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逾渗网络的页岩孔隙连通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69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678985.9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逾渗网络的页岩孔隙连通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样品的氮气吸附实验数据;氮气吸附实验数据包括氮气吸附‑解析等温线以及孔径分布曲线;根据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计算目标页岩样品中孔隙被占用的概率和孔隙为渗流簇的概率;将计算得到的概率输入至孔隙配位数计算模型中,确定目标页岩样品的孔隙配位数;孔隙配位数用于评价目标页岩样品的孔隙连通性,孔隙配位数与孔隙连通性成正比。本发明基于氮气吸附‑解吸法,使其检测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别,并且利用氮气吸附解吸的差异,结合逾渗网络来计算孔隙网络的配位数,准确的定量了页岩孔隙连通性。

    一种页岩密闭孔隙可压裂性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6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852055.X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密闭孔隙可压裂性的测定方法,通过逐级碎样,称取每一级粒径下样品的质量,并测量该质量下的视骨架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得每一级粒径下的岩石骨架视密度。在岩石被粉碎的过程中,其密闭孔隙会逐渐被打开,随着粉碎程度的增加,被打开的密闭孔隙越来越多,对应样品的视密度也逐渐增大,且两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据此,首先建立样品粒径与视密度的数学方程获取更准确的岩石密度,然后结合有机碳含量和全岩XRD衍射数据判定所求岩石密度的可靠性,最后根据视密度和密闭孔隙的对应关系获取岩石的密闭孔隙度和可压裂性参数。

    一种页岩密闭孔隙可压裂性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66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52055.X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密闭孔隙可压裂性的测定方法,通过逐级碎样,称取每一级粒径下样品的质量,并测量该质量下的视骨架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得每一级粒径下的岩石骨架视密度。在岩石被粉碎的过程中,其密闭孔隙会逐渐被打开,随着粉碎程度的增加,被打开的密闭孔隙越来越多,对应样品的视密度也逐渐增大,且两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据此,首先建立样品粒径与视密度的数学方程获取更准确的岩石密度,然后结合有机碳含量和全岩XRD衍射数据判定所求岩石密度的可靠性,最后根据视密度和密闭孔隙的对应关系获取岩石的密闭孔隙度和可压裂性参数。

    基于杂原子化合物进行油-储源定量对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13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60952.7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杂原子化合物进行油‑储源定量对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油样进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测试,然后利用杂原子化合物的质谱测试结果建立全组分油‑储源对比的化学计量模型;分别针对化合物、沥青、油样建立数学方程并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即可识别多层混采原油的主产油层并定量评估单个储层的产量贡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利用非烃化合物定量评估单个储层对混采原油的产能贡献。

    一种基于逾渗网络的页岩孔隙连通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69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8985.9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逾渗网络的页岩孔隙连通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样品的氮气吸附实验数据;氮气吸附实验数据包括氮气吸附‑解析等温线以及孔径分布曲线;根据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计算目标页岩样品中孔隙被占用的概率和孔隙为渗流簇的概率;将计算得到的概率输入至孔隙配位数计算模型中,确定目标页岩样品的孔隙配位数;孔隙配位数用于评价目标页岩样品的孔隙连通性,孔隙配位数与孔隙连通性成正比。本发明基于氮气吸附‑解吸法,使其检测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别,并且利用氮气吸附解吸的差异,结合逾渗网络来计算孔隙网络的配位数,准确的定量了页岩孔隙连通性。

    基于杂原子化合物进行油-储源定量对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134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260952.7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杂原子化合物进行油‑储源定量对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油样进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测试,然后利用杂原子化合物的质谱测试结果建立全组分油‑储源对比的化学计量模型;分别针对化合物、沥青、油样建立数学方程并求解,根据计算结果即可识别多层混采原油的主产油层并定量评估单个储层的产量贡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利用非烃化合物定量评估单个储层对混采原油的产能贡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