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8346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0182735.4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预制方法、安装方法,其中最终接头包括包括与已安装相邻管节连接的两个端面,两个所述端面均为倾斜面,使所述最终接头沿安装方向的纵剖面形成为倒梯形结构;该最终接头还可采用相互连接的管节一和管节二结构。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精度较高,减少大量外海潜水作业,降低了安装质量缺陷风险;预制工序简单,可以在地面工厂进行预制再运输至现场,降低了气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通过在在工厂内预制完成最终接头的本体结构,然后再整体运输到现场安装,通过止水系统实现快速止水,形成干施工环境,能降低气候潮流条件对工程影响,同时质量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805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798915.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试验平台,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部设置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所述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包括碎石垫层、水及淤泥;垄沟构造装置,所述垄沟构造装置安装于试验箱顶部,用于构造碎石垫层垄沟;加载系统,所述加载系统用于向所述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上方的加载板施加荷载;淤泥灌注装置,所述淤泥灌注装置用于向碎石顶面注入淤泥。本公开的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试验平台能够满足不同碎石垫层尺寸、垄沟构造、回淤条件等模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99223.4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涉及海底隧道技术施工领域。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其包括试验基坑、以及横向设置在试验基坑中的对接管组和推出管节;对接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试验基坑两侧的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推出管节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二对接管连接的定向推出套筒,对接端伸出定向推出套筒并与定向推出套筒密封连接。本发明考虑到了海洋环境对施工的影响,能够较好模拟推出式最终接头实际工程施工工艺及关键构造受力性能,为优化完善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参数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9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399223.4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涉及海底隧道技术施工领域。一种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模型试验平台,其包括试验基坑、以及横向设置在试验基坑中的对接管组和推出管节;对接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试验基坑两侧的第一对接管和第二对接管,推出管节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二对接管连接的定向推出套筒,对接端伸出定向推出套筒并与定向推出套筒密封连接。本发明考虑到了海洋环境对施工的影响,能够较好模拟推出式最终接头实际工程施工工艺及关键构造受力性能,为优化完善海底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参数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60354.0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锚固索鞍及钢绞线拉索,包括钢套管、第一索鞍垫板、第二索鞍垫板、及布设于钢套管内部的转向鞍;钢套管贯穿索塔两侧,且钢套管的外壁与索塔固定连接;转向鞍包括用于穿设钢绞线的孔道,第一索鞍垫板和第二索鞍垫板分别与孔道两端端口的轴线垂直且固定连接;第一索鞍垫板和第二索鞍垫板开设有相对应的钢绞线通孔;第一索鞍垫板和第二索鞍垫板的外周分别与钢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索鞍垫板和第二索鞍垫板之间还填充有高强砂浆。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斜拉桥的锚固索鞍及钢绞线拉索,能够避免索塔开设齿状凹槽,提高索塔刚度和结构强度,提高了索塔观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211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67417.4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透水自带消浪功能的防波堤构筑物的施工方法,防波堤构筑物包括多个结构物,多个结构物呈环形阵列分布,相邻两个结构物之间具有狭窄空间;结构物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基础结构和堤身结构,堤身结构上设有透水孔,堤身结构内部的空腔形成消浪腔,消浪腔与透水孔连通;施工方法包括:结构物在预制工厂分片或分段预制,岸边平台总组舾装,模块车滚装上船出运,现场下潜,结构物内的空腔充气浮运,起重船助浮就位,结构物负压下沉安装。本申请中,结构物的消浪腔和相邻结构物之间的狭窄空间均改变了波浪行进速度和流场,形成反射波、入射波、涡流及空泡,消耗波能。结构物在预制工厂分片或分段预制,提高了功效和质量,缩短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705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83178.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筒形构件的浮游稳定方法,将筒形构件装载至半潜驳船上,并在筒形构件内侧安装隔仓结构,将筒形构件内分隔为上下布置的浮力仓和稳定仓。半潜驳船开始下潜,筒形构件在其自重作用下,向稳定仓中被迫压入初始液位高度的稳定水;开启隔仓结构上的气管,以排出稳定仓中的空气;在筒形构件的自重作用下,稳定仓中继续进水。至液位高度与隔仓结构的底面齐平后,关闭隔仓结构上的气管;隔仓结构接触液面后上浮,抵顶至筒形构件上;半潜驳船继续下潜,在筒形构件和隔仓结构的自重作用下,向稳定仓和隔仓结构的空腔中被迫压入二次液位高度的稳定水,至筒形构件和隔仓结构的重力与筒形构件和隔仓结构的浮力平衡,使筒形构件浮停在水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5204.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IPC: B66C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笼竖筋吊装机构及钢筋笼竖筋吊装机构设备,钢筋笼竖筋吊装机构包括平衡梁和连接于所述平衡梁下侧的至少一个夹具组件,所述平衡梁具有多个用于挂接的挂接部,所述夹具组件包括驱动件、连杆组件和夹具壳体,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使竖筋的一端夹持在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夹具壳体之间。本发明提供的钢筋笼竖筋吊装机构及钢筋笼竖筋吊装机构设备,驱动件通过驱动连杆组件运动,使竖筋被夹持在连杆组件和夹具壳体之间,竖筋片组在吊装时保持竖直状态,在竖筋片组吊装于绑扎平台完成绑扎后,夹具组件可松开竖筋。如此,可以减少操作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而且方便后续竖筋片组的绑扎。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5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2603.8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压式卸船机及粉料卸船码头结构,负压式卸船机包括导轨、横梁、横梁移动装置、负压装置以及负压移动装置。导轨成对地安装于外部支撑结构,横梁则横跨并架设于成对设置的导轨之间。横梁移动装置可移动地连接于导轨上,其作用在于驱动横梁及搭载于其上的所有设备沿着导轨进行纵向移动,以适应不同长度的货船。负压装置安装在横梁上。负压移动装置可移动地连接于横梁上,并承载着负压装置。在负压移动装置的驱动下,负压装置能够沿着横梁进行横向移动,从而覆盖货船的宽度方向。在横梁移动装置和负压移动装置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实现负压装置在货船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自由移动,从而确保了对货船装载的粉料进行全方位的卸料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9294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97943.8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IPC: B66C1/4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筋吊装夹具及钢筋吊装装置,钢筋吊装夹具包括钳体、钳夹组件和行走轮组件。钳体包括彼此间隔且面对设置的第一钳臂部和第二钳臂部,第一钳臂部的第一端和第二钳臂部的第一端均连接于钳肩部;第一钳臂部的第二端和第二钳臂部的第二端形成钳体的敞口,钳肩部上还设有多个穿筋孔,穿筋孔用于钢筋穿过钳体,使钳体能够夹持在钢筋的指定长度位置。钳夹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和钳夹。伸缩驱动件安装于钳体上,钳夹驱动连接于伸缩驱动件上。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钳夹从一侧向另一侧靠近或背离;行走轮组件则设于第二钳臂部上。在无需人力辅助的情况下,行走轮组件能够带动钳体在地面上移动,完成钢筋穿插在钳体的穿筋孔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