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24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510627908.X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装备部军械修理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扫描状态下船舶导航雷达回波序列像仿真方法,首先对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进行预估,再对散射截面积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的一维距离像,得到目标全姿态一维距离像模板库;在小角区内借鉴距离多普勒成像方法,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二维散射模型;根据发射的电磁波的形式与二维散射模型进行卷积得到初始的雷达回波序列,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得到最终的船舶目标回波序列。回波序列按照方位顺序排列起来并进行波前对齐处理,投影到方位‑距离坐标平面得到目标二维序列轮廓像。本发明提供了与真实扫描状态下雷达回波信号在多种特征空间上相似度高的导航雷达船舶目标回波,并根据得到的回波序列投影到方位‑距离平面,获得目标二维轮廓像。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355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628453.3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装备部军械修理所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民用船舶导航技术领域,为了实现基于三维运动视景的仿真系统设计,首先建立一个基于MFC单文档的OpenGL仿真系统框架;采用OpenGL纹理贴图方法绘制的环境系统;同时建立坐标系统;再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生成的船舶和飞行器目标的三维模型载入程序框架中;通过实时通讯,读取外部驱动数据,实现目标状态更新;建立视角转换系统,通过键盘交互,实现不同观测效果;最后利用OpenGL双缓存技术实现平滑的动画,通过数据显示系统显示目标信息。本发明可形成船舶和飞行器目标在设定水域、天空环境和既定运动参数下的状态画面,为训练人员创造一个共享的视听环境,使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2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27908.X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装备部军械修理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扫描状态下船舶导航雷达回波序列像仿真方法,首先对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进行预估,再对散射截面积进行处理得到目标的一维距离像,得到目标全姿态一维距离像模板库;在小角区内借鉴距离多普勒成像方法,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二维散射模型;根据发射的电磁波的形式与二维散射模型进行卷积得到初始的雷达回波序列,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得到最终的船舶目标回波序列。回波序列按照方位顺序排列起来并进行波前对齐处理,投影到方位-距离坐标平面得到目标二维序列轮廓像。本发明提供了与真实扫描状态下雷达回波信号在多种特征空间上相似度高的导航雷达船舶目标回波,并根据得到的回波序列投影到方位-距离平面,获得目标二维轮廓像。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355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28453.3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军区装备部军械修理所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民用船舶导航技术领域,为了实现基于三维运动视景的仿真系统设计,首先建立一个基于MFC单文档的OpenGL仿真系统框架;采用OpenGL纹理贴图方法绘制的环境系统;同时建立坐标系统;再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生成的船舶和飞行器目标的三维模型载入程序框架中;通过实时通讯,读取外部驱动数据,实现目标状态更新;建立视角转换系统,通过键盘交互,实现不同观测效果;最后利用OpenGL双缓存技术实现平滑的动画,通过数据显示系统显示目标信息。本发明可形成船舶和飞行器目标在设定水域、天空环境和既定运动参数下的状态画面,为训练人员创造一个共享的视听环境,使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5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994072.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双组份蛋白质自组装偶联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DogTag‑linker‑mi3‑linker‑SpyTag重组工程菌、DogCatcher‑linker‑YFP重组工程菌和SpyCatcher‑linker‑CFP重组工程菌,然后进行表达,得到DogTag‑linker‑mi3‑linker‑SpyTag融合蛋白、DogCatcher‑linker‑YFP融合蛋白和SpyCatcher‑linker‑CFP融合蛋白,将上述三种蛋白在体外混合进行自组装,得到mi3‑CFP‑YFP蛋白复合物。将该方法应用到大肠杆菌胞内,也有较好的组装效果。本发明为构建人工仿生多酶复合物、降低目的产物的合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01022.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厌氧发酵细胞密度的壁磷壁酸改造梭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壁磷壁酸改造梭菌为壁磷壁酸合成酶过表达的重组产溶剂梭菌,具体地,所述壁磷壁酸合成酶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其所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提供的可提高厌氧发酵细胞密度的壁磷壁酸改造梭菌,用于厌氧发酵生产丁醇等醇类溶剂,对数生长期活细胞数显著增加,碳源消耗速率及利用率提升,丁醇等醇类溶剂浓度、得率及产率提高,甲酸抑制物及高温胁迫耐性增强,实现了生物丁醇等溶剂的高密度厌氧发酵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1602989.4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效利用水解液的抗逆高产酵母及其选育方法及高浓度乙醇发酵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涉及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100,2022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CCTCC NO:M 20221771)。该菌株通过高温毒性水解液驯化选育及高通量筛选获得,其在36‑40℃、含有100‑300g/L葡萄糖的毒性水解液条件下具有良好厌氧发酵性能,糖醇转化率高达0.49g/g,40℃发酵可消耗240g/L葡萄糖,乙醇浓度达96g/L,菌体浓度较传统酵母菌株提高70%‑100%,发酵过程乙醇生产强度可达3.3‑4.0g/L/h。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03011.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离的高活抗逆酵母及其乙醇发酵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分离于高温、厌氧、抑制物多元胁迫环境下的乙醇发酵厂储罐底泥样本,2022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CCTCC M 20221770)。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能够有效应对厌氧乙醇发酵过程中的高糖、高渗、高温、抑制物多元胁迫问题,具有良好的菌株抗逆、细胞生长、底物利用、乙醇合成特性,兼顾提高菌体浓度、糖醇转化率及乙醇生产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2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603011.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分离的高活抗逆酵母及其乙醇发酵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分离于高温、厌氧、抑制物多元胁迫环境下的乙醇发酵厂储罐底泥样本,2022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CCTCC M 20221770)。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G能够有效应对厌氧乙醇发酵过程中的高糖、高渗、高温、抑制物多元胁迫问题,具有良好的菌株抗逆、细胞生长、底物利用、乙醇合成特性,兼顾提高菌体浓度、糖醇转化率及乙醇生产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94072.7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双组份蛋白质自组装偶联体系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DogTag‑linker‑mi3‑linker‑SpyTag重组工程菌、DogCatcher‑linker‑YFP重组工程菌和SpyCatcher‑linker‑CFP重组工程菌,然后进行表达,得到DogTag‑linker‑mi3‑linker‑SpyTag融合蛋白、DogCatcher‑linker‑YFP融合蛋白和SpyCatcher‑linker‑CFP融合蛋白,将上述三种蛋白在体外混合进行自组装,得到mi3‑CFP‑YFP蛋白复合物。将该方法应用到大肠杆菌胞内,也有较好的组装效果。本发明为构建人工仿生多酶复合物、降低目的产物的合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