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数据透传的方法、柔性标签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4744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607562.4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数据透传的方法、柔性标签连接方法及其装置,用于控制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内部用于数据处理的各个模块输出数据的透传,设置所述各个模块间的接口方式为柔性标签连接的接口方式;所述方法:为各个模块生成对应的数据标签;将输入到FPGA内部的数据与所述数据标签封装在一起;通过改变各个模块输出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标签的内容,控制所述各个模块输出数据的方向,完成模块间输出数据的透传。以解决在不额外占用芯片内部资源和内部存储器,以及不改变内部信号原有时序前的情况下,完成FPGA内部各模块间输出数据的透传的技术问题。

    一种控制数据透传的方法、柔性标签连接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47447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10607562.4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数据透传的方法、柔性标签连接方法及其装置,用于控制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内部用于数据处理的各个模块输出数据的透传,设置所述各个模块间的接口方式为柔性标签连接的接口方式;所述方法:为各个模块生成对应的数据标签;将输入到FPGA内部的数据与所述数据标签封装在一起;通过改变各个模块输出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标签的内容,控制所述各个模块输出数据的方向,完成模块间输出数据的透传。以解决在不额外占用芯片内部资源和内部存储器,以及不改变内部信号原有时序前的情况下,完成FPGA内部各模块间输出数据的透传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6636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68406.1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方法,在由接入终端、无线接入网、分组核心网和IP网络组成的系统中,通过将激活接入终端依导频功率划分等级,并引入加权因子的方法,灵活调整T2P流的分配,包括以下步骤:1)预设系统负载门限值,计算反向链路负载因子;2)将计算的反向链路负载因子与负载门限值进行比较,得出RAB值;3)接入终端通过当前RAB值和接入终端反向信道质量好坏情况,调整T2P资源分配;4)接入终端依分配的T2P资源与数据速率的映射表调整传输速率。有着更高的系统吞吐量、更低的终端传输功率和更小的系统负载,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避免了信道质量较差的终端因提高发射功率而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6636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10568406.1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方法,在由接入终端、无线接入网、分组核心网和IP网络组成的系统中,通过将激活接入终端依导频功率划分等级,并引入加权因子的方法,灵活调整T2P流的分配,包括以下步骤:1)预设系统负载门限值,计算反向链路负载因子;2)将计算的反向链路负载因子与负载门限值进行比较,得出RAB值;3)接入终端通过当前RAB值和接入终端反向信道质量好坏情况,调整T2P资源分配;4)接入终端依分配的T2P资源与数据速率的映射表调整传输速率。有着更高的系统吞吐量、更低的终端传输功率和更小的系统负载,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避免了信道质量较差的终端因提高发射功率而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一种cdma2000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202621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68430.5

    申请日:2010-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反向链路速率控制。一种cdma2000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模型,该模型构建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离散控制系统闭环控制模型,获得其脉冲传递函数;提取1xEV-DO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模型参数;根据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流程,分别将AN和AT设计为控制模块,构建闭环控制的数学模型;运用根轨迹法对速率控制模块进行设计;对终端侧速率控制模块仿真、验证。本发明采用离散时间控制模型为基础,运用根轨迹法设计终端侧速率控制模块,通过在终端侧速率控制模块中配置不同的加权因子进行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验证。该模型能够有效分析速率控制机制,可进行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验证,从而更高效,灵活地设计速率控制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