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86106468A
公开(公告)日:1987-05-06
申请号:CN86106468
申请日:1986-09-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山东省胶南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G9/10
Abstract: 一种植物扦插生根培养装置。该装置由软塑料袋、营养基质、中央支撑部件、灌水部件、地热线、喷雾器、保湿控光罩以及保温遮荫罩等部分组成。它能为插条生根培养提供适宜的地温、气温、湿度、光照波长及透光率。采用该装置不仅能常年扦插繁殖,且扦插生根时间可缩短三分之一,加之是立体培养可充分利用空间,所以与常规扦插育苗比较,其产量可提高10~15倍。它既是生产装置,又是贮运、移栽过程中插穗的保鲜包装器具。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19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21821.7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肥125‑500份、磷肥200‑750份、钾肥20‑75份、有机肥250‑500份、土壤改良生物菌肥100‑200份。本发明将氮、磷、钾的速效肥与作为长效肥料的有机肥结合使用,提供了全面的营养元素,且有机肥和氮、磷、钾肥质共同提高了其有效性和利用率,还添加了土壤改良生物菌肥,使微生物与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相互作用,增加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杨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33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07614.1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硬叶兰与卡特兰种子萌发的胶膜菌属真菌的筛选及共生体系建立方法,采用Tcs1菌株与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兰科植物种子建立共生关系,促进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硬叶兰种子、卡特兰YK种子、卡特兰YD种子。在人工培养基上采用胶膜菌属真菌和兰科植物种子进行共生萌发试验,并与不接菌的兰科植物种子对照组进行对比,筛选可广泛高效促进种子萌发的菌根真菌以及适宜的共生培养基。获得兰科植物种子萌发阶段的有效共生真菌,并利用共生萌发培养技术提高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率,建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共生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334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1407614.1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硬叶兰与卡特兰种子萌发的胶膜菌属真菌的筛选及共生体系建立方法,采用Tcs1菌株与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兰科植物种子建立共生关系,促进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硬叶兰种子、卡特兰YK种子、卡特兰YD种子。在人工培养基上采用胶膜菌属真菌和兰科植物种子进行共生萌发试验,并与不接菌的兰科植物种子对照组进行对比,筛选可广泛高效促进种子萌发的菌根真菌以及适宜的共生培养基。获得兰科植物种子萌发阶段的有效共生真菌,并利用共生萌发培养技术提高兰科植物种子萌发率,建立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共生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332023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10090076.9
申请日:2005-08-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草地早熟禾成熟种子为材料建立其再生体系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将无菌种子播于无菌芽床诱导萌发后再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培养获得高频再生植株。培养过程中除植株再生是在含噻重氮苯基脲TDZ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的外,其它培养阶段均在含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噻重氮苯基脲TDZ(或激动素KT)不同浓度配比的MSM培养基培养。间接诱导愈伤组织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继代培养过程添加Cu2+,利于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质量,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低浓度TDZ、培养基大量元素及蔗糖用量利于提高愈伤组织植物再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749391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90076.9
申请日:2005-08-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草地早熟禾成熟种子为材料建立其再生体系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将无菌种子播于无菌芽床诱导萌发后再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培养获得高频再生植株。培养过程中除植株再生是在含噻重氮苯基脲TDZ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的外,其它培养阶段均在含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噻重氮苯基脲TDZ(或激动素KT)不同浓度配比的MSM培养基培养。间接诱导愈伤组织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继代培养过程添加Cu2+,利于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质量,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低浓度TDZ、培养基大量元素及遮糖用量利于提高愈伤组织植物再生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