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地层条件下页岩原位含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42582.7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地层条件下页岩原位含油性的方法,涉及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技术领域,包括:S1、选择采样点,制作岩芯样品,冷冻封存、液氮冲注粉碎、热解获得游离烃含量S1;常温粉碎、热解获得游离烃含量S1*;S2、通过对比S1和S1*计算出页岩油散失程度;S3、选取影响因素,建立每个影响因素与页岩油散失程度的拟合方程;S4、计算各影响因素对页岩油散失程度的影响权重,多元拟合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页岩油散失程度计算公式;S5、计算出待测岩芯样品游离烃含量校正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常温碎样获取的各影响因素快速、准确恢复原始地层条件下的页岩油含量,避免了采用单一影响因素、固定系数方式恢复页岩油含量带来的显著误差。

    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3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33301.0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微流控芯片包括相对设置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中部为多孔流通区域,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四三通阀和第五三通阀,并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四三通阀连接有第三三通阀;第一注射器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通第一相流体集液烧杯和第三三通阀;第二注射器通过第二三通阀分别连通第二相液体集液烧杯和第三三通阀;流体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注射泵和第二注射泵连接;微流控芯片安装于观测平台的中部,CCD观测相机和显微镜设于观测平台的顶部和底部;压力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该结构具有动态高精度成像、模拟实际岩心工况的优点。

    一种页岩渗吸饱和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347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657799.7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渗吸饱和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采用核磁共振方法针对预先获取的烘干处理后的目标页岩样本进行含水量检测,获得目标页岩样本的各预定层面高度的初始含水量参数信息;对所述目标页岩样本进行渗吸处理,得到与各渗吸采样时刻对应的各层面高度的中间含水量参数信息;对经过渗吸处理后的目标页岩样本进行加压饱水处理,得到与各层面高度对应的饱水含水量参数信息;基于各初始含水量参数信息、各中间含水量参数信息以及各饱水含水量参数信息进行计算处理,获得目标页岩样本的含水饱和度参数值。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更加精准的评价页岩水分渗吸特性,并节约检测成本。

    三轴应力下页岩气双向扩散系数测定装置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2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199232.8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物理性质测试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三轴应力下页岩气双向扩散系数的测定装置及方法。其旨在解决现有气体扩散系数测定装置不能真实模拟页岩在地下环境中受应力作用使其内气体进行双向扩散的过程,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可信度低的问题。该装置中的岩心腔通过管阀系统分别连接真三轴应力加载系统、气体扩散系统和抽真空系统,并利用管阀系统使气体扩散系统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向岩心腔扩散气体,再将岩心腔、真三轴应力加载系统、气体扩散系统以及管阀系统均放置在恒温系统内,以此来真实模拟页岩储层岩石受地应力作用下气体进行双向扩散的过程,确保测定页岩气体双向扩散系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传统测定页岩气体扩散系数方法的误差。

    一种基于逾渗网络的页岩孔隙连通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69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8985.9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逾渗网络的页岩孔隙连通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页岩样品的氮气吸附实验数据;氮气吸附实验数据包括氮气吸附‑解析等温线以及孔径分布曲线;根据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和孔径分布曲线,计算目标页岩样品中孔隙被占用的概率和孔隙为渗流簇的概率;将计算得到的概率输入至孔隙配位数计算模型中,确定目标页岩样品的孔隙配位数;孔隙配位数用于评价目标页岩样品的孔隙连通性,孔隙配位数与孔隙连通性成正比。本发明基于氮气吸附‑解吸法,使其检测精度达到了纳米级别,并且利用氮气吸附解吸的差异,结合逾渗网络来计算孔隙网络的配位数,准确的定量了页岩孔隙连通性。

    一种页岩相对渗透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23306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24751.9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页岩相对渗透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获取页岩样品;基于动态水蒸气吸附实验,得到页岩样品的动态水蒸气吸附‑解吸数据;动态水蒸气吸附实验在氮气和水蒸气混合的相对湿度平衡室中进行,通过改变氮气和水蒸气的比例实现不同程度的相对湿度环境;动态水蒸气吸附实验利用氮气流作为载气,以使水蒸气接触页岩样品;基于动态水蒸气吸附‑解吸数据,确定液相相对渗透率和气相相对渗透率。本申请提出的方法耗时少,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性高。

    一种沉积岩储层渗吸极限运移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4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5189.1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积岩储层渗吸极限运移表征方法,涉及页岩油气储层及资源评价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岩心样品;确定所有岩心样品的矿物学特征,并根据岩心样品矿物学特征确定所有岩心样品的岩相类型;选取具有不同岩相类型的岩心样品进行渗吸实验:得到渗吸实验参数;建立储层渗吸极限值的数据相关性模型,定量表征的不同沉积岩储层渗吸极限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方法结合岩石学、储层评价、宏观‑微观特征及多灵敏定量参数记录器,对各类型沉积岩的渗吸极性运移特征进行定量评价,揭示不同沉积岩的渗透性,为沉积岩的储层评价提供更准确及稳定的参数,从而有效评价资源储量,为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更可靠的评价技术方法。

    页岩气吸附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18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26812.5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吸附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的方法,按照第一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一腔室内的温度,按照第二预设温度值控制第二腔室内的温度;执行预设次数的吸附控制动作,获取每一次吸附控制动作对应页岩样品吸附天然气前,页岩气吸附测量系统内的天然气的物质的量,以及页岩样品吸附天然气后,页岩气吸附测量系统内的天然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每一次吸附控制动作对应的吸附前天然气的物质的量和吸附后天然气的物质的量,确定每次吸附控制动作对应的页岩样品的气体吸附量。能够还原长期高温状态下的深层页岩对气体的吸附过程,提升了吸附气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控制高精度仪器所在的腔室保持低温,保护元件。

    一种页岩油储层中轻质烃、重质烃所占孔隙度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71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60309.3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中轻质烃、重质烃所占孔隙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页岩油岩石粉末样品,并将页岩油岩石粉末样品分割为第一部分粉末样品和第二部分粉末样品;基于第一部分粉末样品,确定页岩油岩石粉末样品的表观密度;基于第二部分粉末样品,确定每克页岩油岩石粉末样品中的轻质烃含量和重质烃含量;获取页岩油岩石粉末样品的轻质烃密度和重质烃密度;基于轻质烃含量、轻质烃密度、表观密度,计算轻质烃所占孔隙度;基于重质烃含量、重质烃密度、表观密度,计算重质烃所占孔隙度。从而实现了对页岩油储层中轻质烃、重质烃所占孔隙度的准确计算。对后续页岩油储层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种古地貌定量表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96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40622.7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古地貌定量表征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步骤:确定古地貌研究区,并获取研究区基础参数和地址数据,得到古地貌恢复关键参数;古地貌恢复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恢复古地形;根据恢复的古地形,定量恢复古水系,得到古水系原型;根据恢复的古地形,定量刻画古坡度,得到古坡度平面展布;根据古水系原型,建立沉积噪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定性表征古水深;根据定性的古水深,计算相对水深D,从而预测古水深H。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建立了古地貌三维立体空间配置关系,揭示同沉积盆地的微古地貌的演化,从而有效指导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为其评价提供更可靠的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