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8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4700.0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通过设置储能电池阵列,可以将光伏阵列所发出的电能通过光伏直流电源进行调节后为储能电池阵列充电,而非直接供给到碱性水电解槽,如此可以减少光伏阵列输出波动对制氢端的影响;通过设置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储能电池阵列的电池荷电状态,以及利用电源能量管理系统根据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到的电池荷电状态来调节储能电池阵列输送至碱性水电解槽的电能总量,如此可在稳定系统电能输出的前提下平衡光伏发电端由于天气变化所产生的输出波动。综上,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缩减系统调节所需要的反馈时间和执行控制命令所需要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12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064700.0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通过设置储能电池阵列,可以将光伏阵列所发出的电能通过光伏直流电源进行调节后为储能电池阵列充电,而非直接供给到碱性水电解槽,如此可以减少光伏阵列输出波动对制氢端的影响;通过设置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源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利用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储能电池阵列的电池荷电状态,以及利用电源能量管理系统根据电池管理系统检测到的电池荷电状态来调节储能电池阵列输送至碱性水电解槽的电能总量,如此可在稳定系统电能输出的前提下平衡光伏发电端由于天气变化所产生的输出波动。综上,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缩减系统调节所需要的反馈时间和执行控制命令所需要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58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052269.8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直流耦合水电解制氢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通过获取光伏发电单元和电解槽用电单元的当前参数信息,如此可以知道当前所有路的光伏组串的总输出功率和每一个电解槽的额定功率,在根据电解槽的当前安全运行功率范围,控制第一投切开关和第二投切开关的开闭,而由于所有路的光伏组串的个数不完全相同,因此可以通过丰富光伏组串的个数的粒度和减少第一投切开关的数量的方式,使得总输出功率不仅处于安全运行功率范围内,更可以接近最优功率,从而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867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2269.8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直流耦合水电解制氢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通过获取光伏发电单元和电解槽用电单元的当前参数信息,如此可以知道当前所有路的光伏组串的总输出功率和每一个电解槽的额定功率,在根据电解槽的当前安全运行功率范围,控制第一投切开关和第二投切开关的开闭,而由于所有路的光伏组串的个数不完全相同,因此可以通过丰富光伏组串的个数的粒度和减少第一投切开关的数量的方式,使得总输出功率不仅处于安全运行功率范围内,更可以接近最优功率,从而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有效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24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379255.7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30/0201 , G06K7/10 , G06Q50/2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交通领域的智慧能源管理及碳排放管理系统,其包括客流量计数器、车辆计数器、客车信息登记芯片以及车辆信息采集模块,客流量计数器、车辆信息采集模块和客车信息登记芯片均连接有碳排放管理模块和能源管理模块。本发明通过碳排放管理模块的设置能够计算客运站的直接碳排放量和间接碳排放量,通过能源管理模块的设置能够计算新能源客车的使用成本,通过车辆调度模块的设置直接对新能源客车的调度量进行调控,解决了现有的碳排放管理和综合能源管理之间没有根据客流量对化石能源的消耗以及新能源的消耗科学调整的不足,实现了客运站能源成本的经济性考虑和碳排放量的缩减。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629183.2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热与吸收式热泵耦合的运行系统及方法,通过设置光热集热装置、储热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可以在不消耗任何化石能源的情况下实现热电联供;通过在地源热集热装置中设置吸收式热泵,以利用吸收式热泵吸收地源热,从而实现了燃煤发电机组的灵活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4165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513171.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3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空风电空中伞面的损伤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高空风电的待测空中伞面图像;将所述待测空中伞面图像输入损伤检测模型中,得到所述待测空中伞面图像的伞面损伤信息;其中,所述损伤检测模型是以已知空中伞面图像作为样本训练得到的,所述已知空中伞面图像标注有伞面损伤信息,所述待测空中伞面图像和所述已知空中伞面图像均是通过固定在缆绳上的摄像机采集到的。本方案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高空风能发电伞面的损伤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472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06230.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4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缘控制器模型算法的热加载方法及装置,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经过预处理的第一可执行文件和所述第一可执行文件的名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可执行文件是通过对更新后的模型算法进行二进制编译处理得到的;基于所述第一可执行文件的名称信息,查询边缘控制器中与第一可执行文件的名称信息相同的第二可执行文件;将所述第一可执行文件与所述第二可执行文件进行对比,确定所述第二可执行文件的更新状态;基于所述第一可执行文件对所述第二可执行文件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可执行文件。本方案,能够在不中断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实现模型算法的更新和修改。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3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214969.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盐储热与火电机组耦合调峰系统。该调峰系统借助于熔盐储热的容量大、热能品位高等优点,将熔盐储热与火电机组耦合,具体是通过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一熔盐罐和第二熔盐罐等部件将主蒸汽管道、冷再热蒸汽管道、热再热蒸汽管道、低压蒸汽管道、高加中间管道、省煤器入口管道和再热器入口管道等火电机组中的管道进行耦合,从而解决了现有电化学储能、热水储能均无法满足火电机组的巨大存储能力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14969.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盐储热与火电机组耦合调峰系统。该调峰系统借助于熔盐储热的容量大、热能品位高等优点,将熔盐储热与火电机组耦合,具体是通过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一熔盐罐和第二熔盐罐等部件将主蒸汽管道、冷再热蒸汽管道、热再热蒸汽管道、低压蒸汽管道、高加中间管道、省煤器入口管道和再热器入口管道等火电机组中的管道进行耦合,从而解决了现有电化学储能、热水储能均无法满足火电机组的巨大存储能力需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