况,对设计风速进行了修正,使结果更加准确。解决金属开敞围护结构未有专门的计算方法来准确预测和评估抖振响应,易造成斗振破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3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91397.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林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环形控根装置,包括:多个控根组件,多个控根组件依次连接为环形结构,树木的根部位于环形结构内,且环形结构埋设于地下;控根组件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内部防护层、中部切割层和外部防护层,内部防护层设置有供树根穿出的树根穿出孔,中部切割层切断穿出树根;本发明通过将树木根部种植于由控根组件构成的环形结构内,并通过中部切割层中的切割装置切断穿出树根,能够有效限制树木根系的扩展,避免树木根系对地面铺装造成的破坏,保持道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内部防护层和中部切割层的组合,有效阻止根系侵入地下管道、电缆等基础设施区域,减少对这些设施的损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