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地震检波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1814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711332625.8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一种压电地震检波器芯体及压电地震检波器,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悬臂梁基底以及分别位于悬臂梁基底两端的第一端压电片和第二端电压片,悬臂梁基底的一端用于刚性连接压电地震检波器的外壳内壁,第一端压电片的下表面固定于悬臂梁基底的其中一端,第二端压电片的下表面固定于悬臂梁基底的另一端,第一端压电片和第二端压电片电性连接输出导线以将分别感应到的电信号进行电压串联或者电流并联输出。基于本发明提供芯体结构的地震检波器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动态范围宽、轻便耐用等优点,在陆上地震勘探、井下槽波地震勘探等领域应用更为可靠和广泛。

    一种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单目标永磁体定位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24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88791.5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单目标永磁体定位方法和装置,涉及磁传感技术领域,其中,基于磁偶极子模型的单目标永磁体定位方法包括:利用海姆何兹线圈产生均匀磁场测量待测磁偶极子的磁矩数据;所述待测磁偶极子为圆柱形永磁铁;将用于近距离定位的MSSA算法和用于远距离定位的ICNN‑GRU‑Attention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定位算法;将所述磁矩数据和利用传感器阵列接收到的磁场强度数据输入到所述融合定位算法中,确定所述待测磁偶极子的目标位置。通过将定位区域分为近距离区域、混合区域和远距离区域,并利用不同适用范围的定位算法进行融合,以生成相适配的融合算法,从而提高了对单目标永磁体的定位精度。

    基于多网络级联模型的拓扑光开关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047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40014.6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网络级联模型的拓扑光开关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拓扑光开关结构设计领域,基于多网络级联模型的拓扑光开关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构建一维卷积逆向设计网络、振幅耦合比率预测网络、基于传输矩阵法的数学模型和透射谱正向预测模型;对各子模型进行独立训练,将训练好的子模型进行级联,使得每个网络的输出成为下一个网络的输入,得到多网络级联模型,对多网络级联模型进行整体训练,得到优化的一维卷积逆向设计网络;根据目标透射谱数据,利用优化的一维卷积逆向设计网络,得到目标结构参数。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网络级联模型的拓扑光开关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能提高拓扑光开关结构设计的准确性。

    一种快速响应的负反馈型GMI磁场测量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16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810998446.6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响应的负反馈型GMI磁场测量传感器,包含振荡器、电压电流转换器、GMI元件、幅度检波器以及积分器;电压电流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振荡器的输出端;GMI元件的一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器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幅度检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电压电流转换器的输出端;积分器的输入端连接幅度检波器的输出端,输出端作为所述负反馈型GMI磁场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端。由于采用积分器代替滤波器,因此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更快;由于采用了负反馈机制,传感器测量时的线性度更高。

    一种基于直线TMR阵列的工频电流谐波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102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53043.3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直线TMR阵列的工频电流谐波检测装置,包括:TMR传感器直线阵列结构、前置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电源电路以及单片机;所述TMR传感器直线阵列结构中的传感器均设置对应的滑轮,以调节四个传感器在所述TMR传感器直线阵列结构的位置;所述TMR传感器直线阵列结构将输入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入至所述前置放大电路;所述前置放大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以及AD转换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数字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对所述数字信进行反演计算得到待测工频电流值,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TT的电流谐波检测算法计算得到所述待测工频电流的各次谐波含量。

    一种差动式双压电片地震检波器芯体及压电地震检波器

    公开(公告)号:CN10787035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711331482.9

    申请日:2017-12-13

    Abstract: 可靠和广泛。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差动式双压电片地震检波器及其芯体,芯体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悬臂梁基底以及分别位于悬臂梁基底左右两端的第一端压电片组和第二端电压片组,两组压电片组均具有上端压电片和下端压电片,各下端压电片的上表面固定于悬臂梁基底的下表面,各上端压电片的下表面固定于悬臂梁基底的下表面,各下端压电片以及各上端压电片的上表面、下表面上分别具有上表面电极、下表面电极,各上表面电极及各下表面电极分别引出输出导线。基于本发(56)对比文件朱建国等《.电子与光电子材料》.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第1版),第51页.尹义龙等《.弛豫铁电单晶弯曲梁矢量水听器研究》《.声学学报》.2014,第39卷(第2期),第243-250页.杜小振等《.环境振动能收集系统的微型压电悬臂梁设计与制作》《.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第14卷(第1期),第116-120页.

    一种简支梁压电换能器设计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669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947448.4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支梁压电换能器设计与优化方法,S1: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结构参数对压电换能器灵敏度的影响,并根据影响大小进行优先判断和排序,确定设计简支梁换能器时的重要参数;S2:根据压电梁厚度、宽度和长度对压电换能器灵敏度的影响,计算压电元件与压电梁的最佳尺寸比;S3:根据参数优先顺序和最佳尺寸比,对简支梁换能器进行小型化和优化处理,最终得到能够达到设计目标的简支梁压电换能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简支梁压电换能器灵敏度高、带宽大,而且体积小、重量轻。

    基于多尺度梯度和抠图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20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172291.8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尺度梯度和抠图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包括:S1、构建源图像的多尺度结构元素,通过形态学滤波获取梯度信息,得到每一源图像的多尺度聚焦测量值;S2、根据聚焦测量值将源图像粗略地划分为确定的聚焦区域、确定的散焦区域、以及不确定区域,构建三分图;S3、采用图像抠图算法对三分图进行细化,得到准确的决策图,并将源图像和所述决策图结合,得到最终的融合结果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单一尺度聚焦测量相比,更准确辨别聚焦区域,有效降低误匹配率及错误分割影响;充分利用图像的颜色相似性以及源图像之间的强相关性,精确获取聚焦区域并保证决策图边缘平滑,实现了良好的图像融合效果。

    一种基于地磁扰动探测的车辆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98849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810811831.5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地磁扰动探测的车辆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运动车辆的存在检测及车辆类型的识别。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主控模块、用于对车辆的存在和距离进行检测的超声波探测模块和在车辆通过时发出触发信号的地磁扰动探测模块;所述主控机与所述超声波探测模块和所述地磁扰动探测模块通信,并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唤醒所述超声波探测模块。利用地磁扰动探测模块在检测到车辆通过时向带有唤醒功能的主控机发出触发信号,使所述主控机唤醒超声波探测模块,然后所述超声波探测模块对车辆的存在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安装简易、不破坏路面且精度高。

    基于U-Net网络的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4609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92502.4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在U-Net网络的解码层加入一个多尺度模块,并引入空洞卷积网络,由于空洞卷积可以在不损失分辨率的情况下扩大感受野,因此可以在保留细节信息的同时提升网络挖掘语义信息的能力,同时多尺度模块增强了网络获取多尺度特征的能力;本发明中考虑将卷积层的卷积模式设置为填充,即卷积后,特征图大小完全不变,原来特征图实际会收缩2,这样每通过一个卷积层,特征图的大小就会减小2倍,采用这种卷积方式,经过4层编码层,最后一层编码层输出的特征图大小将会收缩为输入图片的1/16倍,再经过反卷积操作来恢复图像分辨率,这时候特征图的大小将开始扩大,有效的缩小训练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