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5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5784.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编队的地质灾害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需求参数集构建地面待测区选取模型和地质灾害识别模型;基于所述需求参数集和检测区域的大小确定无人机编队的队形和航线;基于所述队形和航线控制无人机编队对检测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第一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结合所述地面待测区选取模型,得到地面待测区域;基于地面无人车对所述地面待测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第二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姿态位置序列数据和所述第二姿态位置序列数据,结合所述地质灾害识别模型,得到地质灾害识别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对地质安全隐患、土地损毁和生态退化等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5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19038.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Q40/03 , G06F16/215 , G06F16/23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可信度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过程流程挖掘的数据可信度评价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控制系统的运行;数据源可信度评价模块,用于对数据源的可信度进行客观评估;数据质量评价模块,用于使用客观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对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估;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评价结果对挖掘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模块,用于使用数据挖掘算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挖掘。通过客观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对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评估,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避免用户因主观的判断对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产生不同的判断,进而提高系统评价结果的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2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42854.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3 , G06Q10/0631 ,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监管流程数据的执行进度合理性评估系统及方法,属于进度评估技术领域,系统包括采集存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模型训练模块、模型优化模块、预测评估模块及预警管控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不能基于监管流程数据对执行进度合理性进行有效地评估,不能及时了解项目执行进度,且不能对项目执行进度进行有效管控,导致项目执行进度缓慢,降低项目管理的质量及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基于最佳的执行进度合理性评估模型对监管流程特征数据进行预测评估,可基于监管流程数据对执行进度合理性进行有效地评估,能及时了解项目的执行进度,且能对项目的执行进度进行有效地管控,可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可提升项目管理的质量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01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40959.2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生土壤剖面结构的高寒矿区土壤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重构土壤参照系、重构土壤剖面结构和自然环境的步骤:S1、以原生土壤剖面为基准,调查自然土壤剖面结构和理化性质,建立参照系;S2、根据步骤S1确定的原生土壤剖面调查结果,重构土壤剖面的空间层序;S3、根据步骤S1确定的原生土壤剖面调查结果,重构土壤自然环境;S4、在表层重构保水层。本发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废石机械破碎,就地翻耕,有效解决高寒矿区地处偏远、土源缺乏、外地运土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在种植层实施表层保水设计,有效增加壤中流,消减大气降水的地表径流流失量,满足高寒矿区植被恢复和水源涵养的功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76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098524.9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Q40/12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8/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其中数据存储用于实现对地理信息、绩效指标、下达资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处理分析用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数据的收集、监督、资金的派发以及地图信息的显示,从而实现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功能;核心业务子系统,用于实现中央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的接收、分配、下达、报备、审核工作:中央客户端接收下达的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信息;根据每个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资金和绩效指标的分配;下发监管中心客户端分配的专项资金以及需要实现的绩效指标到地方客户端。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8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20908.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F18/25 , G06F18/22 , G06F18/2431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因子专项资金填报逾期预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属于资金填报进度监管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历史项目信息及包含节点信息的完整填报路径,提取包含节点状态、填报期限、资金金额的时序化评价因子,输入训练好的LSTM模型要素融合特征,利用要素融合特征训练并优化逾期预测模型至损失最小。随后,获取当前项目信息,提取要素融合特征输入模型,预测当前项目填报路径及节点,根据节点位置计算填报时间,与预警阈值对比,实现逾期判断与预警。本发明克服了专项资金填报实时监控困难、管理和监督困难以及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专项资金填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288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620908.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F18/25 , G06F18/22 , G06F18/2431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因子专项资金填报逾期预测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属于资金填报进度监管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历史项目信息及包含节点信息的完整填报路径,提取包含节点状态、填报期限、资金金额的时序化评价因子,输入训练好的LSTM模型要素融合特征,利用要素融合特征训练并优化逾期预测模型至损失最小。随后,获取当前项目信息,提取要素融合特征输入模型,预测当前项目填报路径及节点,根据节点位置计算填报时间,与预警阈值对比,实现逾期判断与预警。本发明克服了专项资金填报实时监控困难、管理和监督困难以及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专项资金填报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44635.7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IPC: G06Q50/02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山环境承载力确定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矿山环境承载力确定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确定环境承载力的矿山环境参数;根据矿山环境参数,利用Satty标度法,建立判断矩阵集;确定判断矩阵集中每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得到权重向量;根据矿山环境参数,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矿山环境参数的模糊隶属度矩阵;根据模糊隶属度矩阵和权重向量,利用模糊算子,确定矿山环境承载力,为决策矿产资源开发策略和开发强度提供数据支撑。本发明提高了矿山环境承载力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98524.9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互联网+政务的自然资金及绩效数据共享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分析,其中数据存储用于实现对地理信息、绩效指标、下达资金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处理分析用于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数据的收集、监督、资金的派发以及地图信息的显示,从而实现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同督办功能;核心业务子系统,用于实现中央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的接收、分配、下达、报备、审核工作:中央客户端接收下达的专项资金与绩效目标信息;根据每个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资金和绩效指标的分配;下发监管中心客户端分配的专项资金以及需要实现的绩效指标到地方客户端。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