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88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126260.6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尤其提出了一种针对该混合微电网的储能系统协调控制方法,针对直流侧储能、交流侧储能以及互联变流器分别给出了系统控制方法。该储能控制方法,由微电网协调控制系统通过编程实现,微电网协调控制器,首先采集各个就地设备的运行信息,然后根据本专利提出的方法,通过指令方式对微电网中的储能系统进行控制。本专利能够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617863.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Q10/04 , G06Q30/0204 , G06Q50/06 , G06F18/22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的区域资源监测布局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分布式光伏所在区域的经纬度信息,构建包含若干网格的分布式光伏区域;利用插值法,对分布式光伏区域内各网格多源信息进行提取,得到各网格量化信息;基于各网格量化信息,利用权重分配和特征聚类方法,对各网格量化信息归类,得到若干类型区域;基于各类型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位置和装机容量信息,在各类型区域内确定最佳监测点位。本发明在各类型区域内充分考虑分布式光伏位置分布和装机容量信息,使得选取的最佳监测点位具有区域代表性。而且本发明还基于网格量化信息利用权重分配和特征聚类方法划分若干类型区域,考虑了气象资源特征一致性,使得监测点位的选取更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41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013131.2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储电站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和装置,获取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和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将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和电力系统的实际负荷输入预先构建的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得到储能系统的配置容量;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基于光储电站的爬坡弃光量期望和置信容量构建,本发明有助于提高自动发电控制调频过程中光储电站对储能的高效利用,且考虑光储电站的动态爬坡可靠性,有助于通过储能系统减少光储电站爬坡事件引起的弃光量,通过储能提高光储电站的有效载荷能力,有助于在面对不同光储电站对储能配置需求差异性时,能够提供适应光储电站的储能容量配置需求,为光储电站的储能配置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5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87091.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快速频率响应控制方法和装置,箱变测控装置确定新能源发电单元的有功功率;箱变测控装置将确定的有功功率分配值下发给所述光伏逆变器或风机变流器;光伏逆变器或风机变流器按照有功功率分配值进行发电,不仅减少了工作量和成本,且缩短了新能源场站中新能源发电单元的频率响应时间;本发明可以实现光伏电站有功功率的快速控制,响应时间达到5秒以内,减少了控制器与逆变器直接的通信环节,同时还可以使用箱变测控装置本来就已经采集的变压器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信号,直接用来快速频率响应控制,不需要另外增加硬件设备,在保证快速通信控制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9400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40842.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并离网切换方法和系统,主控制器根据储能变流器的运行频率判断储能变流器的当前状态,主控制器根据判断得到的储能变流器的当前状态(并网状态或离网状态)进行储能变流器的并离网切换控制,具有容错能力和自纠错能力,避免出现错误切换以及并离网运行状态误判的现象,保证了微网的稳定可靠运行,提高了储能变流器并离网切换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02193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711202117.8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8/2135 , G06F18/2321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维度约简方法及装置,包括:将负荷数据聚类簇分为待支持聚集簇、支持聚集簇和输入样本数据;根据所述待支持聚集簇中负荷数据与所述支持聚集簇间支持率函数值确定所述待支持聚集簇中负荷数据支持数;根据所述待支持聚集簇中负荷数据支持数确定待支持数据簇中负荷数据的支持率;根据待支持数据簇中负荷数据的支持率将所述待支持数据簇中负荷数据加入至所述输入样本数据;对所述输入样本数据进行降维,获取降维后的输入样本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高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数约简,提高对负荷数据的分类处理性能,实现数据降维的同时剔除噪声点和异常数据点,为解决输电线路负荷数据的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3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63097.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葛路明 , 曲立楠 , 汤涌 , 朱凌志 , 吴福保 , 陈宁 , 王晶 , 贺静波 , 何飞 , 张青蕾 , 王康 , 李立 , 姜达军 , 张红颖 , 贾一超 , 彭佩佩 , 秦昊 , 胡东平 , 陆菲菲 , 宋紫岚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F30/18 , G06F30/36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虚拟节点电压反馈方案的序阻抗建模方法和系统,应用于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并网端与电网连接,包括:基于获取的逆变器并网端的电压得到逆变器并网端的正序谐波电压和负序谐波电压;基于虚拟节点电压反馈方案得到的逆变器的桥臂电压、逆变器中的滤波器、正序谐波电压以及负序谐波电压得到逆变器并网端的正序谐波电流和负序谐波电流;基于逆变器并网端的正序谐波电压、负序谐波电压、正序谐波电流以及负序谐波电流计算并构建导纳模型;基于导纳模型,结合电网导纳计算并构建得到序阻抗模型,本发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构建序阻抗模型,验证了含虚拟节点电压反馈方案的稳定性,弥补了含虚拟节点电压反馈方案没有序阻抗模型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88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51646.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晶闸管快速关断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电能质量优化设备中晶闸管支路的电压幅值;基于所述电能质量优化设备中晶闸管支路的电压幅值选择晶闸管控制模式对电能质量优化设备中晶闸管和IGBT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晶闸管控制模式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晶闸管关断模式、晶闸管导通模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IGBT的控制,使IGBT产生反压,进而使晶闸管快速关断,能够实现电压暂降现象发生时快速关断晶闸管,提高供电系统电能质量优化设备的性能及核心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79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51646.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晶闸管快速关断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电能质量优化设备中晶闸管支路的电压幅值;基于所述电能质量优化设备中晶闸管支路的电压幅值选择晶闸管控制模式对电能质量优化设备中晶闸管和IGBT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晶闸管控制模式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晶闸管关断模式、晶闸管导通模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IGBT的控制,使IGBT产生反压,进而使晶闸管快速关断,能够实现电压暂降现象发生时快速关断晶闸管,提高供电系统电能质量优化设备的性能及核心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1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427985.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储能系统快速功率电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利用预先构建的直挂式储能变流器子模块数量优化方程确定下一控制周期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各相子模块的投入数量预测值;基于所述下一控制周期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各相子模块的投入数量预测值调节下一控制周期直挂式储能变流器的各相子模块的投入数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直挂式储能系统的快速功率控制,有力的支撑电网电压、频率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