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5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5093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表气象站增强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布设多个地表气象观测站;步骤二:汇集区域内所有的地表气象观测站的地表气象观测值,进行对流层延迟建模,建立各气象参数高程归算模型;步骤三: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步骤四:计算双差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将计算得到的双差对流层延迟代入RTK观测方程,进而进行RTK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下,由于对流层延迟差异过大,导致二次差分以后、残余对流层延迟较大的缺点;具有对流层延迟的表达精确,RTK垂直方向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9906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892977.4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nventor: 姚宜斌 , 於三大 , 杨爱明 , 张良 , 马能武 , 权录年 , 张辛 , 伍中华 , 肖玉钢 , 张锋 , 马瑞 , 许超钤 , 张琦 , 胡明贤 , 义崇政 , 李星 , 袁乐先 , 张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测气象参数修正对流层经验模型的RTK算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基准站的观测值及其实测气象元素实时存储;步骤二:选择全球对流层经验模型,计算天顶对流层延迟;步骤三:建立高程、基于全球经验模型ZTD、基于实测气象元素ZTD之间关系;步骤四:利用修正模型修正基准站和流动站全球经验模型ZTD,将两者求差的得到基准站观测值改正量;步骤五:利用基准站观测值改正量改正基准站观测值,将经过改正后的基准观测值播发给流动站,流动站进行双差RTK解算出自身的三维坐标。本发明具有提高RTK服务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适用于特殊环境的连续运行基准站服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0095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98298.1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尺度高精度的低空对流层大气折射率模型。它利用研究区域内的GNSS观测数据及配置的气象产品作为输入值,然后将研究区域低对流层划分若干个独立的三维网格;并假设每个独立网格内的大气折射率是均匀不变的,将两个测站间的斜路径对流层延迟值表示为单位网格内的大气折射率与斜路径长度的乘积;通过附加水平约束、垂直约束及先验值约束观测方程,得到最终的层析观测模型。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流层经验模型已经不能满足精密定位的需求的缺点;具有能实时测量层析网格内的大气折射率,测量精度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990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92977.4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Inventor: 姚宜斌 , 於三大 , 杨爱明 , 张良 , 马能武 , 权录年 , 张辛 , 伍中华 , 肖玉钢 , 张锋 , 马瑞 , 许超钤 , 张琦 , 胡明贤 , 义崇政 , 李星 , 袁乐先 , 张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测气象参数修正对流层经验模型的RTK算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基准站的观测值及其实测气象元素实时存储;步骤二:选择全球对流层经验模型,计算天顶对流层延迟;步骤三:建立高程、基于全球经验模型ZTD、基于实测气象元素ZTD之间关系;步骤四:利用修正模型修正基准站和流动站全球经验模型ZTD,将两者求差的得到基准站观测值改正量;步骤五:利用基准站观测值改正量改正基准站观测值,将经过改正后的基准观测值播发给流动站,流动站进行双差RTK解算出自身的三维坐标。本发明具有提高RTK服务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适用于特殊环境的连续运行基准站服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987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50939.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表气象站增强短距离大高差RTK定位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布设多个地表气象观测站;步骤二:汇集区域内所有的地表气象观测站的地表气象观测值,进行对流层延迟建模,建立各气象参数高程归算模型;步骤三:计算基准站和流动站处的对流层延迟;步骤四:计算双差对流层延迟;步骤五:将计算得到的双差对流层延迟代入RTK观测方程,进而进行RTK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短距离大高差环境下,由于对流层延迟差异过大,导致二次差分以后、残余对流层延迟较大的缺点;具有对流层延迟的表达精确,RTK垂直方向定位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2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488416.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过程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拥堵时空预测方法。它将路网图结构信息嵌入到时间点过程模型内部,形成标值时空图过程神经网络模型,使时间点过程模型不仅能够捕获事件在时间上的依赖,同时能够捕获城市道路网络拥堵事件之间的远程空间关联信息,同时通过顾及城市道路网络拥堵事件的时空传播模式,对传统的图卷积网络进行扩展,形成新的感知拥堵模式变化的图传播卷积核P‑GCN,使得图卷积核能够感知拥堵模式变化,提升标值时空图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本发明具有提升城市道路拥堵预测准确性、稳定性及预测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75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0488416.1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过程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拥堵时空预测方法。它将路网图结构信息嵌入到时间点过程模型内部,形成标值时空图过程神经网络模型,使时间点过程模型不仅能够捕获事件在时间上的依赖,同时能够捕获城市道路网络拥堵事件之间的远程空间关联信息,同时通过顾及城市道路网络拥堵事件的时空传播模式,对传统的图卷积网络进行扩展,形成新的感知拥堵模式变化的图传播卷积核P‑GCN,使得图卷积核能够感知拥堵模式变化,提升标值时空图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本发明具有提升城市道路拥堵预测准确性、稳定性及预测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11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73867.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点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的道路交叉口拥堵预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空间关联建模过程中,通过将多个交叉口的空间区域拥堵变化模式融合到单个交叉口级,构建空间关联模块;其次,在双粒度时间关联建模过程中,通过时间点过程捕获拥堵事件时间粒度,并进一步与门控循环网络单元集成、构建新的神经点过程门控循环单元,通过新的神经点过程门控循环单元,分别对拥堵在不同时间粒度下建模,得到双粒度时间关联模块;最后,基于序列得到序列架构和时空关联模块建立时空点过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实现拥堵事件的多步预测。本发明具有针对精细化的城市交叉口车道间、信号周期内拥堵事件预测,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
-
-
-
-
-
-