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287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0246449.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真空吸取器吸口装置及优化设计方法,涉及真空吸取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真空吸取器功能单一、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吸取器体和拟形密封圈,吸取器体同轴设置有直径依次增大的锥形吸口、平面吸口、球面吸口;吸取器体为硬质体,拟形密封圈为软质体,拟形密封圈与吸取器体套接。本发明拓宽了真空吸取器吸取外球面型物件的吸口直径范围,提高了真空吸取器的有效吸取重量,扩大了真空吸取器的使用范围,减轻了真空吸取器自身的重量,体现了轻量化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5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0488918.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04B41/06 , F04B41/02 , F04B37/14 , F04B39/10 , F04B49/00 , F04B49/22 , F04B49/06 , F04B49/02 , B25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制造与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气路装置及漏气切换方法,包括主真空泵、副真空泵、主副切换电磁阀,以及各吸盘配套设置的吸盘电磁阀;主副切换电磁阀为三位五通中位加压式电磁阀,吸盘电磁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主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1连接,各吸盘电磁阀气口2封闭,各吸盘电磁阀气口4与其配套吸盘连接;副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3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4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1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2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5连接。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多吸盘式真空吸具中有吸盘漏气时,将漏气的吸盘与主气路进行阻隔,目的在于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7059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126276.4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间隙的全闭环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加载机构;控制单元控制加载杆步进下降,实现对组件外上件的加载;加载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滑块组件往复运动,带动图像传感器测量上下件之间的间隙值;通过测距仪测量上下件的初始间距,并计算满足装配间隙要求时组件下件和组件外上件的理论间距,测距仪实时测量组件下件和组件外上件间距,并实时反馈给控制单元;然后控制单元对上下件之间的实时间距值与满足装配间隙要求时的理论间距值进行大小比较,调整实时间距值不大于理论间距值;完成间隙调整后,拆卸加载机构,结束装配间隙控制;采用本方案,能解决实现装配组件上下件间隙的自动测量与自动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2730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42433.0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接式加载调整装置及方法,包括安装座,安装座提供安装支撑接口;还包括承载台、同步升降机构和加载机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放置待检测产品;所述安装座下设有同步升降机构,所述同步升降机构的两侧丝杆向上穿过所述安装座与加载机构连接;所述加载机构包括两根加载杆和加载梁,所述加载梁套设于两根加载杆上;还包括转接件,实现同步升降机构两侧丝杆与加载杆的连接锁紧。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实现了加载杆和加载梁的快速安装,重复定位可靠;减小了加载装置体积,缩短了升降行程,提高了加载效率;还实现了加载间隙均匀性调整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74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75906.0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iTiNb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真空自耗熔炼、真空感应熔炼或真空等离子熔炼的方法,获得以Ni、Ti和Nb作为主要化学成分的合金,经锻造、热轧、冷轧或冷拉后,先在高于900℃下保温1~4小时后水冷,再在高于250℃范围内保温2~6小时后水冷或空冷。本发明的NiTiNb形状记忆合金中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为:Ni50.5~55%,Ti39~45.5%,Nb3~6.5%,其余为杂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滞后比Ni47Ti44Nb9合金更宽,记忆性能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88918.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04B41/06 , F04B41/02 , F04B37/14 , F04B39/10 , F04B49/00 , F04B49/22 , F04B49/06 , F04B49/02 , B25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制造与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气路装置及漏气切换方法,包括主真空泵、副真空泵、主副切换电磁阀,以及各吸盘配套设置的吸盘电磁阀;主副切换电磁阀为三位五通中位加压式电磁阀,吸盘电磁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主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1连接,各吸盘电磁阀气口2封闭,各吸盘电磁阀气口4与其配套吸盘连接;副真空泵与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3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4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1连接,主副切换电磁阀气口2和各吸盘电磁阀气口5连接。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多吸盘式真空吸具中有吸盘漏气时,将漏气的吸盘与主气路进行阻隔,目的在于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51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66523.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04B49/06 , F04B49/00 , F04B49/22 , F04B49/02 , F04B41/06 , F04B41/02 , F04B37/14 , F04B39/10 , B25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制造与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主继电器,以及各吸盘配套设置的吸盘继电器和负压传感器;主继电器1对常开触点对和主路电磁阀的左位线圈串联,1对常闭触点对和主路电磁阀的右位线圈串联,1对常开触点对和主副切换电磁阀的左位线圈串联;各吸盘继电器1对常开触点对与其配套电磁阀左位线圈串联,1对常闭触点对与其配套电磁阀右位线圈串联;各负压传感器被设置为真空度低于阈值时,输出高电平至配套吸盘继电器控制线圈。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多吸盘式真空吸具中有吸盘漏气时,将漏气的吸盘与主气路进行阻隔,目的在于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051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0466523.5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F04B49/06 , F04B49/00 , F04B49/22 , F04B49/02 , F04B41/06 , F04B41/02 , F04B37/14 , F04B39/10 , B25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制造与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吸盘式真空吸具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主继电器,以及各吸盘配套设置的吸盘继电器和负压传感器;主继电器1对常开触点对和主路电磁阀的左位线圈串联,1对常闭触点对和主路电磁阀的右位线圈串联,1对常开触点对和主副切换电磁阀的左位线圈串联;各吸盘继电器1对常开触点对与其配套电磁阀左位线圈串联,1对常闭触点对与其配套电磁阀右位线圈串联;各负压传感器被设置为真空度低于阈值时,输出高电平至配套吸盘继电器控制线圈。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多吸盘式真空吸具中有吸盘漏气时,将漏气的吸盘与主气路进行阻隔,目的在于不影响其他吸盘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82879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46449.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真空吸取器吸口装置及优化设计方法,涉及真空吸取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真空吸取器功能单一、可靠性较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吸取器体和拟形密封圈,吸取器体同轴设置有直径依次增大的锥形吸口、平面吸口、球面吸口;吸取器体为硬质体,拟形密封圈为软质体,拟形密封圈与吸取器体套接。本发明拓宽了真空吸取器吸取外球面型物件的吸口直径范围,提高了真空吸取器的有效吸取重量,扩大了真空吸取器的使用范围,减轻了真空吸取器自身的重量,体现了轻量化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0592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126276.4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IPC: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间隙的全闭环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加载机构;控制单元控制加载杆步进下降,实现对组件外上件的加载;加载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滑块组件往复运动,带动图像传感器测量上下件之间的间隙值;通过测距仪测量上下件的初始间距,并计算满足装配间隙要求时组件下件和组件外上件的理论间距,测距仪实时测量组件下件和组件外上件间距,并实时反馈给控制单元;然后控制单元对上下件之间的实时间距值与满足装配间隙要求时的理论间距值进行大小比较,调整实时间距值不大于理论间距值;完成间隙调整后,拆卸加载机构,结束装配间隙控制;采用本方案,能解决实现装配组件上下件间隙的自动测量与自动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