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自供油蓄能型液压挺柱

    公开(公告)号:CN11226792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44568.5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供油蓄能型液压挺柱,自外向内依次设有外衬套、内衬套、球面座和柱塞,液压挺柱下设两种型线凸轮,球面座底部、内衬套中部内表面与柱塞顶部之间形成液压腔,外衬套内壁、内衬套顶部与球面座之间围成蓄能腔,通过外衬套、内衬套、球面座、柱塞和两种型线凸轮之间的组合应用,实现液压腔和蓄能腔之间的液压流体转换,在无外部油源的条件下实现传统液压挺柱功能,安装与维护简单。

    一种适应多种发动机的后端增压器布置的集成式飞轮壳

    公开(公告)号:CN112709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32988.8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多种发动机的后端增压器布置的集成式飞轮壳,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位于机体后端,与机体为分体安装,结构本体上分别布置有第一回油座、第二回油座、第三回油座、第四回油座、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及第三回油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在一个部件上实现柴油机回油、安装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具有高可靠性、高密封性、高集成化的特点,减少了柴油机零部件数目和密封环节,降低了泄漏风险。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可根据不同发动机总体布置需求满足各类带回油部件的安装,并且本发明所述结构为分体形式,满足发动机系列化设计需求,缩减了柴油机的成本。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40269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177304.4

    申请日:2016-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含装置外壳、锥形顶壳和油气导流缸体组合,所述油气导流缸体组合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内部,锥形顶壳安装在装置外壳顶部;所述油气导流缸体组合由一个或多个油气导流缸体单元并列组合而成;所述油气导流缸体单元包括单缸体和其内壁上固定的左旋叶片和右旋叶片;所述油气导流缸体单元还包含滤网总成,所述滤网总成设置在单缸体的顶部,所述锥形顶壳上设有通气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可根据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要求,组织不同数量的油气导流缸体单元组成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解决发动机曲轴箱内油雾颗粒、废气排出发动机引起的排放问题,满足日益严格的车辆排放要求。

    一种曲轴检测及运输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6315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83384.9

    申请日:2017-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轴检测及运输辅助装置,包括本体、限位压板、调整垫片、固定压板和滚轮,所述本体上部为竖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斜面和一水平面,两个所述斜面端部通过水平面连接,在两个所述斜面上由斜面末端向支撑板顶部均依次固定有限位压板、调整垫片和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顶部安装有滚轮。本发明有益效果:可以满足大批量、高强度、高效率的发动机曲轴关键尺寸辅助测量和运输工作,可实现单人操作,结构设计合理,容易实现;针对不同曲轴外形尺寸,装置数量可调整并重复利用,节约成本;同时可以推广到其他与发动机曲轴相似零件的快速检测中。

    一种发动机曲轴箱内机油消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1328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83934.7

    申请日:2017-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9/00 B01D19/0073 B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箱内机油消泡装置,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位于曲轴下方,在所述结构本体上分别排列设有多个第一开槽、第二开槽、第三开槽和第四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位于所述结构本体前端且与曲轴连杆轴颈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开槽位于所述结构本体中间靠前且与曲轴连杆轴颈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开槽位于所述结构本体中间靠后且与曲轴平衡重位置相对应,所述第四开槽位于所述结构本体后端且与曲轴连杆轴颈位置相对应,四种所述开槽上均设有导流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发动机曲轴旋向在所述结构本体上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角度的开槽结构,防止由曲轴运动产生的气流而引起的气泡,并且引导自由回落机油的流向,防止飞溅。

    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滑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33683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693001.9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滑阀结构,包括喷油嘴针阀,喷油嘴针阀的上部依次配装针阀弹簧垫圈、针阀弹簧和针阀弹簧座;针阀弹簧座的内腔依次配装有弹簧座、滑阀弹簧和滑阀,滑阀的底部和喷油嘴针阀顶部之间形成油腔;滑阀的轴心处设有主油道,一侧设有副油道,副油道的上沿平面为滑阀顶面;针阀弹簧座的一侧设有油孔,油孔连通主油道,主油道通过底部设置的限流的量孔连通油腔;当滑阀向下移动后,副油道才与环槽联通,副油道底部与油腔连通。本发明的优点是:保证了控制腔容积和进回油量孔尺寸的最优配合,在不需要增加回油量孔尺寸的前提下提高了喷油器的响应特性,实现了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改善了燃烧过程及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一种带冷却电磁阀结构的高压共轨喷油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6446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693253.1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冷却电磁阀结构的高压共轨喷油器,包括喷油器体、电磁阀、喷油嘴和电磁阀顶部的喷油器低压回油油道;所述喷油器体上设有与电磁阀连通的冷却进油道和冷却回油道,所述冷却进油道与低压输油泵内低压燃油连通,所述冷却回油道和喷油器低压回油油道通过气缸缸盖上的回油油道流回油箱。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喷油器体上设计与电磁阀相通的冷却进油道和冷却回油道,利用低压输油泵内燃油由冷却进油道进入喷油器电磁阀间隙,再通过冷却回油道与喷油器低压回油油道一起通过缸盖上回油油道流回油箱的燃油来冷却电磁阀,解决了长时间高温工作环境下高压共轨喷油器电磁阀电磁特性变化及寿命损耗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