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流通阻力的地坑式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457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215707.7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流通阻力的地坑式空气过滤净化装置,涉及乏燃料后处理设施中的放射性通风系统设备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内置在厂房地坑中的一体式筒状壳体,对称布置在壳体腔底的第一级过滤器和第二级过滤器,固定在壳体的底壁下方、且与第一级过滤器连通的进风接头,固定在壳体的底壁下方、且与第二级过滤器连通的出风接头,封堵在壳体上口的屏蔽盖板和屏蔽塞;在所述进风接头与第一级过滤器进口端的结合部位、出风接头与第二级过滤器出口端的结合部位均安装有密封圈。本发明优化了传统地坑式过滤净化装置的气流结构,增加了气体流道中的有效气流截面,大幅度降低了气流系统的阻力,降低系统后期运行成本。

    一种低流通阻力的地坑式空气过滤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021446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359983.6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流通阻力的地坑式空气过滤净化装置,涉及乏燃料后处理设施中的放射性通风系统设备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内置在厂房地坑中的一体式筒状壳体,对称布置在壳体腔底的第一级过滤器和第二级过滤器,固定在壳体的底壁下方、且与第一级过滤器连通的进风接头,固定在壳体的底壁下方、且与第二级过滤器连通的出风接头,封堵在壳体上口的屏蔽盖板和屏蔽塞;在所述进风接头与第一级过滤器进口端的结合部位、出风接头与第二级过滤器出口端的结合部位均安装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传统地坑式过滤净化装置的气流结构,增加了气体流道中的有效气流截面,大幅度降低了气流系统的阻力,降低系统后期运行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放射性气载污染量评估方法、装置和核设施分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8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94219.3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气载污染量评估方法、装置和核设施分区方法,该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存储桶的几何参数、所述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特性和所述核设施的通风参数;基于所述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特性,得到所述放射性物质的空气导出浓度;基于所述放射性物质的空气导出浓度和所述存储桶的几何参数、以及所述核设施的通风参数,确定所述核设施正常工况下的第一气载污染量和异常工况下的第二气载污染量;基于所述第一气载污染量、第二气载污染量以及所述放射性物质的空气导出浓度,确定所述核设施正常工况下的第一气载污染水平和异常工况下的第二气载污染水平。由此可以准确计算得到核设施的气载污染物水平。

    一种核燃料后处理厂房的通风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12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409645.X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燃料后处理厂房的通风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送风总管、排风总管、排风机、控制系统和多根送风支管和多根排风支管,多根送风支管、多根排风支管分别与核燃料后处理厂房的多个放射性区域一一对应,送风支管和其对应的排风支管分别实现对相应放射性区域的送风和排风,排风机设于排风总管上,每根排风支管上均设有PM颗粒物测量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排风总管上设有放射性气溶胶检测仪,控制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某一排风支管上的PM颗粒物测量传感器和放射性气溶胶检测仪的测量浓度均增大的信号时,控制排风支管上的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增大。本发明能够减少通风系统各类设备的规模,降低运行能耗,同时可靠保障放射性厂房室内环境。

    一种相变储热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81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39192.2

    申请日:2023-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相变储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储热模块和供热模块,供热模块连接储热模块,对储热模块进行加热,储热模块包括第一腔体和位于第一腔体内底部的多孔体,多孔体本体形成第一换热区域,多孔体上部形成位于第一腔体的第二换热区域,多孔体本体内填充相变材料,在加热状态下,相变材料在第一换热区域以热传导方式与多孔体进行热量交换,避免相变材料在第一腔体底部沉积,经过热量交换后的相变材料由第一换热区域进入第二换热区域。本发明将相变材料与热管物理隔离,避免了热管腐蚀泄露;同时通过在储热模块底部设置多孔体,降低相变材料侧传热热阻,提高储热装置整体的传热性能,避免相变材料在腔体内沉积。

    人员通道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356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0493.8

    申请日:2024-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员通道通风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人员通道内的滞留人数、实时风量值和设定送风量值,以及,人员通道内的压差绝对值和人员通道的压差设定范围。根据人员通道内的滞留人数,计算得到人员通道的所需新风量值。根据所需新风量值、实时风量值和设定送风量值,对送风装置的送风量和排风装置的排风量进行新风调节。根据压差绝对值和压差设定范围,对完成新风调节后的送风装置的送风量和排风装置的排风量进行压差调节。该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核设施人员通道的负压需求和新风需求,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通道通风换气的运行成本。

    核设施排风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76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05472.3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核设施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组件、排风主管和多个排风支管,排风组件适于设置在设施内部,排风主管适于设置在设施外部,其中至少一个排风支管一端与排风主管相连通,另一端适于与排风组件相连通,至少一个排风支管另一端设有接口组件,排风主管与排风支管连接处设有倒角,本发明通过在排风主管与排风支管连接处设置倒角,当排风组件将设施内空气向室外输送时,倒角结构可减少气流与对接处的冲击,减小了气流局部的压力梯度,避免涡流产生,从而可避免涡流使气体倒灌回设置内,保障了设施内人员的辐射安全,同时还减小了气流在排风主管与排风支管内的阻力,便于将空气排出,具有结构简单,防倒灌效果好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