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050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798915.4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试验平台,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部设置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所述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包括碎石垫层、水及淤泥;垄沟构造装置,所述垄沟构造装置安装于试验箱顶部,用于构造碎石垫层垄沟;加载系统,所述加载系统用于向所述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上方的加载板施加荷载;淤泥灌注装置,所述淤泥灌注装置用于向碎石顶面注入淤泥。本公开的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试验平台能够满足不同碎石垫层尺寸、垄沟构造、回淤条件等模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139577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405483.8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试验平台,包括: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部设置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所述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包括碎石垫层、水及淤泥;垄沟构造装置,所述垄沟构造装置安装于试验箱顶部,用于构造碎石垫层垄沟;加载系统,所述加载系统用于向所述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上方的加载板施加荷载;淤泥灌注装置,所述淤泥灌注装置用于向碎石顶面注入淤泥。本实用新型的沉管隧道含淤泥碎石垫层模型试验平台能够满足不同碎石垫层尺寸、垄沟构造、回淤条件等模拟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10145.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L5/00 , G06F18/22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测与预测应力张量相似度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实测应力张量和预测应力张量,其中,上述预测应力张量是根据地应力场数值反分析的结果获取的;根据上述实测应力张量和上述预测应力张量计算第一欧式距离;计算上述实测应力张量与原点的欧式距离为第二欧式距离;根据上述第一欧式距离和第二欧式距离计算测点欧式距离相似度;根据上述欧式距离相似度确定地应力场数值反分析的相似度等级。本方法消除了现有两种非张量方法存在的多指标问题,所得的相似度分析结果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4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10317.8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E02D5/20 , E02D29/045 , E02D15/02 , E02D29/1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咬合方式的装配式地连墙、双C型接头及施工方法,应用于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双C型接头包括两个C型开口结构,C型开口结构设一条间隙开口,形成的横截面呈C型;两个C型开口结构分别设在相邻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两个C型开口结构通过间隙开口嵌入连接;装配式地连墙由装配式节段墙分层对接而成,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嵌入C型开口结构;施工方法主要涉及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和沉放,以及注浆技术;实现装配式地连墙内部结构的快速对接及装配式地连墙的快速安装,提高了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和安装精度,提高了装配式地连墙的总体施工质量,同时在装配式地连墙接缝处,形成了三重止水构造,达到了更强的止水防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99667.X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坑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坑止水结构应用于临海的抛石层,该基坑止水结构包括:灌注排桩,灌注排桩绕基坑边缘设置;第一旋喷桩,第一旋喷桩设置于灌注排桩桩之间,第一旋喷桩与灌注排桩咬合连接形成内侧止水帷幕,且第一旋喷桩采用旋挖钻引孔换填黏土后旋喷成桩;第二旋喷桩,第二旋喷桩设置于第一旋喷桩外侧,第二旋喷桩咬合连接形成外侧止水帷幕,且外侧止水帷幕与第一旋喷桩咬合连接。通过在基坑边缘设置灌注排桩,并以灌注排桩为基础设置两层旋喷桩,能够在潮汐水流作用下的抛石层稳定成桩,形成旋喷桩止水帷幕综合体,可以解决临海深厚抛石区止水帷幕施工困难,止水质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37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05392.9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沉管隧道用管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组合结构包括:顶板结构、外墙结构、中墙结构和底板结构;顶板结构具有敞口部,顶板结构包括钢板组件、连接件和钢筋,钢筋通过连接件与钢板组件连接并形成骨架结构,通过敞口部向骨架结构浇注混凝土;外墙结构、中墙和底板结构均包括封闭外包钢壳,封闭外包钢壳内浇注混凝土。本发明能够在满足管节结构的整体强度、刚度、防水性、耐久性的同时,通过顶板结构敞口式作业条件以提高管节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便利性,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可采用普通混凝土,大大节省了造价,该结构和施工方法适用于水下浮态浇筑施工的沉管隧道,也可应用其它各种条件下的沉管隧道。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15781.6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向刚性接头、装配式连续墙及制作、建造方法。装配式连续墙由若干装配式节段墙组合而成,节段墙采用竖向刚性接头,竖向刚性接头包括C型开口管、锚筋和定位件,C型开口管用于预埋在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锚筋一端预埋在另一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锚筋的另一端置入C型开口管,锚筋周围与C型开口管内的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或高强砂浆,制作方法为在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设置竖向刚性接头,建造方法包括在装配式连续墙的预应力通道、竖向刚性接头、墙体底部与侧壁的分布式分层注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连墙无法满足超深施工的问题,能够应用于地下30~50m的深度,扩展了地下连续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16138.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E02D5/20 , E04C5/08 , E04C5/12 , E02D15/02 , E02D31/00 , E02D31/02 , E02D31/10 , E02D29/16 , E04G21/18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深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结构体系、竖向拼接及施工方法,应用于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节段墙为空腹式墙体,单个墙幅单元的节段墙通过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而连接在一起;拼接方法包括将各节段墙通过预应力筋连接、张拉与锚固;施工方法包含节段墙拼接、定位、临时悬挂技术,以及注浆工艺;本发明能承受超大埋深的水土压力,有较强的抗弯、抗剪和抗裂能力,强度和刚度大,有效减小墙体变形,抗渗性能优越;地连墙采取模块化划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且节段墙为空心截面,有效提高墙身质量、减少混凝土用量,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少现场作业人员,降低现场施工安全风险,实现质量可靠、经济节约、低碳环保的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284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73215.7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互通交织段稳定性识别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至少一台车辆的车头时距与车速;基于所述至少一台车辆的车头时距与车速确定交通流稳定性状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地下互通交织段的交通流稳定性进行识别,便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地下互通道路的安全有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810345739.4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6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用接头剪力键弹簧垫层及其安装方法,设置于两个剪力键结构之间,包括:弹簧垫层主结构,包括内钢槽、外钢槽以及受压弹簧,弹簧垫层主结构通过弹簧垫层固定螺栓固定于剪力键结构上;高分子材料垫层,通过高分子材料垫层固定螺栓固定于垫层主结构上,设置于弹簧垫层主结构与剪力键结构之间,其中,弹簧垫层主结构的外钢槽侧通过弹簧垫层固定螺栓固定于下部的剪力键结构上侧;主结构的内钢槽通过高分子材料垫层固定螺栓与高分子材料垫层固定连接,外钢槽与内钢槽之间设置受压弹簧。本公开在保证长期稳定性的同时,其还具有较强的自恢复特性,同时可以调节同一接头处各个剪力键相互作用力,使得其能均匀承担相应的剪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