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3181.9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接构筑物盾构隧道的注浆加固施工工艺。包括注浆孔布置设计和钻孔与注浆施工;沿盾构隧道走向中心线前后端、构筑物两侧布置注浆孔,每侧注浆孔距构筑物结构边线2m和4m成梅花形布置两排,相邻孔距为3m;两侧注浆孔倾斜向构筑物中线布置,并注浆孔末端于盾构隧道拱顶垂直距离4m接近或交叉;每孔注浆孔钻孔与注浆连续进行,采用膜袋预设花管注浆;同侧注浆孔的钻孔与注浆先进行近构筑物一排,再进行后排,同排分序间隔进行。本发明采用膜袋预设花管注浆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经济等优点;针对不同的地层,采用差量化分段段长,即保证了注浆的质量,同时又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后期盾构掘进的稳定性提供了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31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99866.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装置的特点为:试验箱的前壁透明;试验箱底部的左侧固定有模拟管片的垫块,垫块与试验箱的左侧壁紧贴;垫块外罩有模拟盾构机外壳的盾壳;推动杆的右端与盾壳右侧板连接,左端穿过垫块并穿出试验箱的左侧壁;盾壳顶板中部埋有注浆管,注浆管与泵浆设备连接;盾壳上表面的右侧搭接有水平挡板;试验箱的顶部有盖板,试验箱的左右侧壁上安装有进水管和排水管。该装置能模拟出不同地层、不同水压等富水条件下,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过程,并得出相应的同步注浆质量,并能对富水地层隧道同步注浆中浆料的扩散及稀释、分散过程进行观察;为富水地层盾构隧道的同步注浆的研究、设计与施工,提供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213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13308.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水分散的地铁隧道富水地层加固用注浆料及制备方法,其注浆料组分和质量配比是:水250~280份,水泥290~320份,中细砂390~420份,羟乙基纤维素醚3~7份,硫酸铝20~50份。该注浆料流动性好、泌水率低、抗水分散性能优良、稳定性高;用于地铁隧道富水地层注浆,既能快速充分的注入、挤进地层的裂隙或间隙中;又能避免被富水地层中的地下水冲散,并快速凝结形成固结体;对地铁隧道富水地层的加固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132528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86669.2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化学灌浆技术。包括钻孔、钻孔冲洗及压水、非灌段隔离、排水、化学灌浆施工、闭浆、水泥置换及待凝和封孔工艺步骤。本发明采用非灌段隔离技术增强了软弱低渗透破碎带化学灌浆的针对性,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施工进度和处理效果;采用“风-浆”联合赶水技术摒弃了预灌丙酮,先期驱岩体水的工艺,直接灌注高渗透型环氧树脂灌浆浆液;大量减少了施工现场丙酮存放量,确保了安全;同时由于不再灌注丙酮,大幅度降低了化学灌浆成本及环境污染风险;采用水泥置换技术有效的解决化学灌浆结束后的浆液返渗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化学浆液待凝时间过长、不利于跟孔钻进的施工难题,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091126.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水箱(1)置于外水箱(3)中,内水箱(1)内放置有上部开口的试样模具(2);所述的内水箱(1)下部的注浆孔与水平导管(4)的注浆口相连,水平导管(4)的进浆口穿过外水箱(3)后与注浆设备(5)的出浆口相连;注浆设备(5)的进浆口与带双进浆口的“Y”字型进浆管相连;所述的水平导管(4)上还设有阀门(6)。该装置模拟的同步注浆工况与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工况接近,使用该装置的试验数据能更准确可靠反映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为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浆料设计、生产与使用,提供更准确完善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64979.5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地铁联络通道加固施工工艺。沿联络通道走向两侧和地铁隧道之间布置一排或两排高喷灌浆孔并通过高喷灌浆形成防渗幕墙,于联络通道四周形成封闭围井;相邻高喷灌浆孔孔距60cm~80cm,两排之间排距60cm、并成错位布置;高喷灌浆孔孔轴线与联络通道开挖边线水平距离为80cm,沿隧道方向距离管片水平距离为65cm。本发明采用液压同轴顶驱钻孔,同时采用重锤式测斜仪测斜纠偏,针对不同地层,采用差量化提升速度,在地层分界处采用定喷补充,保证了高喷桩的质量,同时对砂卵石地层进行重点灌浆,泥岩地层提高提升速度,节约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最大限度避免了对原始地层的不必要扰动,为后期施工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132527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86315.8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化学灌浆中的浆材置换技术。灌浆包括钻孔、钻孔冲洗及压水、非灌段隔离、排水、化学灌浆施工、闭浆、水泥置换及待凝和封孔步骤;水泥置换是:待化学灌浆闭浆结束后,用灌浆机具将水泥浆从回浆管注入孔内,同时打开进浆管阀门,将化学浆液从进浆管顶出孔内进行水泥置换,待凝8h后进行扫孔;置换出的化学浆液收集后集中处理。本发明结合化学灌浆施工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施工设备,精细化控制操作步骤,采用水泥置换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化学灌浆结束后的浆液返渗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化学浆液待凝时间过长、不利于跟孔钻进的施工难题,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26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091126.9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水箱(1)置于外水箱(3)中,内水箱(1)内放置有上部开口的试样模具(2);所述的内水箱(1)下部的注浆孔与水平导管(4)的注浆口相连,水平导管(4)的进浆口穿过外水箱(3)后与注浆设备(5)的出浆口相连;注浆设备(5)的进浆口与带双进浆口的“Y”字型进浆管相连;所述的水平导管(4)上还设有阀门(6)。该装置模拟的同步注浆工况与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工况接近,使用该装置的试验数据能更准确可靠反映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料性能,为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浆料设计、生产与使用,提供更准确完善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094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308695.9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灌浆补强加固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受灌体分层分段,将其微分为多个受灌岩面,然后在受灌岩面的岩体钻孔,控制灌浆压力、灌注速率灌浆,灌浆时间足够,使用初始粘度为2.0mPa·s~15.0mPa·s,表面张力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在20℃时表面张力不大于0.050mN/m,接触角为1°~16°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等方法实现了环氧浆液均匀渗入受灌体的孔隙、微细裂隙内,胶凝物胶结良好,整体改进了受灌体的性状,受灌体强度等得到极大改善;并且由于控制渗透范围,避免了工程成本过高节约了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3132528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086669.2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化学灌浆技术。包括钻孔、钻孔冲洗及压水、非灌段隔离、排水、化学灌浆施工、闭浆、水泥置换及待凝和封孔工艺步骤。本发明采用非灌段隔离技术增强了软弱低渗透破碎带化学灌浆的针对性,很大程度上地提高了施工进度和处理效果;采用“风-浆”联合赶水技术摒弃了预灌丙酮,先期驱岩体水的工艺,直接灌注高渗透型环氧树脂灌浆浆液;大量减少了施工现场丙酮存放量,确保了安全;同时由于不再灌注丙酮,大幅度降低了化学灌浆成本及环境污染风险;采用水泥置换技术有效的解决化学灌浆结束后的浆液返渗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化学浆液待凝时间过长、不利于跟孔钻进的施工难题,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