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666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270945.6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樟精油提取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取生长量相对稳定的油樟树的油樟叶,制备菌溶液,将腐熟剂溶解于蒸馏水中,将菌溶液均匀喷洒在油樟叶表面,并用封口膜密封生产容器开口,以腐熟剂作为复合菌种,在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将溶液均匀喷洒在油樟叶表面,密封,阴凉的环境中静置一周进行预处理可使油樟精油提取得率提高,以便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改善以现有提取方式依靠香料物质从物料中自然析出,但是目前物料析出程度有限,后期提取过程中的得油率不理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69166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181061.2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K36/54 , A61P39/06 , C08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开发领域,涉及提供天然产物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具体涉及肉桂中的天然均一多糖及其在制备天然抗氧化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从肉桂中分离得到一个均一多糖(CNP),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125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150μg/mL。本发明的肉桂中的天然均一多糖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制备天然抗氧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86916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81061.2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A23L33/125 , A61K31/715 , A61K36/54 , A61P39/06 , C08B3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开发领域,涉及提供天然产物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具体涉及肉桂中的天然均一多糖及其在制备天然抗氧化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从肉桂中分离得到一个均一多糖(CNP),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125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150μg/mL。本发明的肉桂中的天然均一多糖可进一步作为活性成分,制备天然抗氧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46954.4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检测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属于中医药检测技术领域。肉桂油中醛类化合物中的羰基与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环境中受热可以生成黄色的苯腙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强碱性环境中可以进一步转变为化学性质稳定的红色显色物质,使用数码相机对实验样品进行拍照,然后借助图像处理软件读取图像的RGB通道数据,实现颜色到数据的转化。本方法通过对红色显色物质的检测,实现肉桂油样品中醛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该检测方法不仅线性良好、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基质干扰小、准确度高,同时兼备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操作方便快捷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74840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71748.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肉桂枝叶中提取肉桂油的原料预处理方法,该预处理方法是利用酵母或腐熟剂对原料进行固态发酵,属于生物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与水蒸气蒸馏法或其他精油提取方法相结合,不仅能促进肉桂油提取得率的提高,还能保证肉桂油成分与直接提取所得肉桂油的化学成分、组成无显著性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11708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83414.0
申请日:2020-0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C29/50 , C07C35/08 , C07C35/12 , C07C31/135 , C07C49/403 , C07C45/33 , C07C49/407 , C07C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 烷羟基化氧化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常压空气或富氧空气或氧气与惰性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为氧化剂,使用金属茂或它们的固载物作为催化剂,在无外加溶剂或共氧化还原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束后经精馏分离得到对烷醇产品,主要成分包括:对烷-1-醇、对烷-2-醇、对烷-3-醇、对烷-4-醇、对烷-8-醇以及少量对烷-2-酮和对烷-3-酮,对烷醇产品中二氢松油醇(对烷-1-醇、对烷-4-醇、对烷-8-醇)的总选择性>90%。本发明方法所用催化剂用量小、反应工艺简单、温度低、引发速率高、选择性好,可以均相催化,也可以固载后异相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058955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12230.1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常压柱层析从迷迭香提取物中分离纯化鼠尾草酸的方法。将硅胶用等体积的石油醚(60~90℃)分散均匀后匀浆湿法装柱,将迷迭香提取物用乙酸丁酯溶解后上样,以乙酸丁酯和石油醚(60~90℃)的体积比为4∶1~4∶10作为洗脱剂,流速为2~8mL/min,洗脱后的级分分段收集,合并具有相同成分的级分,减压浓缩得层析产物,可获得纯度98%以上的鼠尾草酸产品。本发明使用常规易得的溶剂,不需使用特殊高压高温设备,成本低、纯化效率高、溶剂残留少且易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8239.2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A23L33/10 , A23L29/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油茶皂素制备含有梭形乳液滴的高稳定性乳液凝胶的方法。所述方法以油茶皂素作为乳化剂,以卡拉胶作为稳定剂,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水相,以植物油为油相,利用高速均质一步法制备出高稳定性的低油相乳液凝胶。油茶皂素和卡拉胶协同作用构建出独特的梭形乳液滴,所述梭形乳液滴既能保证乳液凝胶优良的流变学性质,又能有效提高乳液凝胶的热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本发明所提供的的基于油茶皂素制备含有梭形乳液滴的乳液凝胶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推广,且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所得乳液凝胶含油量低,稳定性强,可以作为脂肪替代品应用于食品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92437.X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稳定乳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HPLC测定食品样品中杀菌剂残留的方法,具体为采用阿拉伯树胶作为分散剂,癸酸作为萃取剂,两者涡旋混合后,同时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中,通过移液枪吹打混合形成半稳定的乳剂,实现对食品样品中残留杀菌剂的萃取,通过短时间静置,实现萃取剂和待测样品之间自动分离,上层萃取相直接转移到样品瓶中,之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及回收率均可满足分析要求。整个操作过程避免使用毒性有机溶剂及离心设备,具有简洁、快速、环境友好等优势。本发明还提供了阿拉伯树胶的一种新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3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424425.0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IPC: C07D231/18 , C07D213/71 , C07D333/42 , C07D333/34 , C07D215/36 , C07D217/22 , C07D277/54 , C07D295/2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海松酰基杂环磺酰胺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室温下,将异海松酸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同时将EDC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将溶解的EDC加至异海松酸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活化,活化结束后过滤除去部分EDC待用;将对苯二胺、三乙胺和四氢呋喃烧瓶内搅拌溶解,随后,杂环磺酰氯溶解于四氢呋喃中,缓慢滴加到烧瓶中,常温反应,后将上述酸化的异海松酸滴加至反应烧瓶中,常温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生成的三乙胺盐酸盐和EDC,除去溶剂得到固体产物,重结晶得产物。本发明产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采用先活化异海松酸制备异海松酰基杂环苯磺酰胺类衍生物,可缩短反应步骤,简化反应流程,显著提高了反应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