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与非直达混合场景中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250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357434.0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无线电信号的定位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达与非直达混合场景中基于单个阵列观测站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的多径传播模型,利用多径信号到达角度与时延关于目标位置参数的数学关系,建立关于目标位置参数的阵列信号模型;接着,利用基2‑FFT算法将多站阵列天线接收数据转化为频域数据,并依据子空间正交准则建立联合估计目标位置参数和传播系数的数学优化模型;最后,提取仅包含目标位置的信息矩阵,以最小化信息矩阵最小特征值为目标函数,进行网格搜索,用以实现对多径场景中多目标的精确定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目标定位精度,并且能够避免对非直达径的识别与数据关联问题。

    信号波形已知条件下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886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255799.8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波形已知条件下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到达信号复包络和载波相位关于目标位置参数的闭式模型,通过基2‑FFT算法将多站阵列天线接收数据转化为频域数据,利用先验已知的信号波形信息和最大似然估计准则建立联合估计多目标参数和信号复传播系数的优化模型,然后通过数学推演得到仅关于多目标位置参数的数学优化模型,最后利用Gauss‑Newton迭代算法实现对多目标的高精度定位。本发明提高多对目标的定位精度,尤其是提高多目标信号时域相关条件下的定位精度,不仅克服传统两步定位方法的缺点,而且在目标信号时域相关的条件下比Weiss‑Amar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一种基于外辐射源时延和多普勒频率的直接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706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91043.5

    申请日:2015-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辐射源时延和多普勒频率的直接定位方法,克服了现有直接定位方法对外辐射源直达波信号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该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对L个观测站的双通道接收系统做好时间同步,对各站双通道的接收数据分别计算其傅立叶系数,每个观测站将所获得的阵列信号频域数据传输至中心站,在中心站对转化值频域的数据构造高斯最大似然函数并提取包含回波时延、多普勒以及直达波时延信息的信息矩阵,通过设定网格搜索范围,并计算地理网格点上数据信息矩阵对应的最大特征值,通过搜索网格范围内的最大值对应的坐标即可得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与传统的两步定位算法相比,减少了定位信息的损失,定位精度明显提升。

    一种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7369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010244827.9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方法,包括:网络侧接收通信信号,根据接收的通信信号的特性构造该通信信号的特征参数并进行存储;网络侧将构造后的通信信号的特征参数,通过GDA方式进行处理,将得到的处理后的特征参数进行存储;网络侧将得到的处理后的特征参数,通过AdaBoost的决策树判决分类器的方式进行判别,识别接收的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识别方法在低信噪比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且具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

    一种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7369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4827.9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方法,包括:网络侧接收通信信号,根据接收的通信信号的特性构造该通信信号的特征参数并进行存储;网络侧将构造后的通信信号的特征参数,通过GDA方式进行处理,将得到的处理后的特征参数进行存储;网络侧将得到的处理后的特征参数,通过AdaBoost的决策树判决分类器的方式进行判别,识别接收的通信信号的调制方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识别方法在低信噪比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且具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

    基于自适应多普勒域波束对消的直达波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7413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098338.9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多普勒域波束对消的直达波抑制方法,包含:利用直达波信号的恒模特性,通过空时恒模方法提取直达波信号,并通过相干匹配将阵列时域数据转换为距离‑多普勒域的二维阵列数据;将二维阵列数据进行分块,并在多普勒域通过自适应对角加载波束形成方法进行波束对消,抑制直达波信号并提取目标弱回波信号。本发明在“距离‑多普勒”二维数据域进行自适应波束合成,并对距离维进行分块,且避开多普勒为零的区域,极大改善了基于常规波束合成方法进行直达波抑制时目标弱回波信号抵消且算法自由度大部分用于直达波抑制的问题,提升目标弱回波信号检测性能;在多径、干扰存在下提取直达波信号,性能稳定、可靠,且高效。

    针对非圆信号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9071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356472.4

    申请日:2017-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无线电信号的定位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非圆信号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首先,基于时域阵列信号模型,结合信号的非圆特性,得到时域信号的扩展协方差矩阵,然后,利用扩展协方差矩阵计算每个时隙内的噪声子空间,接着,利用每个时隙内的扩展子空间正交性,将多个字空间数据进行融合,进而建立关于每个目标位置的优化模型,最后,设计了Gauss-Newton迭代算法依次实现对每个目标的精确定位。本发明提供的针对非圆信号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对多目标的位置估计精度,并且随着信噪比的降低或者样本点数的减少,其定位精度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且能够处理更多的目标个数。

    直达与非直达混合场景中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250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57434.0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无线电信号的定位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达与非直达混合场景中基于单个阵列观测站的多目标直接定位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的多径传播模型,利用多径信号到达角度与时延关于目标位置参数的数学关系,建立关于目标位置参数的阵列信号模型;接着,利用基2‑FFT算法将多站阵列天线接收数据转化为频域数据,并依据子空间正交准则建立联合估计目标位置参数和传播系数的数学优化模型;最后,提取仅包含目标位置的信息矩阵,以最小化信息矩阵最小特征值为目标函数,进行网格搜索,用以实现对多径场景中多目标的精确定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目标定位精度,并且能够避免对非直达径的识别与数据关联问题。

    基于自适应多普勒域波束对消的直达波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74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098338.9

    申请日:2017-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4052 G01S2007/4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多普勒域波束对消的直达波抑制方法,包含:利用直达波信号的恒模特性,通过空时恒模方法提取直达波信号,并通过相干匹配将阵列时域数据转换为距离‑多普勒域的二维阵列数据;将二维阵列数据进行分块,并在多普勒域通过自适应对角加载波束形成方法进行波束对消,抑制直达波信号并提取目标弱回波信号。本发明在“距离‑多普勒”二维数据域进行自适应波束合成,并对距离维进行分块,且避开多普勒为零的区域,极大改善了基于常规波束合成方法进行直达波抑制时目标弱回波信号抵消且算法自由度大部分用于直达波抑制的问题,提升目标弱回波信号检测性能;在多径、干扰存在下提取直达波信号,性能稳定、可靠,且高效。

    联合无线电信号复包络和载波相位信息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152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61805.0

    申请日:2016-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无线电信号复包络和载波相位信息的超视距目标直接定位方法,首先基于信号超视距传播模型,建立到达信号复包络和载波相位关于目标位置参数的数学模型,获得多站阵列信号模型,接着利用基2?FFT算法将多站阵列天线接收数据转化为频域数据,并基于电离层高度的先验观测以及最大似然估计准则建立联合估计目标位置参数和电离层高度的数学优化模型,最后根据矩阵特征值扰动理论设计出Newton型迭代算法进行超视距目标定位。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目标定位的精度,可以在电离层高度先验观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电离层高度的估计精度,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无需高维搜索,性能可靠、运算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