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77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0659.3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本发明增设了柱形钢套筒来替代梁柱节点核芯区范围内全部柱箍筋,解决了梁柱节点核芯区钢筋拥塞的问题。此外,在混凝土现浇施工过程中,本发明中的柱形钢套筒还同时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的组成部分,替代传统钢筋混凝土节点处异形、难支的木模板,既避免了异形木模板切削造成的材料浪费,又大大提高了模板支设的施工效率,同时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本发明中的柱形钢套筒为整体式钢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柱形钢套筒可在节点核芯区外缘对混凝土进行约束,比传统箍筋约束更强,结合栓钉的共同作用下整体性则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5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23851.0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4D13/04 , E04D13/064 , E04D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屋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光顶排水结构。本发明包括采光顶板、支撑柱和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集水槽和排水管,集水槽固定设置于采光顶板的边沿,集水槽的一侧和采光顶板的顶面相对接,排水管的进口端连接于集水槽的底部,排水管的出口端连接于预埋于地面下方的排水总管网,支撑柱包括立柱和斜支撑柱,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地面上,每根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根倾斜朝上延伸的斜支撑柱,且其中的至少一根斜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于集水槽的底部,排水管从斜支撑柱的上端面处插入斜支撑柱的内腔,并依次从斜支撑柱的内腔和立柱的内腔穿过后再延伸至地面以下。本发明做到了排水管不外露,并且可现场整体安装,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9233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91397.7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林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埋式环形控根装置,包括:多个控根组件,多个控根组件依次连接为环形结构,树木的根部位于环形结构内,且环形结构埋设于地下;控根组件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内部防护层、中部切割层和外部防护层,内部防护层设置有供树根穿出的树根穿出孔,中部切割层切断穿出树根;本发明通过将树木根部种植于由控根组件构成的环形结构内,并通过中部切割层中的切割装置切断穿出树根,能够有效限制树木根系的扩展,避免树木根系对地面铺装造成的破坏,保持道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内部防护层和中部切割层的组合,有效阻止根系侵入地下管道、电缆等基础设施区域,减少对这些设施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8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6326.0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屋盖结构设计领域,为了提高风振系数的计算精度,提供了屋盖结构风振系数计算方法,通过测点布置方法和载荷组合方法将数值模拟和物理风洞试验两种方法相结合共同用以进行风荷载响应研究,规避了两种方法固有的缺陷,结合了二者的优势,使得风振系数的计算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95993.8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风致振动下使用性能的研究方法,包括步骤:S1、将研究地区风速最大风向定义为X方向,垂直于X方向的为Y方向;S2、选择若干高层建筑,查询固有频率;S3、安装加速度监测器和风速测量仪,给居住者发放调查问卷;S4、得到加速度变化图;S5、得到功率谱密度;S6、得到风速变化图;S7、将问卷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感受值;S8、将加速度变化图与风速变化图比对;S9、表示出感受与加速度校正值,拟合出曲线。本方法可得到建筑加速度和风速直接相关的频率图,再综合居住者主观感受得出真实高层建筑使用性能。解决现有不同形态的高层建筑差异大,仅用振幅和频率来评价使用性能过于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81448.3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了具有抑振功能风机的双子塔构造,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结构包括塔楼A(1)、塔楼B(2)和连廊(3),所述塔楼A(1)和塔楼B(2)平行设置,连廊(3)的两端分别与塔楼A(1)和塔楼B(2)的上部连接,且连廊(3)中部下方挂设有发电风机(4)。本结构发电风机(4)的设置可以通过扰乱连廊(3)上下的流场形态,同时增加连廊(3)和发电风机(4)联合体的质量,减少连廊(3)顺风向和竖向的位移,优化连廊(3)的风致振动情况。解决了双塔间的连廊(3)受大风影响会风振,造成居住者不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5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183313.6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领域,为了便于确定屋盖表面非高斯特性区域,提供了屋盖表面非高斯特性区域确定方法,包括:1、建模,进行风洞试验;2、计算屋盖表面的平均风压系数和脉动风压系数;3、计算脉动风压的偏度和峰度;4、判断屋盖上方的漩涡分布情况及非高斯特性区域;5、在非高斯特性区域内选择测点,分析其脉动风压的概率密度函数与高斯分布之间的差异,并推导出屋盖相应位置上方的流场情况;6、建立屋盖数值模型,根据风洞试验参数设置边界条件,获取数值模拟数据;7、获取屋盖上的风压云图与流场流线图;8、进一步判断非高斯特性区域及形成原因;9、划分非高斯区域。采用上述步骤便于确定屋盖表面非高斯特性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218373307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564197.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边工字型π型梁桥梁涡振抑制的导流板组件,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本结构包括左横向板(1)和右横向板(3),桥梁两端部的下端竖直设置有腹板(7),腹板(7)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底板(5),左横向板(1)和右横向板(3)间隔设置在底板(5)下端面上,且左横向板(1)和右横向板(3)的外端分别连接有左斜向板(2)和右斜向板(4),左斜向板(2)和右斜向板(4)远离底板(5)端倾向向上设置。本结构能有效控制π型梁桥梁的涡激共振振幅,能同时减小涡振的竖向振幅和扭转振幅,有效的改善π型梁断面整体风振性能。解决了目前大多数导流板都设置在桥梁结构的外侧,对涡振的抑制作用较小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