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1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40959.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生土壤剖面结构的高寒矿区土壤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重构土壤参照系、重构土壤剖面结构和自然环境的步骤:S1、以原生土壤剖面为基准,调查自然土壤剖面结构和理化性质,建立参照系;S2、根据步骤S1确定的原生土壤剖面调查结果,重构土壤剖面的空间层序;S3、根据步骤S1确定的原生土壤剖面调查结果,重构土壤自然环境;S4、在表层重构保水层。本发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石机械破碎,就地翻耕,有效解决高寒矿区地处偏远、土源缺乏、外地运土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在种植层实施表层保水设计,有效增加壤中流,消减大气降水的地表径流流失量,满足高寒矿区植被恢复和水源涵养的功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5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19038.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Q40/03 , G06F16/215 , G06F16/23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可信度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过程流程挖掘的数据可信度评价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源可信度评价模块,用于对数据源的可信度进行客观评估;数据质量评价模块,用于使用客观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对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估;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评价结果对挖掘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模块,用于使用数据挖掘算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挖掘。通过客观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对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估,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避免用户因主观的判断对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产生不同的判断,进而提高系统评价结果的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2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05382.7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V10/764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沙化程度的动态评估流程模型,属于土壤评估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土壤沙化程度的动态评估流程模型,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和评估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识别土壤沙化的发生、发展及其潜在风险,进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循环的问题,本发明能够精确划分土壤沙化的敏感性指数,在待评估区域的土壤分析时结合土壤的地貌特征,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对土壤地形的关注度不高的缺陷,提高土壤沙化评估和风险分析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土壤沙化程度分析的准确性,能够准确识别土壤沙化的发生、发展及其潜在风险,进而能够及时对待评估区域的土壤进行治理和预防,避免了土壤沙化破坏生态系统的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5784.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编队的地质灾害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需求参数集构建地面待测区选取模型和地质灾害识别模型;基于所述需求参数集和检测区域的大小确定无人机编队的队形和航线;基于所述队形和航线控制无人机编队对检测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第一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结合所述地面待测区选取模型,得到地面待测区域;基于地面无人车对所述地面待测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第二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和所述第二姿态位置序列数据,结合所述地质灾害识别模型,得到地质灾害识别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地质安全隐患、土地损毁和生态退化等的监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