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45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016428.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IPC: G06V30/42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7 , G06N3/08 , G06N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模型训练方法、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训练方法包括从城市道路网数据中选取道路网,并对所述道路网中的每个网眼样本进行网格标注或非网格标注;对所述道路网中的道路进行化简,得到化简后的道路网;计算化简后的道路网中每个网眼样本的正交指标;基于所述网眼样本的正交指标,定义并计算每个所述网眼样本用于网格模式识别的特征参量,得到每个所述网眼样本的特征向量;构建模式识别模型,以每个所述网眼样本的特征向量为输入向量,以对应的标注为输出向量,对所述模式识别模型进行训练。本发明能够克服以往基于规则推理与统计分析的识别方法难以与人为判别结果相一致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24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645656.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6F18/2321 , G06F16/9537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鉴别方法、计算机装置,引入一种顾及时间周期性和事故严重程度的交通事故时空邻近计算方法,通过密度连接规则自适应鉴别各种时空尺度的交通事故黑点路段,可有效克服不同路段划分单元的可塑面积单元问题,在考虑事故时间周期性特征及事故严重程度的基础上,更深入的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56)对比文件吴瑞龙;朱欣焰;呙维;岳瀚;佘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模式分析.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第07期),112-115.王鸿遥;孙璐;游克思.基于DENCLUE聚类算法的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方法.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3,(第02期),9-14.邱磊.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现代交通技术.2011,(第05期),77-80.
-
公开(公告)号:CN1154244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645656.3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6K9/62 , G06F16/9537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鉴别方法、计算机装置,引入一种顾及时间周期性和事故严重程度的交通事故时空邻近计算方法,通过密度连接规则自适应鉴别各种时空尺度的交通事故黑点路段,可有效克服不同路段划分单元的可塑面积单元问题,在考虑事故时间周期性特征及事故严重程度的基础上,更深入的实现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路段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62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076672.X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包括雷达波仪器箱,所述雷达波仪器箱顶部两侧的滑轮分别设在架设在水面上方的两段缆索上;所述雷达波仪器箱左右两侧分别与循环索两端连接;所述循环索由设置在站房内的驱动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雷达波仪器箱在所述两段缆索上来回移动;所述雷达波仪器箱与站房控制中心通信。本发明雷达波测流仪器箱通过循环索牵引移动,当仪器箱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循环索将雷达波测流仪器箱拉到站房侧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585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075940.6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水文缆道的自驱式雷达波测流设备,包括测流仪器箱,所述测流仪器箱内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安装在所述测流仪器箱顶部的至少两个行走轮在水文站缆道的主索上移动;所述测流仪器箱与站房控制中心通信。本发明的测流设备无需人员值守,使用安全可靠,测量效率高,无需改变现有的常规水文缆道结构,依托主索自动往返运行,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9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12847.4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F16/904 , G06T17/10 ,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污染物可视化方法,先获取某一时刻的污染物水质数据,并解析所述水质指标数据,根据解析后的水质指标数据大小构建插值色带,然后根据单个水体网格坐标及水深创建几何体实例并拉伸,构建出集几何体实例的属性集及标识,并将网格单元存储到分组的实例集合中,接着由实例集合生成基元,所有基元组成水体轮廓对应的基元集合,并对所述基元集合在浏览器端进行可视化渲染,再读取水质指标数组数据,并根据水质指标数据与颜色的对应关系设定属性的颜色材质后进行渲染,最后经过一定间隔时间不断获取下一时刻的污染物水质指标,重新根据水质指标数据构建插值色带渲染,直观快速实现了在浏览器端显示水体污染物的动态扩散演进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5165.9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广西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晶 , 郭士祥 , 王俊钗 , 卢毓伟 , 张丹庆 , 房晓亮 , 黄文衡 , 李文轩 , 莫东霖 , 易泰来 , 宋佳慧 , 卢有麟 , 于永强 , 周铁柱 , 祁进 , 王亚平 , 易东英 , 郭佳俊 , 黄启有
IPC: G06Q10/063 , G06F18/23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抽蓄规划选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层次聚类与并行计算的抽水蓄能站址快速普选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目标选点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并对所述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候选点信息;其中,所述候选点信息包括候选点数据集和候选点高程数据集,对所述候选点信息进行层次聚类处理得到候选点分类结果数据集,根据预先建立的水库目标约束条件对所述候选点分类结果数据集进行多进程并行计算得到满足水库目标约束条件的最终候选点集合。本申请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仅提高了选点的效率,而且降低了错选、漏选的概率,为抽水蓄能电站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053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3467.3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湖南中南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三维模型的地物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利用Cesium前端地理信息开源框架对倾斜摄影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利用虚拟渲染技术将倾斜三维模型转化为RGB‑D影像;利用转换的RGB‑D影像数据训练深度学习实例分割网络SOLOV2模型并提取关键地物的几何信息和类别信息。本发明研究了多视角RGB‑D影像信息融合方法,将多视角提取结果融合回归到倾斜三维模型中,实现地物几何信息的自动、快速、高效、高精度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331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72848.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451 , G06F9/445 , G06F8/41 , G06F16/957 , G06F16/9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站页面国际化实现方法、系统及应用服务器,识别并上报页面上待翻译的关键字;翻译所述关键字;利用翻译结果实现语言切换。本发明无需开发人员手动添加关键字,避免了关键字遗漏或重复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页面国际化过程中对网络的依赖,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在生产环境中修改关键字翻译内容也只需要通过翻译中心系统操作,而无需进行修改代码、重新打包、重新部署的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开发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363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82669.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T7/246 , G06V20/4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标贯或动探试验数据获取方法及终端设备,利用施工现场的视频图像数据,通过目标检测网络和目标跟踪器实现落锤的目标检测和跟踪,对落锤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计算出试验过程中的极低点,试验视频结束后统计极低点个数N,则撞击次数为N‑1,贯入深度为两个极低点间纵坐标的差值转换为实际物理值后的深度。本发明能够实现标贯或动探试验过程中落锤撞击次数和钻杆贯入深度的自动化统计,既可以确保标贯或动探试验数据获取的有效执行,又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数据准确性,对作业过程中的多种情况适应性强,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