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8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31475.9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16C20/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颗粒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流体的基本参数,待分析流体为不可凝气体、水蒸气和气溶胶颗粒的混合物;构建待分析流体的计算域的几何模型;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化,得到几何模型的网格单元数据集;获取控制方程、预先创建的壁面冷凝函数、湍流模型、第二组分输运方程、沉积通量方程;基于基本参数和网格单元数据集,通过求解器求解获取控制方程、预先创建的壁面冷凝函数、湍流模型、第二组分输运方程、沉积通量方程,获得待分析流体在计算域的工况分布数据;基于工况分布数据对气溶胶颗粒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对气溶胶颗粒的运动行为进行准确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983036.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16C20/10 , G16C20/3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安全壳内大气总压力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核工业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S110、获取安全壳内氢气浓度范围;S120、根据氢气浓度范围,确定安全壳内第一大气总压力Pa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氢气浓度范围确定安全壳内第一大气总压力,相对于采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对核电厂典型严重事故序列进行计算得到氢气释放量曲线以及安全壳大气压力温度曲线,然后以氢气释放量曲线、安全壳大气压力温度曲线作为输入,采用自编程序计算氢气绝热等容完全燃烧后安全壳大气的大气总压力的常规做法,本申请的方法打破了常规思维,能够精准地确定安全壳内第一大气总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937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0752378.7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反应堆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反应堆熔融物碎片床的注水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10)内部底端的堆坑内的集水底盘(4),冷却水(8)能够由集水底盘(4)的内部向上方涌出至集水底盘(4)的上表面。本分明能够在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时将熔融物碎片床内的衰变热量快速有效地导出,并在长期阶段维持熔融物碎片床的可冷却性,从而保持安全壳结构的完整性,缓解事故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020107.9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壳内气溶胶在微通道滞留的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气溶胶配送系统向模拟容器内定量输送气溶胶,蒸汽供应系统向模拟容器内定量输送蒸汽,模拟容器、微通道结构和气溶胶浓度测量系统依次相连,模拟容器将气溶胶和蒸汽混合,并维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以模拟严重事故下的安全壳内环境,微通道结构用于模拟安全壳缝隙环境,气溶胶和蒸汽混合所形成的混合气经微通道结构滞留后泄漏至气溶胶浓度测量系统中,气溶胶浓度测量系统用于检测混合气中的气溶胶浓度。本发明通过设计全新的安全壳内气溶胶在微通道滞留的实验研究系统,能够重现严重事故工况下安全壳上气溶胶在微小缝隙中的滞留特性研究,为滞留特性模型研究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912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3686.2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包括:安全壳外置冷却水箱、上升管线、下降管线、换热器、气体导管、抽气装置、不可凝气体储存箱,上升管线、下降管线分别贯穿安全壳,换热器分别通过上升管线、下降管线与安全壳外置冷却水箱连接,气体导管的入口端位于换热器外围,气体导管与不可凝气体储存箱连接,气体导管的出口端插入不可凝气体储存箱内的水溶液中,抽气装置与气体导管连接,抽气装置用于抽吸换热器外围的不可凝气体,不可凝气体储存箱用于储存抽气装置抽吸的不可凝气体。本发明中的有效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内蒸汽冷凝后剩余的不可凝气体层抽吸至不可凝气体储存箱,从而增强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的换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0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89998.1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测量缝隙内气溶胶滞留效率的实验方法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气溶胶进气机构、第一回路、第二回路、流量计,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并列设置,两者的上游端均与气溶胶进气机构相连,且第一回路上设有第一滤膜和第一缝隙试验件,第二回路上设有第二缝隙试验件和第二滤膜;流量计与第一回路、第二回路两者的下游端分别相连。该方法包括:测量第一缝隙试验件和第二缝隙试验件的流量;测量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上的气溶胶含量;根据第一缝隙试验件和第二缝隙试验件的流量、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上的气溶胶含量,计算缝隙内气溶胶滞留效率。本发明可规避传统技术中因探头、时间延迟、光学仪器本身信号重合度等问题引入的误差,测量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6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9928.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安全壳超压时可释放高温高压气体,过滤排放系统包括:隔离阀组件,隔离阀组件与安全壳连通;发电装置,发电装置与隔离阀组件连接并将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并导出排放气体;静电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由发电装置提供电能,用于接收并净化排放气体;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位于静电除尘装置的下游,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液,过滤液用于过滤经静电除尘装置的气体。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利用事故后安全壳内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将高温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自供电式预去除气溶胶的目的,减少能源浪费;通过多级过滤组件可降低下游过滤组件对气溶胶过滤的压力,提升过滤效率的同时增强排放气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1737.8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厂气溶胶去除的非能动喷淋系统,包括:凝液收集器、导流管、喷淋水箱、喷淋管、爆破阀、喷头,凝液收集器通过导流管与喷淋水箱连接,凝液收集器用于收集安全壳内的冷凝液,喷淋水箱通过喷淋管与喷头连接,爆破阀设置于喷淋管上,当安全壳内的压力到达爆破阀的启动触发压力时,爆破阀开启,喷淋水箱内的水通过喷淋管流入喷头,通过喷头喷水去除安全壳内气溶胶。本发明中的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与自然去除方式相比,本系统可提供更为高效的安全壳内悬浮气溶胶的去除;与能动喷淋系统相比,本系统不需要配有泵及电源等设备,事故工况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系统可将壁面附近的凝液收集,可为喷淋系统提供更持久的水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8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63366.4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氢气复合器自然循环流动实验的模拟装置,属于核事故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氢气复合器流道模拟体,它包括壳体,壳体下部设有进气通道,上部开有排气格栅;壳体内侧下部设有多孔介质氢气燃烧器组,空气注入管线、氢气注入管线、水冷管线注水管和水冷管线排水管位于多孔介质氢气燃烧器组四周,通过不同接管与多孔介质氢气燃烧器组连通,空气和氢气分别通过空气注入管线和氢气注入管线注到多孔介质氢气燃烧器组内,当其内氢气浓度满足燃烧条件时,氢气‑空气混合气体在多孔介质氢气燃烧器组内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本发明能避免采用真实氢气环境进行氢气复合器实验带来的风险,又能避免采用电加热模拟氢气复合器时功率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8894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27334.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严重事故放射性源项及后果的分析方法、核反应堆的参数优化方法以及装置,该分析方法包括:通过目标分析程序,对反应堆进行建模并进行基准工况计算,得到初始源项结果和初始后果结果;根据初始源项结果和初始后果结果对初始输入参数进行筛选,得到源项不确定性参数集和后果不确定性参数集;根据不确定性参数集,利用目标分析程序得到源项不确定性参数的源项分析统计结果和后果不确定性参数的放射性后果统计结果;基于源项分析统计结果、放射性后果统计结果、源项不确定性参数集和后果不确定性参数集,对各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不确定性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对源项和后果的参数不确定性进行量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