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6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89314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伟 , 刘晓波 , 马巍 , 彭文启 , 万连宾 , 吴雷祥 , 张仲伟 , 邵军荣 , 骆辉煌 , 冯顺新 , 杨青瑞 , 蒋艳 , 李昂 , 余晓 , 董飞 , 吕烨 , 冯健 , 班静雅 , 朱自强 , 邵甜 , 李亭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两岸交错设置丁坝;在丁坝的上游设置生态潜坝;利用生态潜坝、丁坝和河岸形成死水区,在死水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抗污能力较强的沉水植物;利用丁坝和河岸在下游形成缓流区,在缓流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在丁坝的下游设置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格栅中设置有浮叶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丁坝和生态潜坝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利用硬质河道形成蜿蜒曲折的激流深渠,可有效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的多样性,改造后的河道还可以同时承担城市河道泄洪或保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93144.3
申请日:2016-10-1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伟 , 刘晓波 , 马巍 , 彭文启 , 万连宾 , 吴雷祥 , 张仲伟 , 邵军荣 , 骆辉煌 , 冯顺新 , 杨青瑞 , 蒋艳 , 李昂 , 余晓 , 董飞 , 吕烨 , 冯健 , 班静雅 , 朱自强 , 邵甜 , 李亭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 E02B3/00 , C02F3/322 , C02F3/327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6 ,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两岸交错设置丁坝;在丁坝的上游设置生态潜坝;利用生态潜坝、丁坝和河岸形成死水区,在死水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抗污能力较强的沉水植物;利用丁坝和河岸在下游形成缓流区,在缓流区铺设砾石层,砾石层上铺设土方层,土方层上种植湿生植物;在丁坝的下游设置漂浮板,所述漂浮板的格栅中设置有浮叶植物。本发明所述的城市硬质河道的栖息地多样性生态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丁坝和生态潜坝对河道的水流进行控制,利用硬质河道形成蜿蜒曲折的激流深渠,可有效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景观的多样性,改造后的河道还可以同时承担城市河道泄洪或保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1697652.6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生态补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装置,包括砂箱模型、河流模拟模块、进水模块和出水汇集模块,砂箱模型内通过两块透水隔板隔出填砂区、第一水箱区和第二水箱区,第一水箱区和第二水箱区分别位于填砂区两侧,填砂区中填充有石英砂,河流模拟模块插入填砂区顶部石英砂中,河流模拟模块与第一水箱区相邻的位置形成与填砂区连通的下渗区,河流模拟模块与第二水箱区相邻的位置开设有出水口;进水模块分别与第一水箱区以及河流模拟模块的下渗区连通,出水汇流模块分别与第二水箱区底部以及河流模拟模块出水口连通。本发明为河流生态补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装置,主要用于对生态补水过程中河流下渗水流在非饱和带‑饱和带中运移的认识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34761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710664510.2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水污染的水生植物生长范围控制系统,包括生长控制器、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所述生长控制器包括分别与主控板连接的水质监测装置、可移动滑杆、粉碎装置和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将监测到的水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传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将接收到的水质信息进行分析,如果水质数据不符合设定值,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生长控制器发送扩大/缩小生长范围命令,所述粉碎装置启动粉碎多余的水生植物并回收,解决了人力的浪费,降低了成本,防止了对周围环境的再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507604.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湿地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各保护区域中至少有一个目标保护对象;获取各保护区域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若保护区域对应有多个目标保护对象,根据各时间段内保护区域中各目标保护对象的生态需水量确定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根据各保护区域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和/或各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确定湿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从而实施动态定量化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507604.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湿地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域,各保护区域中至少有一个目标保护对象;获取各保护区域的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若保护区域对应有多个目标保护对象,根据各时间段内保护区域中各目标保护对象的生态需水量确定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根据各保护区域中的目标保护对象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和/或各保护区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确定湿地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态需水量。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计算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从而实施动态定量化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16070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204635.2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的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测支流生境的历史环境数据;从历史环境数据中提取关于水文情势、水质状况、鱼类、生境状况的数据,根据数据构建要素层指标;分别从关于水文情势、水质状况、鱼类、生境状况的数据中提取子指标数据,构建各要素层指标;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相对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所述各指标层指标的权重评估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通过实施本发明,为支流生境替代保护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行业主管部门完善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88522.8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栖息地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数据采集,获得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因子;目标动物样本采集,获得目标动物分布特征;目标动物的分布特性与目标动物生活环境因子关系分析;将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因子作为输入层变量,目标动物的分布特征作为输出层变量,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目标动物栖息地模型。本发明的模型构建方法在改变目标动物的生活环境因子,可以得到在该生活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目标动物分布特征,也就是说,在目标动物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仍然能够得到动物的分布特征,因此,本发明的动物栖息地模型构建方法应用的更加广泛,构建的模型也更加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69632.8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削减水体营养盐的载体组合系统,用于水底沉积物主动翻扬装置;用于对翻扬的水体进行吸收净化同时提供生物活动的通道;以及在生物通道中构建水体植被养殖区和选择性生物养殖区;在选择性生物养殖区上设置用于水体控氧的生态养殖浮筏,其组合方法为,根据测定营养盐分布数据得出阶梯节点;在相对应的阶梯节点上设置生物通道;在生物通道中建立植被养植和生物养殖的交错处理区;在入库河流的近岸水域同时进行混合微生物培殖和投加,对入库河流处的近岸水域底部沉积物地毯式的沉积物翻扬,避免了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在夏季水温较高时爆发性逸出,有效地破坏处理区内的氮磷比,降低水藻等生态污染藻类的存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7957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07507.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 C12M29/04 , C12M31/10 , C12M41/00 , C12M41/12 , C12M41/26 , C12M41/28 , C12M41/32 , C12M41/40 , C12M41/4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藻类观测与藻种智能识别系统,包括:培养罐、数据采集装置、在线分析装置、综合分析装置及控制装置。其中,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实时在线测定培养罐的生态参数、水样的理化参数并通过局域网将生态参数、理化参数分别传输给控制装置及综合分析装置,在线分析装置,用于在线测定水样的生态参数并通过局域网将生态参数传输给综合分析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培养罐的生态参数、水样的理化参数,控制数据采集装置,综合分析装置,用于对培养罐的生态参数、水样的理化参数及水样的生态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在线识别藻类,缩短了藻类的观测的周期、简化了藻种的识别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