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73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79688.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直径盾构隧道开口扩挖管片受力特性仿真模拟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开口扩挖管片受力特性仿真模拟方法,通过ABAQUS建模,基于荷载‑结构模式的实体离散管片模型,考虑接头螺栓及内置钢筋对隧道开口空间受力效应的影响,采用弹塑性分析法研究管片开口后隧道结构的力学特性及开口的影响范围,为大直径盾构隧道开口扩挖段管片设计以及加固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9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19671.0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8 , E21D9/09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浆液凝固特性的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分析计算方法,通过构建考虑浆液凝固特性的盾构隧道管片施工期上浮力学分析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的参数取值,对模型进行求解即可得到不同土体下盾构隧道施工期纵向上浮变形特性。本发明可针对分别使用常规抗剪型浆液和可硬性抗剪型浆液条件下,同时考虑盾构隧道的埋深、隧道的直径、盾构的掘进速度以及土体弹性模量等综合因素对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性状的影响,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3578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15750.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1 , G06F17/13 , G06F17/16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土体变形卸载诱发邻近管线变形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围护墙侧向变形沿深度变化曲线;(2)确定由基坑开挖诱发的围护墙变形产生的土体卸载;(3)采用Pasternak地基及Euler‑Bernoulli梁模型确定邻近管线变形控制方程。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在基坑开挖前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对邻近管线的影响,且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随深度变化有着较大的差异,能够精确预测管线变形,对基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15359.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21D9/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空间效应的基坑开挖诱发邻近隧道变形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围护墙侧向变形三维曲线;(2)确定由基坑开挖诱发的围护墙变形产生的土体卸荷;(3)采用Winkler地基及Timoshenko梁模型确定邻近隧道变形控制方程;(4)确定各参数以求解邻近隧道变形。本发明方法可以分析基坑开挖引起邻近隧道的响应,在基坑开挖前评估隧道的安全性,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基坑开挖引发邻近隧道损伤的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78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19705.6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可控式注浆纠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梯形棱柱形浆囊袋和袖阀管,所述袖阀管设于梯形棱柱形浆囊袋中心,所述袖阀管上方设有抱紧件,袖阀管位于梯形棱柱形浆囊袋内的部位设有注浆孔,所述袖阀管上注浆孔所在位置设有橡皮套,所述橡皮套用于防止浆液回流并保护注浆孔不被浆液堵塞。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可控式注浆纠倾方法,通过多次少量反复的注浆,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抬升量,克服以往的注浆纠倾方法可控性差、且在注浆后由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导致建筑物再次倾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412106.2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软弱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构建及参数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弹性体、粘性体、粘弹性体和黏塑性体进行串联,建立一种新的软弱岩体的流变本构模型;开展软弱岩体试样的压缩蠕变试验,获取试验数据,绘制流变试验曲线,基于试验数据及软弱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进行模型参数的识别。本发明可以描述现场软弱岩体的逐渐劣化弹性变形、衰减蠕变、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全阶段变形特征,且可通过参数识别方法获取试验软弱岩体的蠕变参数,对于现场软弱岩体,且存在全阶段蠕变特征的工程软岩,该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其流变特征,基于该模型的软岩工程长期变形分析更加准确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6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776387.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开挖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模型试验槽、盾构管片模型、隧道开挖装置、传动系统、可调节支架系统、始发台座、同步注浆系统、监测量控系统,其中隧道开挖装置由前端带刃口的钢套筒、旋转切削刀具、钢隔板组成,可调节支架系统包括扶壁式支架、钢桁架基座、L型转动板、转轴、千斤顶。本发明首次通过可调节支架系统与传动系统的协同作用,结合简易的隧道开挖装置模拟了具有一定坡率的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开挖过程,更加贴近工程实际,通过设置不同开挖坡率与注浆量的试验工况组合,来研究地面出入式盾构隧道的管片结构力学性能、土体应力释放规律以及地层变形机理,实现指导设计和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061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81024.0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盾构掘进试验的装配式模型槽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形成的底板以及固设于所述底板上方的侧向挡土柱,装配板单元包括若干可拆卸连接且堆叠次序可变的条形第一装配板以及用于始发模型盾构的第二装配板,且所述第一装配板、第二装配板均与所述侧向挡土柱嵌合紧固连接,以使所述装配板单元与所述底板、侧向挡土柱之间合围形成模型槽;挡土板与所述第二装配板可拆卸连接,并与开设于所述第二装配板上的洞口相吻合,用于盾构从可打开的洞口中掘进试验。本发明能够灵活调整盾构掘进的位置,拆装方便,适用于系统性研究盾构掘进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7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12106.2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软弱岩体流变本构模型的构建及参数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弹性体、粘性体、粘弹性体和黏塑性体进行串联,建立一种新的软弱岩体的流变本构模型;开展软弱岩体试样的压缩蠕变试验,获取试验数据,绘制流变试验曲线,基于试验数据及软弱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进行模型参数的识别。本发明可以描述现场软弱岩体的逐渐劣化弹性变形、衰减蠕变、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全阶段变形特征,且可通过参数识别方法获取试验软弱岩体的蠕变参数,对于现场软弱岩体,且存在全阶段蠕变特征的工程软岩,该模型可更准确地描述其流变特征,基于该模型的软岩工程长期变形分析更加准确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6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09992.0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9/38 , G06T1/20 , G06N3/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PU加速的用于岩土材料本构模型参数识别的改进粒子群方法,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优模型参数的搜索,使得应力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平方的累积误差最小。基于此计算过程计算量大的特点,本发明从算法优化和高性能硬件应用两方面解决计算效率问题。一方面,针对误差函数累加的特点引入提前终止的机制,从而节省了计算量;另一方面,应用了GPU的计算设备,并根据其指令集特点做出了程序结构的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产生了跨数量级的计算效率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