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4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75917.0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盆地风光热氢储碳储能一体化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白天将太阳能、风能以及工业余热能量以热能的方式换热传递给水形成高温水;或者传递给二氧化碳形成60℃‑600℃的高温二氧化碳;或者传递给二氧化碳后在地表将高温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水;将水,或者将经过加压之后达到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或者碳酸水注入能源盆地的地下储层;夜晚将地下储层中的高温水或者二氧化碳采收后,进行供暖或者发电。部分注入的二氧化碳会滞留在地下储层实现二氧化碳封存。采出的水经过处理后可进行电解水制氢。本发明可在能源盆地同时实现风电、光电、地热、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一体化协同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926449.6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N)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N)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颗粒运移程度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孔隙网络模型模拟在相平衡条件下储层颗粒在网络模型中的流动。根据储层颗粒运移条件参数得到毛管力,依据毛管力确定储层颗粒流经的喉道。当储层颗粒浓度小于预设浓度时,若单个储层颗粒直径小于喉道直径,或进入喉道的所有储层颗粒体积小于喉道体积时,更新喉道半径尺寸为第一喉道半径。当储层颗粒浓度大于等于预设浓度,且储层颗粒直径小于喉道直径的三分之一时,若进入喉道的所有储层颗粒体积小于喉道体积时,更新喉道半径尺寸为第一喉道半径。根据第一喉道半径,按照第一预定规则判断储层颗粒运移程度。其能了解颗粒运移对于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流体流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8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4029.1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B43/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声物理‑化学协同增产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实地作业装置及工作方法,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地面工作站、缆线、管柱、化学增注装置和超声波振动系统,其中,井筒内设置有管柱,地面工作站和化学增注装置均与缆线连接,缆线穿过管柱设置于井筒内,缆线末端设置有超声波振动系统。本发明将超声波与化学试剂结合,采用超声物理‑化学协同增产技术,通过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高温高压效应,显著提高化学试剂的渗透效率和反应速率,达到更高的增产效果,在油气开采中的效果远胜单独使用一种技术所产生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39536.3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766 , G06N3/0455
Abstract: 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信号质量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预测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天空图像及对应的卫星历史信噪比数据;对所述天空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天空图像特征,并对所述卫星历史信噪比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数值数据特征;将所述图像特征数据与所述数值数据特征进行拼接,得到综合特征向量;根据所述综合特征向量和所述卫星历史信噪比数据对原始质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及调优,得到质量预测模型,所述质量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卫星信号质量,且所述质量预测模型包括随机卷积核转换模块和岭回归模块。本发明提高了卫星信号质量预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4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227134.1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糊精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环糊精基吸附材料包括如式(1)所示的分子式: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0‑10000,且n为自然数。本发明的环糊精基吸附材料中柔性交联剂和大量的羧基基团使该吸附材料具有较高的溶胀率和较高的回水率,具有多种类型活性吸附位点且吸附位点数量较多,能够使水分子和污染物快速接近吸附位点,实现对水中污染物有较快的去除速率和较高的吸附容量。本发明的环糊精基吸附材料可循环利用,其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循环吸附脱附5次,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63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26479.7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8 , E21B43/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渗油藏注水过程中颗粒运移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在孔隙网络模型中设置储层颗粒并模拟油水两相流时,储层颗粒的流动。当储层颗粒浓度小于预设浓度时,若单个储层颗粒直径小于喉道直径,则按照第一预定规则计算喉道中的储层颗粒数量。当储层颗粒浓度大于等于预设浓度,且储层颗粒直径小于喉道直径的三分之一时,则计算喉道中的储层颗粒数量,并获得沉积在储层喉道内的储层颗粒的体积,若储层颗粒的体积小于喉道的体积,则更新喉道半径尺寸为第一喉道半径,获得传导率、相邻两个孔隙之间的压力差、相邻两个孔隙之间的流量、油的相对渗透率、水的相对渗透率,以及油水等渗点的含水饱和度后,按照第二预定规则判断储层颗粒运移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1429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26577.0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表征水合物藏渗流能力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水合物藏的水合物饱和度、储层颗粒的平均直径、储层颗粒数量,以及原始含水饱和度。按照预定规则获得第一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第二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第三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以及第四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将原始含水饱和度分别与第一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第二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第三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以及第四模型的预测含水饱和度拟合,获得第一相关系数、第二相关系数、第三相关系数,以及第四相关系数。根据第一相关系数、第二相关系数、第三相关系数、以及第四相关系数,按照第五预定规则判断储层颗粒运移对渗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80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21938.X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P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系统,包括直流电源、主控单元、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振动平台、电荷放大器、采集卡、上位机和解调仪;主控单元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和幅值可调的正弦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后驱动振动平台的激振器上下振动,激振器通过螺杆连接振动台面,为固定在其上的标准加速度传感器和待测光纤加速度传感器提供大小可控的加速度。标准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经过电荷放大器处理后通过采集卡采集发送给上位机,待测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经解调仪发送给上位机,在上位机中实现波形对比显示以及灵敏度、线性度和频响特性的标定。本标定系统体积小,成本低,标定效率和精度高,操作难度低,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63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0926479.7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N)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N)
IPC: G06F30/28 , E21B43/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渗油藏注水过程中颗粒运移影响的分析方法,包括:在孔隙网络模型中设置储层颗粒并模拟油水两相流时,储层颗粒的流动。当储层颗粒浓度小于预设浓度时,若单个储层颗粒直径小于喉道直径,则按照第一预定规则计算喉道中的储层颗粒数量。当储层颗粒浓度大于等于预设浓度,且储层颗粒直径小于喉道直径的三分之一时,则计算喉道中的储层颗粒数量,并获得沉积在储层喉道内的储层颗粒的体积,若储层颗粒的体积小于喉道的体积,则更新喉道半径尺寸为第一喉道半径,获得传导率、相邻两个孔隙之间的压力差、相邻两个孔隙之间的流量、油的相对渗透率、水的相对渗透率,以及油水等渗点的含水饱和度后,按照第二预定规则判断储层颗粒运移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27134.1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糊精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环糊精基吸附材料包括如式(1)所示的分子式:其中,n的取值范围为10‑10000,且n为自然数。本发明的环糊精基吸附材料中柔性交联剂和大量的羧基基团使该吸附材料具有较高的溶胀率和较高的回水率,具有多种类型活性吸附位点且吸附位点数量较多,能够使水分子和污染物快速接近吸附位点,实现对水中污染物有较快的去除速率和较高的吸附容量。本发明的环糊精基吸附材料可循环利用,其用于吸附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循环吸附脱附5次,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