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6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509872.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级体系的海洋桩基冲刷灾害评估方法,属于基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海洋桩基冲刷灾害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分层评价体系,建立子目标层与子指标层的分析模型。然后获取某一待评估工程的子指标参数,计算得到待评估工程的子目标参数的具体数值。获取待评估工程的初始冲刷前安全系数,并结合已计算得到的子目标参数的具体数值,得到子目标参数的安全系数集合。基于安全系数与危险等级的关系,得到待评估工程的最终危险等级,据此选择治理时机。本发明考虑十余种子指标的共同影响,形成多因素、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参数采用无量纲比值的形式,而非绝对值,巧妙规避了不同工程的差异性,增强了分析模型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9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704972.1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吸力桶抗拔承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1:加长吸力桶,在吸力桶底部安设环形式吸力桶接头,通过螺栓使吸力桶上段和吸力桶加长段连成整体;步骤2:将荷载箱固定到吸力桶内侧,连接油管、位移管和高压灌浆管;步骤3:将吸力桶下沉到指定位置,对桶端土体进行注浆;步骤4:进行自平衡试验;步骤5:回收吸力桶和相应的检测装置。该方法能够克服海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准确测量吸力式桶型基础的抗拔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65749.8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力式桶形基础抗拔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能够沿吸力桶内壁上下自由移动的圆盘,所述圆盘上表面上安装有荷载箱,荷载箱的顶部与一圆环固定连接,圆环固定安装于吸力桶内腔顶部;圆盘上设置一个与吸力桶顶部的吸力孔相对应且大小规格一致的圆孔,圆管顶部与吸力孔连接,下部穿过圆孔,并向下延伸一段,将吸力孔与吸力桶型基础下部空腔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本发明将海洋土地基作为反力基础,通过荷载箱提供推力,实现吸力式桶形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精确检测,大大减小了吸力桶形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检测时所需经济成本、基建工程量、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04972.1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吸力桶抗拔承载力的方法,包括步骤1:加长吸力桶,在吸力桶底部安设环形式吸力桶接头,通过螺栓使吸力桶上段和吸力桶加长段连成整体;步骤2:将荷载箱固定到吸力桶内侧,连接油管、位移管和高压灌浆管;步骤3:将吸力桶下沉到指定位置,对桶端土体进行注浆;步骤4:进行自平衡试验;步骤5:回收吸力桶和相应的检测装置。该方法能够克服海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准确测量吸力式桶型基础的抗拔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09872.0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级体系的海洋桩基冲刷灾害评估方法,属于基于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海洋桩基冲刷灾害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分层评价体系,建立子目标层与子指标层的分析模型。然后获取某一待评估工程的子指标参数,计算得到待评估工程的子目标参数的具体数值。获取待评估工程的初始冲刷前安全系数,并结合已计算得到的子目标参数的具体数值,得到子目标参数的安全系数集合。基于安全系数与危险等级的关系,得到待评估工程的最终危险等级,据此选择治理时机。本发明考虑十余种子指标的共同影响,形成多因素、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参数采用无量纲比值的形式,而非绝对值,巧妙规避了不同工程的差异性,增强了分析模型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15270.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08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管道冲刷灾害危险分级及其运维时间获取方法,属于海底管道运维技术领域;收集指标数据并按照制定的指标体系进行分层;进行指标相关性及敏感性分析,确定重要指标;对指标进行量化赋值,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海底管道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灾害定级;依据冲刷发展模型,确定冲刷灾害运维时间;收集待评估工程现场数据、最小弯曲半径及冲刷作用下临界悬跨长度,根据三类标准,输出海底管道安全运维时间。发明明确了海底冲刷灾害的主要影响要素及其权重,实现了海底管道冲刷灾害的定量化分级;同时,实现了不同海域海底管道冲刷灾害的运维程度分级,给出了是否需要运维及需要几级运维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445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1023220.2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短基线定位的桩基冲刷坑水下探测设备及方法,包括水下履带行进器及其控制系统、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安装于浮于水面上的母船上;控制系统分别与水下履带行进器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水下履带行进器沿冲刷坑壁按螺旋线状路线行进,超短基线收发合置换能器发射信号,水下履带行进器携带的超短基线应答器回复信号,桩基上的声头收到信号,并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通过计算输出水下履带行进器行进坐标数据,并形成行进螺旋路径,该螺旋线即为冲刷坑三维形态图,可直观准确地获取冲刷深度与冲刷宽度。本发明可以在桩基服役期间定期探测桩基周围冲刷坑形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49979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765749.8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力式桶形基础抗拔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能够沿吸力桶内壁上下自由移动的圆盘,所述圆盘上表面上安装有荷载箱,荷载箱的顶部与一圆环固定连接,圆环固定安装于吸力桶内腔顶部;圆盘上设置一个与吸力桶顶部的吸力孔相对应且大小规格一致的圆孔,圆管顶部与吸力孔连接,下部穿过圆孔,并向下延伸一段,将吸力孔与吸力桶型基础下部空腔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检测装置的检测方式,本发明将海洋土地基作为反力基础,通过荷载箱提供推力,实现吸力式桶形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精确检测,大大减小了吸力桶形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检测时所需经济成本、基建工程量、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77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09954.0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E02D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工基础的硬壳底栖生物防冲刷结构及施工方法,该生物防冲刷结构包括硬壳底栖生物生长依附桩和依附石块、硬壳底栖生物。具体施工方法为:在海工基础周围布设若干数量的可供硬壳底栖生物依附生长的水泥桩和石块,将硬壳底栖生物幼种撒放至海工基础与依附桩、石构成的区域内。待硬壳底栖生物依附桩、石生长后,再多次撒放其幼种补充生物间空隙,直至海工基础-底栖生物-土体形成的生物防冲刷硬壳层完全覆盖原土层为止。本发明的防冲刷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节约成本,生物与海洋环境相容性高,在有效防冲刷的同时解决了常见抛投料的防护层易失效的问题,以及海洋工程对海洋环境易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2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5270.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08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底管道冲刷灾害危险分级及其运维时间获取方法,属于海底管道运维技术领域;收集指标数据并按照制定的指标体系进行分层;进行指标相关性及敏感性分析,确定重要指标;对指标进行量化赋值,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海底管道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灾害定级;依据冲刷发展模型,确定冲刷灾害运维时间;收集待评估工程现场数据、最小弯曲半径及冲刷作用下临界悬跨长度,根据三类标准,输出海底管道安全运维时间。发明明确了海底冲刷灾害的主要影响要素及其权重,实现了海底管道冲刷灾害的定量化分级;同时,实现了不同海域海底管道冲刷灾害的运维程度分级,给出了是否需要运维及需要几级运维的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